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生猪产业“互联网+”回顾与2017年展望

2017-03-22

中国猪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猪业农信猪场

于 莹 魏 刚

(北京农信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80)

2016年生猪产业“互联网+”回顾与2017年展望

于 莹 魏 刚

(北京农信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80)

发展生猪产业“互联网+”,是促进我国生猪产业提质增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措施,甚至可能成为我国生猪产业借助互联网而实现弯道超车的时代机遇。随着2016年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与生猪的生产经营、交易流通和金融服务等深度融合,我国生猪产业已逐步形成以“互联网+养猪”为核心的新模式和新生态。

生猪产业;互联网+;市场展望

1 2016年生猪产业“互联网+”回顾

2016年,生猪产业“互联网+”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新机遇,甚至可以说2016年是生猪产业“互联网+”的元年。在政策方面,农业部陆续出台了《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方案》、《“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以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各环节和农村经济各领域深度融合为工作主线,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全面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推动农业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为我国农业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在市场方面,猪业媒体新业态的形成、猪业互联网生态圈建设、农牧行业互联网大会召开等与猪业相关的互联网事件频频抢占新闻头条,体现了新的互联网技术与生猪的生产、管理、服务全面深度融合,也表明以生猪产业“互联网+”为模式的新业态正在逐渐形成(见图1)。

图1 互联网已经进入生猪产业链各个环节

1.1 生猪产业“互联网+”的主要特征

总体上来看,我国生猪产业“互联网+”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自媒体时代猪业资讯出现新格局、云计算助推猪场智慧管理新模式、“互联网+”推进农牧电商发展形成新业态、大数据开启猪业金融发展新高度。

1.1.1 猪业媒体的新格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智能手机在农村的普及,基于手机端的自媒体迅速成长。猪业“互联网+”资讯平台已随着用户需求的变化,开始向以微博、微信、直播等为载体的自媒体转变。如微信公众号—养猪助手、头条号—猪倌巴巴等。在这些新媒体的涌现下,传播方式开始由单向、硬性专业传播,向交互式、多元化公众传播转变;内容由专业、深度向丰富、大众化转变;定位由宣传媒介向服务载体转变,以上之些,为畜牧领域的专业媒体行业,带来新的冲击、挑战以及发展机遇。

利用互联网为客户提供行业政策、行业资讯、产品咨询、技术资讯、展会信息、论坛讨论、社交互动等资讯服务,是生猪行业中最早的“互联网+”形式。代表性产品主要有综合性的中国养殖网、新牧网、农信网、猪e网、爱猪网、搜猪网等。

1.1.2 猪场管理的新模式

2016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发展,猪场管理软件得到广泛应用。利用互联网为猪场提供了新的生产管控方式,包括环境监控、疫病诊断、生产管理、精细饲喂、财务管理、销售管理等数字化、精准化的智能管控服务。代表性产品有农信互联的“猪联网”、傲农集团推出的“猪OK平台”、安佑集团的“安佑云”平台、和谐阳光的“猪场ERP”等。当更多的猪场平台服务或软件服务来做管理时,更多实时的、精准的数据就会自动生成和留存,同时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我国生猪产业的生产管理水平也会大大提升。

1.1.3 农牧电商的新业态

2016年随着产业的深度融合、企业间的合作、市场的开拓以及新生态的构建,农牧电商正在快速寻求突破和发展。在生猪产业链的各环节中,农资购买及生猪销售环节市场体量大而信息化不足,流通环节多、效率低下,被视为全产业链中提升效率极其重要的一环。当前有众多的传统农牧企业依托互联网改造了自身的产品销售体系或搭建了行业电商平台,以期提升产业交易效率,掌控产业渠道。代表性产品有农信互联的“农信商城”、雏鹰农牧的“新融农牧”、猪e网的“猪易商城”、雨润集团的“汇通农牧”、搜猪网的“金猪商城”等。

值得一提的是,活猪销售的电商平台—国家生猪市场,在2016年,业务呈现井喷式增长,也引起了行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政府和社会引导,企业的市场化运营,平台交易规则的不断探索和完善,目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交易覆盖,并在28个省实现了跨省调运。通过交易平台获取交易中的实时大数据,包括价格、出栏均重、调运路线等;同时,通过平台发布的价格开发行情宝等产品进行信息发布,对市场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未来,随着交易量的不断积累,相信对“猪周期”也会有一定的平缓作用。

1.1.4 猪业金融的新高度

2016年随着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等行业的进一步规范和发展,涉足农村互联网金融的企业也在大量涌现,其中既有一些初创的金融企业,也有在传统农牧领域深耕多年的老牌转型企业,这一点在生猪产业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为生猪产业链内各个经营主体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包括征信、贷款、理财、支付、保险等。如农信互联的“农信金服”平台、新希望集团的“希望金融”平台、安佑集团的“猪猪理财”等,均是依托自身在畜牧养殖业多年的深耕,积累了大量产业经验和数据,开始布局和发力农业产业金融服务。一方面,通过金融服务为自身企业带来金融收益,促进业务发展;另一方面,也对整个农牧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2 猪联网的创新实践

总体来说,无论是资讯平台、猪场管理平台、电商平台和互联网金融平台,都离不开传统农牧企业产品、技术和服务的支撑,更需要“互联网+”的创新突破和实践应用。

农信互联的猪联网作为传统农牧企业的生猪产业“互联网+”经典案例,目前已经入选国家发改委“互联网+”百佳案例、工信部大数据优秀产品服务和应用解决方案、农业部“互联网+农业”百佳实践案例等。其利用大北农集团20多年来在生猪领域所积累的经验和数据,开发推广专门针对生猪产业的互联网平台“猪联网”。“猪联网”以猪为核心,通过猪服务平台、农牧商城、猪交所、农信货联、猪金融等系列产业互联网产品,贯穿从生产资料投入、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的整个过程,将养猪人、屠宰场、饲料兽药厂商、中间商、金融机构等主体,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闭环,变外部产业链为内部生态链,形成猪友圈,构建了智慧养猪的生态圈,开创了“互联网+”时代的智慧养猪新模式(见图2)。

图2 猪联网打造生猪产业快乐生态圈

“猪联网”包括猪管理、猪交易与猪金融三大核心平台,为生猪产业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化服务体系。其中,猪管理是专门为猪场提供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工具,通过使用过程积累实时数据,并得到生产管理的实时提醒,从而提高生产管理的数字化、精准化水平;同时,与猪交易的电商平台和猪金融的金融平台无缝对接,形成基于生产智能化的大数据,由专家指导采购、销售,并开展基于场景化的贷款、保险、理财、支付等金融服务。

2 2017年生猪产业“互联网+”展望

“互联网+”对传统生猪产业的升级和改造毋庸置疑,恰逢国家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的大环境下,生猪产业“互联网+”已是大势所趋,并势不可挡;尽管当前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但生猪产业“互联网+”已经处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引领着生猪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2017年,猪业“互联网+”的发展或将出现以下趋势(见图3)。

图3 生猪产业互联网生态圈

2.1 猪场管理规范化

随着国家对生猪产业的政策调整,一方面扶持产业发展,一方面对猪场管理和环保严格把控,促进我国生猪养殖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提高猪场的信息化程度,这将同时加速猪场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实时记录并可控的过程管理,是生猪产业实现全程记录和追溯、无缝对接金融服务的基础,也将进一步催生猪场借助“互联网”实现连接的需求。未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渗透,应用互联网和现代技术的猪场数量将大幅增长。

2.2 猪业交易电商化

生猪产业电商平台打掉中间环节,增加产品的流通效率,使产业链上下游直接进行信息沟通,同时降低了下游企业的采购成本,促进上游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和资源配置。农牧电商平台的广泛应用,必将带动传统渠道的转型升级。传统经销商依赖赚取中间差价的盈利模式将逐渐消失,而是转型为服务商提供仓储、配送和技术支持等服务。相信在2017年,将会有更多新模式、新理念出现,竞争将继续白热化,而那些能率先洞察用户需求并通过完善综合服务抢占市场空白点的平台,或将成为最后的独角兽。

2.3 猪业金融场景化

随着互联网产品在生猪产业中应用的普及,各个生产和交易环节电子化、数字化,使得中小企业和养殖户通过大数据进行资信评估信息征集、风险管理控制评级成为可能,为其进行不需抵押、担保的纯信用贷款提供了可能。生猪产业云服务公司、电子商务公司等通过对中小企业和养殖户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通过与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针对生猪生产、管理、交易各个环节推出相应的金融服务,如信用贷款、理财、保险、支付等。金融服务在生猪产业全链条中的不同环节中实现场景化的应用,通过快速、便捷、自动化、标准化、人机对话式的场景化金融服务,促进生猪产业更加健康、快速地发展。

2.4 “互联网+猪业”生态化

借助互联网,整个生猪产业链上的各个主体如饲料、种猪等投入品的研发生产企业、经销商、养殖户、中间商、屠宰加工企业、肉类经销零售企业乃至消费者在逐步打通;同时,也帮助生猪产业与其他外部机构如银行、理财、保险等金融机构以及行业协会、各级政府等社会机构等实现连接和跨界融合。打破了产业链条割裂、单一产业单打独斗的局面,无缝连接行业对接外部,变外部产业链为内部生态链,形成一个“互联网+猪业”的大平台和生态圈。在一个平台和生态系统内,大家把自己“交”出来,联合发展、共生共享、共谋进退。一起把整个生猪产业做大做强,才是我国生猪产业各个主体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见图3)。

总之,2016年“互联网+”为猪业内外的主体带来了很多新的气息,比如新的养猪模式、新的交易渠道、新的金融服务以及新的连接、整合与跨界,2017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互联网+”将促使整个生猪产业与内外部的进一步连接和融合,也必将带来新的格局、成就新的业态与未来。

F326.33

:A

:1673-4645(2017)02-0035-04

2016-12-26

猜你喜欢

猪业农信猪场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猪业科学》杂志
《猪业科学》杂志
北京农信互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大好河山猪业
北京农信互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农信互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猪业科学》版面费收取通知
山西农信今年将投放47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