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分阶段教学研究探析

2017-03-23杨艳

商情 2016年47期
关键词:分阶段服装设计高职

杨艳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现行的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教育中,在企业不断加强创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来保证服装产业的长足发展。这对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变得越来越难以满足服装业对于设计类人才的需求,同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教学过程中,只有以创新的思维分阶段来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进行改革,才能够真正培养出服装业的优秀设计人才。

【关键词】高职 服装设计 分阶段 教学 研究

在我国现在的高职教育体系中,主要以三年为主,第一年为基础教学和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第二年为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第三年为专业技能教学及顶岗实习。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服装产业发展迅速,在满足本国需求的同时,我国的服装已远销海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加强创新,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加强监管力度,保证服装产业的长足发展。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服装的设计教育变得越来越难以满足服装业对于设计类人才的需求,这使得我国的服装产量虽然非常大,但是其设计水平却不够高。这就对服装设计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教学过程中,只有以创新的思维来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进行改革,才能够真正培养出服装业的优秀设计人才。本文就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分阶段教学进行探索提供一些有实际参考价值的研究。

一、服装设计在专业基础课程教育中的定位困惑

在大一阶段,学生对这个专业是盲目的,不知道这个专业到底要学什么?怎么学?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对有关于服装设计的一些讲解,教师可以此为基础对服装的发展概况、审美和穿着品味进行一定的简介。同时开设一些有关服装类的选修课程,比如,教师可以在美术基础课的服装简介的基础上给学生以更广泛的讲述。同为服装设计专业的基础课,在初接触阶段却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形成了设计类学科的美术基础课和通用技术选修服装及其设计课,但两个课程部分内容又彼此交融,处于两个学科的中间地带,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会陷入表现形式的片面性。可以通过“服装设计”这个模块内容,将美术与通用技术两个学科中涉及的内容进行整合,突出专业性,弱化学科性。这样即使有学科的分化也不会割舍知识的连贯性,更不会割裂学生的结合体验。将美术课与通用技术服装及其设计模块教学相结合进行研究,形成学科整合,能够减少学习的时间成本,提高专业知识的渗透力,为学生接触材料、提高设计、增强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提供一些专业支持。

二、服装设计专业技能课程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课程进行合理设置

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包括基础课程、综合课程与辅助课程三大类。服装工艺、服装裁剪与服装绘画作为传统的三大基础课程,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一些可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些科目。比如,在结构课中,不仅要对学生程式化的比例裁剪进行严格要求,还要增加立体裁剪的分量,使得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进行服装设计。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学生对于新技术的掌握,只有学生充分掌握新技术,才能够在毕业以后更好的适应岗位。当前,服装CAD的使用非常广泛,学生必须掌握相关的服装设计软件。综合课程的关键主要是将不同相关的科目进行融会贯通和相互配合,并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将色彩课与面料课打通来上,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于设计整体感和材料搭配感的把握。综合课程还包括课程设计和项目实践。辅助课程主要包括服装流行与发展、艺术欣赏、市场调研等,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增加设计元素中的文化底蕴。服装业瞬息万变,服装设计的教学内容也应紧跟潮流,这对教师的知识更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服装面料的教学,由于教材里的面料品种过于陈旧,又缺乏图片,何况图片也不能代替学生的触觉,因此需要教师准备多种的流行材质给学生认识,也要求学生自己收集多种面料,加强对面料的鉴别和感受能力。

三、调整教学模式营造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

在服装设计教学模式方面,教师要不断调整自己现有的教学观念,接受并适应新的教学观念,完成了教师角色的转变,让学生成为了课堂正真的主人,在课前,要对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引起学生对创新设计的兴趣,可以让学生观看同类学生的设计作品引起她们竞争的心理,也可以用表演的形式激发她们自我表现的欲望。当然,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并不是完全抛弃原有的课堂教学理念,对于传统教学观念中一些好的地方进行保留,不好的地方要认真进行分析,发现其问题所在,避免在新的教学观念下,出现和过去同样的问题。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多学、多做、多练,把握各种材料的属性。使其触发催化创新思维,从而成为创新活动的内驱力。

四、在服装设计创新阶段的艺术与技术之结合

服装专业教学尤其是在大三的设计创新阶段,要借用校企合作的平台,采取课堂理论教育与校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展开。课堂理论主要进行服装设计的艺术教育和一定的服装工艺制作技术教育,而由于服装专业的特点,校外实践活动对学生的专业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中来,体验专业的魅力。所以,大学服装教育应该是课堂讲授艺术理论基础、实践教学提高技术的模式。一个专业会有若干个不同的就业方向,增加时间会对他们未来的就业选择有一些引导。让大学生“动”起来,参与到教学和学习活动中来,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进行专业实践;使学生能够恰当地使用设计或工艺的术语,从功能和审美的角度,以自己的观点评论和设计作品;灵活选用身边的材料,运用各种工具和加工方法,根据功能和审美要求,有创意地完成一件设计作品。这样,才是国家大力提倡的加快发展“現代职业教育”的精髓和实施方案。

结束语:分阶段的服装设计教学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摸索,不断学习,将新技术、新思维、新理念代入到课堂中,让创新二字贯穿与自己的整个教学理念中、贯穿与学生的实际操作中,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真正适合现代服装企业发展的新型专业设计类人才。

参考文献:[1]王震洋 服装创新设计教学初探 职业 2011.12;

[2]裴霞 服装专业创新模式的教学与实践 淮阴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论坛,2009.2;

[3]李学伟 从接受美学角度创新服装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3;

[4]虞海平 论服装设计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1;

[5]陈先进 丁峰 服装教学中创新思维的思考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02.1;

[6]胡俊敏 唐利 浅谈服装设计的创新思维与教学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5.3.

猜你喜欢

分阶段服装设计高职
分阶段调整增加扇区通行能力策略
苗绣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基于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影响
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对干细胞移植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
高原之歌服装设计
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
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数学问题课堂提问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