APP下载

微视频,为习作生命质量加码
——微视频提高习作教学实效性研究

2017-03-23江苏省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蔡实验学校谭艳辉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7年3期
关键词:学段习作目标

江苏省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蔡实验学校 谭艳辉

微视频,为习作生命质量加码
——微视频提高习作教学实效性研究

江苏省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蔡实验学校 谭艳辉

微视频为一种教学资源,关注其在习作教学中的现状,依托习作目标和内容的重组,探索在单元习作教学中融入微视频的应用研究。通过“定镜特写、多镜组接、空镜留白”等多式播放,提出微视频在单元习作教学中的操作策略,引导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微视频 单元习作 实效性

在微课程如火如荼开展的当下,它以时间短、内容精、制作易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从现有研究发现,微视频被较多地应用在英语、数学、物理等学科上,并主要分布在初中、高中等学段。将微视频应用在小学阶段的研究比较少,将它应用在习作教学中的更是凤毛麟角。微视频融入小学单元习作教学的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尝试。

一、依托重构,寻找微视频在习作教学中的切入点

微视频有其自身的优势:它能在时间和空间上自由调节,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它便于学生从宏观和微观的层面观察事物,再现生活中不易实现的场景。教师在使用微视频时,应该在重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找到切入点,明确哪些是学生不易理解与容易忽视的,重组教学内容,发挥它的最佳效用。

1.目标重构:微视频助单元习作贴地飞行

笔者对第二、第三学段教材中每个单元习作内容进行归类与整理,发现同主题的习作在不同年级多次出现。以“成长的我”主题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将习作目标进行整合开发,让原先隐形的习作目标显性化。如苏教版三上第二单元《我的自画像》原习作目标是了解外貌描写的意义,写人物的外貌时,要有顺序,抓住重点。教学中视频插入“快乐星球”招聘启事:各场馆急聘一批“快乐天使”。引导学生运用有新鲜感的词句,巧妙地介绍自己的特点,做到说真话,吐真情。

三至六年级中,有五次出现有关写人主题习作任务。第二学段习作目标中提到:“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我们在三年级时通过趣味视频,采用“用新鲜感的语句巧妙地介绍自己”的习作目标,降低习作起始阶段的难度。四年级开始,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内心世界更加丰富,我们通过再现生活中的一幕幕,让学生了解独特的自己。第三学段习作目标中提到:“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我们鼓励学生通过观看过去的照片或视频展,搜集、选取习作素材,写出童年的“趣”,真实感受到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内容重组:微视频助单元习作真情流露

单元习作的主题一般与本单元的阅读主题有关。教师应该依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写作基础和个性,重组写作内容。

第二学段的写作内容呈现以下特点:多以实际体验和观察为主,强调形象直观性。经统计,三年级的16篇单元习作中,有9篇习作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因此,教师在插入微视频时,需有意识地选择画面感较强的内容,侧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观察顺序进行写作。

以写景主题的习作为例,教师通过视频插入,对习作内容再度重组,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学会“具体明确、真情实感”地表达。

二、多式播放,架构微视频在习作教学中的操作策略

基于学生习作的现状,结合习作目标与内容的整合开发,让微视频切入写作过程,引导学生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1.定镜特写,言之有物

当学生回忆生活中亲历的事情,往往只留下模模糊糊的轮廓。微视频运用多种镜头,或全景拍摄,或定格特写,或慢镜回放,真实地记录当时发生的一切,并能重复回播,让习作真正做到言之有物。以教学《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例,学生在宽泛的习作主题下无从下手。因此,我选择《……的清晨》这个生活话题,引导他们描写早晨的某一个场景。学生观看视频后交流。

慢镜回放很适合于运动类描写,例如采用慢镜头聚焦篮球场上一次行云流水的进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一次进攻分解成几个传接与配合。此外,微视频可以在学生说不清楚、说不具体的时候多次调取与播放,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

2.多镜组接,言之有序

叶圣陶曾经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写文章时总会按照一定的思路写下去。因此,教师在呈现微视频时,就可将习作的构思嵌在视频中。以三上第四单元《秋天的景色》为例,学生在描写景物时,一会儿写田野里的稻谷,一会是小河里的鱼儿,缺少有序性。因此,微视频有其出现的必要性。微视频播放岸边的树木,黄黄的草坪,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视频是怎样来呈现的,学生发现镜头有顺序地展示了秋天的景物。随着镜头的移动,学生落笔时自然按顺序而写,比老师重复多遍的“有条理”有效与明确多了。

3.空镜留白,言之有情

微视频借助画面呈现、音乐渲染等手段,将学生带入特定情境,使之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以六上第一单元《父爱》为例,教师通过一双大手、一片天空的留白镜头,渲染了学生的情绪,为他们留下了心理体验的空间。

教师播放某位父亲陪儿子补牙时的视频:拉长镜头时出现一双大手紧握小手,微微颤抖。随后将镜头拉向窗外,引向广袤天空。

教师: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我被那微微颤抖的手震撼了,那里不仅有汗水,更是化不开的父爱。

学生:我觉得广袤的天空也寓含着父爱的深邃。

教师:将你此刻的千言万语化为笔端的文字,写下来吧。

其实,一个滴答行走的时钟,一处夕阳斜下的余晖……当微视频将这些空镜头拉长,让学生静下心来细细看,深深感,都将为习作教学开创一个有声有色的言语天地。

值得注意的是,微视频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辅助教师进行习作教学,要本着真正有利于突出习作重点、突破习作难点而使用。微视频的应用可以放在习作前,用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放在习作中,用来引导学生观察与写作;也可以置于习作后,当作辅助修改等。在呈现微视频时,教师需适时、适量、有步骤地播放,可以采取停播、反复播放等方式,给学生创造思考、交流的时间,从而让学生的习作能在一篇篇墨韵书香中,绽放“微”效。

【1】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李淑凡.用微视频给作文插上兴趣的翅膀【J】.读与写,2013

【3】刘全岭,微视频介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态构建【J】.新课程研究,2014

【4】汪伟玲,翻转课堂的实践及认识误区分析【J】.教育观察,2015

猜你喜欢

学段习作目标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
习作展示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