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智都江堰

2017-03-23杨尚勤

特别文摘 2017年5期
关键词:外江成都平原李冰

杨尚勤

二十多年前,我曾写过一篇关于河流疏导的文章,参考了李冰都江堰治水的案例,试图更准确地理解疏导的含义。汶川大地震,又把我的注意力引到都江堰,知道其在强震面前安然无恙,再次佩服李冰。今日总算了却心愿,亲眼看见了这座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

此刻,我已站在了都江堰上。抬眼望去,岷江沿岷山自西北而东南直泻而下,在这里一分为二,内江流入成都平原,外江沿岷江继续前行。这里是岷江出山口与成都扇形平原顶端结合部,乃分水的最佳位置,既破解了水多时垮堤成涝的难题,又解决了水少时成都平原的灌溉问题,这才有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赞美之语。真是了得,一个水利工程竟然成就了天府之国两千年的辉煌!

李冰設计了三大主体结构。其一曰鱼嘴,在岷江弯道江心筑堤分水。其巧妙处是根据水量大小自动调节,水丰时六成流入外江,水欠时六成流入内江。其二曰飞沙堰,在鱼嘴分水堤与宝瓶口的中间构筑泄洪道。其原理是内江水量超过警戒线时自动溢至外江,形成二次自动调节。其三曰宝瓶口,在玉垒山余脉上凿开一个口子。其奥秘在于,直泻而下的水流先是冲到山崖下的大坑,多的溢向外江,剩下的沉淀掉泥沙,然后静静地从宝瓶口流出,像是一个缓冲器。

我站在这儿琢磨,李冰的智慧在于充分利用了这里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因势利导,无坝引水,使分水泄洪排沙控流成为一个完整体系,疏中有导,导中有疏。“如果让我再写那篇关于河流疏导的文章,应该会更深刻些。”我自语道。

我问讲解员,那时无工程机械,怎么修堤呢?没有炸药,如何辟出宝瓶口的?答曰,修筑鱼嘴分水堤的技术叫“破竹为笼,圆径三尺,长十丈,以石实中,累而壅水”。用大白话讲,就是竹笼子装石头沉入江中。同时,李冰一边命人点火烧山,一边再泼上冷水,几个回合下来石头自然就炸开了。

顿时,我对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智慧有了更深的领悟。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但并不是在大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和无所作为,否则人与动物有何区别?既让大自然服务于人类而又不被大自然所惩罚,该是需要多高的智慧呀。

都江堰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司马迁来此考察过,诸葛亮派兵护卫过,相传马可·波罗也游历过,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盛赞“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他们是见证者,但也只是过客,李冰和都江堰才是未曾消失过的主人。

不由得想起另一案例,只论智慧,无意评价功过是非。三门峡水库修建之时就有泥沙问题的争论,果然几十年后就让渭河入黄河口抬高数米,导致了2003年渭河流域的水灾。

在返回成都的路上,恰巧有同行者问我,古人和今人哪个更聪明呢?我说,今人掌握的知识多,但古人更有智慧。

(摘自《时代人物》 图/陈明贵)

猜你喜欢

外江成都平原李冰
李冰湜作品
成都平原经济区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变化特征分析
近十年成都平原经济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民国北方京剧科班的发展流向及与“外江派”关系论衡
李冰与都江堰
Time-Consistent Investment and Reinsurance Problems for Mean-Variance Insurers with Default Risk Under Variance Premium Principle
基于因子分析的成都平原地区大气污染压力评估
2017 年成都平原经济区将积极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区间暴雨与外江洪水的遭遇分析实例
“外江班”与“外江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