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视力康复治疗模式初探

2017-03-23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黄骅市验配康复训练

谢 芳

河北省黄骅市黄骅镇卫生院 河北省黄骅市 061100

低视力康复治疗模式初探

谢 芳

河北省黄骅市黄骅镇卫生院 河北省黄骅市 061100

低视力康复要整合优势资源,建立以综合医院眼科提供技术支持,残联实施助视器适配训练服务,社区进行助视器使用指导的三位一体的康复服务模式,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有效改善视功能,使患者在体质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提高学习、生活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低视力康复;整合资源;改善视功能;提高康复效果

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它不仅能反映出人的喜怒哀乐、还可以反映出人体健康状况,被称为“心灵窗户”。眼睛收集人体所需要的信息功能占人体所有器70%,因此,又称为“视觉第一”。眼睛一旦受到某些因素的伤害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视功能损害。视功能损害直接导致视力下降。我国低视力人口约800多万,超过视力残疾总人数的一半。低视力中60岁以上的老人约占67%,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低视力者的数量将会进一步增加。低视力的原因很多,先天性或后天性眼部疾病,如先天性眼组织异常或缺损、眼震颤、先天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眼白化病、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黄斑变性、青光眼、糖尿病性眼病、高度近视、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等都可导致低视力。笔者在此就低视力康复的相关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 低视力及低视力康复的概述

人的眼睛正常视力为1.0以上,一旦眼睛受到某些因素的伤害造成视力下降至0.3以下,而且视力又不可矫正的,既诊断为低视力。低视力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有效改善视功能,使视觉损伤的影响降至最小程度,使他们在体质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能够更好、更有效地使用可利用的视力,提高学习、生活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2 低视力康复需要相关部门协调联动

低视力康复训练涉及多个领域,如眼科治疗、视光学低视力康复、对日常生活活动的建议和辅助器械、行走的指导、教育和培训等。需要医疗、康复和教育部门共同参与治疗,仅靠一个部门和一个专业的独立工作,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这就必须要求各部门、各机构、各专业的积极参与合作,形成一个有机的康复治疗整体。只有社会、医疗、卫生和教育等部门密切协调,才能实现低视力患者的康复目标。

3 低视力康复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广泛宣传,积极防治

充分认识低视力防治宣传工作的意义,大力开展低视力康复的宣传及筛选、诊断、医学评估、验配、低视力康复训练、康复效果评估等工作。充分发挥眼科医院在设备、专业技术、病原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康复中心辅具适配、辅具使用指导、康复训练的优势,集低视力的筛查、诊断、辅具服务为一体,使低视力者及时得到持续、有效的康复服务。

3.2 助视器适配服务

配戴助视器即康复训练的开始,须进行助视器使用训练、教育康复、职业训练和必要的心理咨询。充分发挥眼科医生的作用,帮助患者对自身的疾病和产生低视力的病理的了解,使患者及亲属正视现实、放弃无谓的医疗寻求。

3.3 低视力者及其亲属培训

使用助视器是低视力患者提高视力的唯一方法。但由于其佩戴不便,易产生视疲劳等缺点,加之患者恐眼病加剧,视力恶化,而不敢使用助视器,特别是年龄较大者,因长期视力丧失、自卑、孤僻等原因,须经较长时间训练才能逐步适应。由于低视力康复工作起步较晚,社会上对助视器的认识不够,部分患者因使用助视器时需要改变其生活习惯,而最终选择放弃配戴助视器。针对这些情况,在筛查、验配中需要对患者本人及亲属进行培训,使其对助视器有正确的认识。

4 低视力康复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4.1 不同年龄段的低视力者对康复的需求不同,助视器的验配方法也不同

例如低视力学生,他们以学习为主,需要读书、写字、看黑板、外出等。在学校里他们趴坐在讲台边听课,趴伏在书本上读写,非常渴望像其他同学一样能挺胸抬头的上课。考虑到这些需求用一种助视器肯定不能满足要求,我们分步进行验配,首先使用双目望远镜解决看黑板问题,当这些学生在5米以外看清了黑板的板书发出兴奋的欢呼声时,我们再用放大镜让他们以正常阅读距离朗读课本,在家长惊讶的目光中我们又使用单筒望远镜让他们观察远处的景物,孩子们接受了这三种助视器,这时我们才和家长沟通,耐心讲解助视器的作用及使用方法,看到了效果,全家人欣然接受了助视器。

4.2 不同文化程度的低视力者康复需求不同,使用的助视器种类也有差别

有文化的低视力者在读书看报、使用电脑的方面需求多些,相当部分患者文化素质低,甚至无文化,根本无阅读能力。没有文化的低视力者,可以从做家务、看电视等方面的需求着手验配不同种类的助视器。不少成人患者戴2.5倍望远镜,在家能看电视或观看周围的景物;戴上近用眼镜能学习、工作,能阅读小号字的书报杂志,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也是很方便。

4.3 注重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适配

个体之间都有差异,不同地域、个人生活习惯、眼病和用眼特点的差异决定了助视器验配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比如白化病、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眼病有畏光症状,外出需要遮光;相同视力的人有不同放大需求,所以应该依据个体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个性化适配。

4.4 充分发挥眼科医护人员的作用

眼科医护人员的责任不仅是对低视力做出预防、诊断和治疗,而是要积极参与开展普查与流行病学调查,预防优先,减少低视力的发病,从而降低后期治疗及康复的需求压力。另一方面,加强家庭成员的健康教育,建立有效的家庭支持网,提高全民的眼保健意识。

综上所述,建立以综合医院眼科提供技术支持,残联实施助视器适配训练服务,社区进行助视器使用指导的三位一体的康复服务模式,三者相互转介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有利于低视力者得到及时康复。

[1]孙葆忱.低视力患者生存质量与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黄骅市验配康复训练
黄骅市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思考
河北省黄骅市台风及温带风暴潮灾害数值模拟及危险性研究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黄骅市人大常委会 视察春季爱国卫生运动暨城区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老视镜验配中的疑难问题及处理
7300度近视眼镜真的适合验配吗?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黄骅市盐碱地园林绿化现状及前景展望
如何验配中老年渐进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