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固始县水稻机插高产高效制约因素探讨及对策

2017-03-22申培林张晓峰陈旭友胡海波祁玲蒋鸿燕

中国稻米 2017年1期
关键词:秧龄固始县基本苗

申培林 张晓峰 陈旭友 胡海波 祁玲 蒋鸿燕

(1固始县农业局,河南固始465200;2固始县分水亭镇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河南固始465200;第一作者:784931751@qq.com)

固始县水稻机插高产高效制约因素探讨及对策

申培林1张晓峰1陈旭友2胡海波1祁玲1蒋鸿燕1

(1固始县农业局,河南固始465200;2固始县分水亭镇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河南固始465200;第一作者:784931751@qq.com)

以固始县63块机插秧田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固始县水稻机插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固始县水稻机插高产高效制约因素主要有:品种多、乱、杂;播种量和秧龄偏大,机插密度偏小;磷、钾肥用量不足,偏施基蘖肥,不施穗肥,分蘖肥一次施入且比例偏低,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机插稻;制约因素;固始县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人工成本逐年升高,加上耕地的流转和农村各种经营合作组织的成立,水稻机械化生产成为了水稻生产的发展方向[1]。固始县水稻常年种植面积11万hm2以上,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2%,约占粮食作物的71%,在固始县粮食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探讨水稻机插增产潜力和主要制约因素,开展机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建立水稻机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对提高水稻生产能力,促进固始县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在固始县水稻机插秧主产区,随机选择有代表性的农户,利用问卷跟踪调查各户水稻育插秧、栽培管理措施,共选取13个乡镇,29户,63块田,总面积22.2 hm2。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田块面积、品种、播期、播种量、整地次数、栽插时间、栽插密度、肥料种类、肥料用量、追肥时间、病虫害防治次数等。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固始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品种

有关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每次品种换代都能使粮食总产量增加10%~20%,农业部在全国所做的“百万农户农民调查”中发现,在农业生产中,农民的第一需求是良种[2]。在同样的地区和耕作栽培条件下,采用良种一般可增产10%或更高,在较高栽培水平下良种的增产作用更大[3]。

从表1可见,所调查的63块田使用的品种有29个,品种间产量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2 169 kg/hm2。其中,扬两优6号是固始县的主导品种之一,农户选择应用较多,有14个田块、8.7 hm2,占田块总数的22.2%、总面积的39.2%,平均产量8 952 kg/hm2,产量水平较高。反映了农户在选择品种时多数追求稳产,选择当地主导品种规避风险,但农户在追求稳产的同时,还期望得到更优良的新品种以实现增产,提高种植效益。调查发现,农户面对市场上众多的品种和经销商真真假假的宣传无所适从,多数选择小面积试种,致使生产上种植品种多、乱、杂。

2.2 整地

插秧机的作业性能和机插秧苗特点,决定了对大田耕整水平要求较高,要求田平、整洁、泥软、沉实。本研究调查数据显示,81%的田块采取机旋耕2次,19%的田块采取2旋1平,整地质量均在中等以上。可见,当地农民常年种植水稻,较重视整地质量,大田耕整能够达到机插秧机械作业的要求。

2.3 播种量

谢云岭等[4-6]研究表明,降低播种量有利于提高秧苗素质,但缺穴率增加,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水稻的基本苗数随之增加,缺穴率随之减少。从产量上看,彭发兴[9]的研究得出,播种量为100 g/盘时机插稻产量较高;龙瑞平[4]的研究表明,播种量为70 g/盘时机插稻产量较高;谢云岭[4]的研究表明,机插籼型杂交稻的最佳播种量为80~90 g/盘。本调查研究发现,固始县现有机插育秧技术用种量偏大,73%的调查田块在100 g/盘以上,因此秧苗素质差,秧苗细长,易造成每丛苗数的不均匀,后期群体调控困难,影响机插秧增产潜力。

表1 品种利用情况及品种间产量差异

2.4 秧龄

秧龄的大小显著影响机插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大多数试验研究表明,机插水稻的适宜秧龄是15~ 21 d[7-13]。本研究结果显示,调查田块中有22块田的水稻秧龄在15~21 d,占34.9%,38块田的水稻秧龄在21 d以上,占60.3%,甚至有22.2%的田块水稻秧龄在30 d以上。反映了固始县现有机插秧技术存在秧龄过大的问题。

2.5 播期

从固始县水稻生产实践及气象资料分析可知,固始县水稻适宜的抽穗扬花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可避开特殊年份的高温热害或连阴雨天气,利于提高水稻结实率,进一步达到增加水稻产量的目的,因此可将播期安排在4月10-30日。从本调查结果看,有82.5%的田块水稻播期在适宜播期范围内,反映了当地农户能较好地掌握机插秧的合理播期。

2.6 栽插密度

凌励[14]研究表明,水稻机插基本苗在105.6~168.3万株/hm2时产量较高。蔡立森等[15]研究得出,机插稻以基本苗135万株/hm2左右较为适宜。陶帅平等[16]研究得出,机插稻株行距在(11.7~13.3)cm×30.0 cm、基本苗75~105万株/hm2较为适宜。本调查结果发现,调查田块基本苗不足70万株/hm2的有50个田块,占79.4%,基本苗80万株/hm2以上的仅占14.3%;62.0%的田块机插秧株行距为(16~22)cm×30 cm。由此可见,固始县现有机插秧技术存在栽插密度偏小、基本苗不足的问题。

2.7 施肥

张玉海等[17]的研究表明,小苗机插,秧田生育期缩短,大田分蘖期延长,分蘖肥需分2次使用,第1次在栽后5~7 d施,第2次在栽后12 d施。推荐的施氮方案是大田总用氮量为210 kg/hm2,基蘖肥与穗肥比6∶4。颜凤亚等[18]研究表明,机插小苗施纯N 270~300 kg/ hm2、P2O590 kg/hm2、K2O 165 kg/hm2左右,其中氮肥中基蘖肥与穗肥比为6∶4时有利于提高产量,基肥应适当减少,占基蘖肥总量的20%~30%即可,分蘖肥占基蘖肥总量的70%~80%为宜。本调查发现,75%的田块总N量在200~300 kg/hm2、43.5%的田块P2O5总施用量在80~100 kg/hm2,接近总N和P2O5施用量的适宜值;K2O总施用量在37.5~120 kg/hm2,低于其施用的适宜值。从施肥方式和施用时间上看,仅有17.5%的田块追施穗肥,且穗肥的比例仅占8.0%~23.1%;74.6%的田块分蘖肥在栽后3~12 d拌除草剂撒施,占基蘖肥总量的15.8~42.0%。数据分析反映了固始县机插秧田块磷、钾肥用量偏低,尤其是钾肥;农民的施肥习惯依然偏向仅施基蘖肥,分蘖肥随除草剂一次施入,且施用比例偏低。

2.8 病虫草害防治

调查数据表明,调查田块在栽后3~12 d多选用苄·丁、吡嘧丙草胺、苄·乙等除草剂拌肥料撒施,进行化学除草,除草效果均较理想。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适时选择药物进行防治,加上调查年份气候适宜,所调查田块并无大的病虫害发生。反映了当地农民能较好地掌握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

根据目前固始县水稻机插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如良种良法配套研究与推广,设计播量、栽插密度、秧龄、肥料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对成熟的实用技术进行大面积的示范推广。

3.2 强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功能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是联系农业技术与大田实际应用的桥梁,农业部门应强化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功能,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引导,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专题栏目制作水稻机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专题片进行宣传,同时借助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科技入户等进行技术培训,降低农户获得实用技术信息的成本,提高成果应用效率,有效促进农民增产增效。

[1]李斯华.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态势和目标任务[J].北方水稻,2011,41(2):1-2.

[2]林毅夫.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潜力与增产前景[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5(3):4-7.

[3]钱虎军,张红生.种子产业的社会目标是不断提高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J].种子科技,2009(5):6-7.

[4]谢云岭.不同播种量对机插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6):15-16.

[5]龙瑞平,邓安凤,刘冲发,等.播种量对机插稻产量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3,19(4):109-110.

[6]王宇,隋鑫,李旭,等.不同播量对机插水稻群体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吉林农业科学,2015,40(4):1-4.

[7]凌启鸿,张洪程,丁艳锋,等.水稻丰产高效技术及理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8]刘强,杨波,段瑞华,等.秧龄对淮北地区机插稻的影响初探[J].耕作与栽培,2010(2):35-36.

[9]王先如,吴明,廖大标,等.机插秧移栽秧龄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3(1):18-19.

[10]顾理华,翟超群,谢正荣.秧龄、密度对机插甬优8号产量及物质生产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11(1):17-18.

[11]朱杰,何松银,黄小东,等.机插水稻不同秧龄对比试验简报[J].上海农业科技,2007(6):34-35.

[12]张祖建,王君,郎有忠,等.机插稻超秧龄秧苗的生长特点研究[J].作物学报,2008,34(2):297-304.

[13]彭长青,李世峰,卞新民,等.机插水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的适宜值[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9):1 619-1 623.

[14]凌励.机插水稻分蘖发生特点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改进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5(3):14-19.

[151]蔡立森,王建武,刘娣.机插水稻产量形成规律及高产群体质量指标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 258-10 259.

[16]陶帅平,李仿伢,马国福,等.不同农艺措施对机插水稻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3):14 463-14 465.

[17]张玉海,吴文革,张健美,等.杂交中籼水稻机插栽培氮肥运筹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 372-7 374.

[18]颜凤亚,陈洁.水稻机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探讨[J].北方水稻,2014,44(5):47-48.

M ajor Restriction Factors of High Yield and Benefit of M achine-transplanted Rice in Gushi County

SHEN Peilin1,ZHANG Xiaofeng1,CHEN Xuyou2,HU Haibo1,QILing1,JIANG Hongyan1
(1Agriculture Bureau of Gushi County,Gushi,Henan 465200,China;2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ervice Center of Fenshui Town,Gushi, Henan 465200,China;1st author:784931751@qq.com)

The main restriction factors affecting machine-transplanted rice were analyzed,63 pieces machine transplanted field in Gushi Coun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major restriction factors of high yield and high benefit ofmachinetransplanted rice include:the varieties were planted in a large number and confusion;the sowing rate was too large and the seeding age was too long,the plant density was relatively small;the phosphate and potash fertilier was less,the fertilization only as basal and tillering fertilizer with no panicle fertilizer,the tillering fertilizerwas one-time plowing and the proportion was low.

machine-transplanted rice;restriction factor;Gushi County

S511.048

:B

:1006-8082(2017)01-0107-03

2016-08-07

猜你喜欢

秧龄固始县基本苗
Can or Can’t ?
固始县
第七届“手抄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稀落谷长秧龄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栽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旱育秧秧龄与产量关系试验
固始县香菇产业发展浅析
小麦新品种浚麦k8最佳播量研究
晚稻秧龄对机插秧苗素和产量的影响
播种量与秧龄对秧苗素质及其垄作梯式栽培产量的影响
基本苗数对席草东席1号产量及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