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传统校园文化活动走进课程

2017-03-23黄小俊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7年3期
关键词:毕业典礼母校任课教师

黄小俊

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诸如运动会、艺术节、春游、家长会、主题班会等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主要形式,具有实践体验的功能和作用。但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往往是项目型的活动,各项活动缺乏系统规划和总体设计,存在着少学生自主、少深度体验的问题。如果对传统的文化活动用课程的要求加以整体设计,将其改造成具有活动主题、组织结构、丰富内容、教育评价等要素的课程形式,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的又一路径。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六年来,孩子们从天真烂漫的儿童成长为身心健康的少年,这既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浸透着学校、教师的心血。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这六年,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即将告别生活学习六年的母校,即将告别一起学习、生活六年的老师、同学,心中有太多的话要说,有太多的事要做。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在即将离开母校之际,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翻开尘封已久的照片,追忆往事,拿起笔,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作为永久的珍藏,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

设计这一活动方案旨在让学生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用多种方式表达对老师、同学、母校依依不舍之情,并写下不同的篇章。

二、活动目标及参加对象

1.活动目标

使学生明确本次活动的主题,确定调查内容,确立调查研究的子课题,并按课题需要和兴趣自愿组成研究小组;讨论小组成员活动分工并制定活动计划;通过对活动过程的阶段性回顾、个性化汇报展示,使学生体验探究的成就感,培养其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小学生活的怀念之情。

2.参加对象

六年级全体学生。

三、策划内容

我们从毕业班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成果展示阶段、总结反思阶段进行,结合学校德育课程中的礼仪教育内容和各学科目标,重点策划了以下具体内容。

1.足迹

通过每一位学生的共同回忆,自由组队,采访曾经的任课教师,寻找曾经在学校留下的足迹,通过照片的形式,来展示全体毕业生六年的小学生活,回忆曾经开展过的各类校园活动,通过小组讨论、班主任指导、任课教师参与、学校领导的支持等,将各个班级所搜集的有价值的资料进行整理,汇编成册并按班级为单位印刷成毕业纪念册,以便珍藏这些宝贵的印记。

2.感恩

每一位毕业生回忆曾经的任课教师跟自己共同度过的每一个感人瞬间,通过独立回顾、分组收集、集体分享等形式来讲述各自六年中最值得回忆的瞬间、最感人的场景、最难忘的一件事、最让你留恋的一个角落、最让你回味的一段经历等,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老师,为他写几句话(评语)。从正面引导学生逐渐走向成熟理性思考,学会感恩。

3.抱负

指导学生进行人生目标规划,通过每一位毕业生各自对将来的展望,选择手绘明信片或书信形式完成作业:“给十年后的自己”,將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所刻画的人生梦想装入一个信封,在毕业仪式上亲自投放到象征物——“人生加油站”中,并进行封存,学校承诺将在10年后的某一天通过邮寄的方式按照每一位毕业生留下的联系方式投递给当事人,让他们能在10年后再次重温今日曾经许下的诺言、曾经规划的人生目标、曾经设想的人生梦想等。

4.实践

全体毕业生以班级为单位,在六月初就“为母校留下最宝贵的礼物”展开讨论。学生们讨论的结果是要通过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母校留下一个“传统”。于是有帮助学校的食堂、大操场、楼道走廊进行清洁与美化的;有各学生社团以大带小传帮带的……再通过一个个活动的视频镜头或者一张张生动的照片加以温馨定格,让一届届毕业生都能通过直观的视觉去领略学长们曾经的责任和奉献,也必将激励着后来者。

5.毕业汇演

即将告别母校,师恩难忘,通过这个活动让同学们更进一步增强对学校的感情,感受作为滨江学校小学生的光荣感,并为每个同学创设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勉励同学们进入初中部后再接再厉,创造精彩的人生。学校也从活动策划、篝火晚会安全应急预案、晚会方案、节目编排、经费预算等方面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确保了晚会的顺利开展。

四、课程思考

1.课程内涵更加丰盈

作为学校拓展型课程的一部分,本届毕业典礼与以往传统毕业典礼的最大根本区别就在于变活动为课程,给一个典礼赋予更多内涵,让毕业生们感到更加充实,在临近毕业的日子里更加珍惜自己所经历的六年美好的童年生活,也更能体现学校课程设置的多样性以及内涵的丰富性。将一个毕业典礼做成一个综合课程,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增强了全体教师的课程意识,同时也为将来的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多样性与多元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2.家长参与更加广泛

本次毕业典礼素材要求学生提供,吸引了家长们的共同参与。家长忙着翻找孩子曾经的照片和视频,乐此不疲;忙着为孩子出谋划策,如何设计毕业纪念册、如何在十年后能联系到其他人;忙着帮助孩子们制作各种汇演拍摄的道具;忙着指导孩子制作义卖工艺品。同时通过微信等现代通讯手段发布与宣传我校的毕业典礼设计与筹备的点点滴滴,获得了家长与社会的广泛好评。

3.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本次毕业典礼中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全体曾经任教过本届毕业生的教师的到场,这来自于某个班级的讨论结果。在传统的毕业典礼上一般只邀请毕业班任课教师到场参与祝贺,这曾经让很多任教低年级、中年级的教师略显失落。本次典礼打破常规,让那些曾经任教过的教师感到无比的温暖。在仪式上,学生们不仅邀请所有曾经任课的老师,而且在仪式现场为他们赠送了精心设计的并写有感谢师恩的纪念册。学生们充满真情的感恩话语,更是给教师们一个极大的惊喜。有教师开玩笑说,从教近三十年,还是第一次收到学生写的评语,以后自己为学生写成长手册可要认真点了!在典礼尾声阶段,学生们拉着老师要求合影,久久不愿离去。

4.学生感悟更加深刻

毕业典礼在设计上始终将“响应儿童需要”的理念贯彻始终,一改以往“教师说学生做”的方式,从内容到形式,全程由学生参与讨论,决定方案,自主选择作业和参与形式。学生积极性空前高涨。

通过这样的活动,无论孩子们将来走多远,始终有一种情愫,如涓涓细流般,流淌在他们心头。

(作者单位:江苏靖江市滨江学校)

猜你喜欢

毕业典礼母校任课教师
学校举行2021年毕业典礼
告别母校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母校情
伴随成长 毕业典礼
亲爱的母校,你还好吗?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