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治疗法探究

2017-03-22朱云佳张以芳

农业与技术 2017年3期
关键词:综合防治探讨

朱云佳+张以芳

摘 要:仔猪黄白痢又称新生仔猪腹泻,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的合称。仔猪黄白痢发病率很高,尤其以10~30日龄的仔猪更为常见。产后7d内的仔猪发病率最高,严重时死亡率达70%。如治疗不及时会引起大量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笔者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治疗仔猪黄白痢的实际经验,论述了仔猪黄白痢的病因分析、临床症状、预防和治疗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仔猪黄白痢;综合;防治;探讨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29055

1 病因分析

近年来,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仔猪的死亡率在15%左右,发生仔猪黄、白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仔猪自身因素

由于初生仔猪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健全,分泌胃酸机能较差,对病菌的抑制和杀灭能力弱,引起消化系统紊乱,故而诱发本病。这是引起仔猪黄白痢的主要原因。

1.2 饲养管理

母猪饲养管理不善,发生乳房炎等症状,引起乳质变化,奶水质量下降等原因都能引起仔猪消化障碍,导致本病的流行;仔猪护理不到位,天气突变等因素的影响下,仔猪抵抗力下降,病菌趁机繁殖,可引起仔猪发病。

1.3 其他应激因素

本病的发生与各种应激因素息息相关。诸如气候多变、母猪患病、饲料品质低、突然改变、配合不当、卫生条件较差、缺乏保温措施、仔猪饮水不足、抵抗力下降等都可以促使本病的发生与流行。

2 临床症状

2.1 黄痢特征为腹泻

粪便呈半透明状,黄或灰黄色,稀薄如水,有气泡并带有腥臭味,内含有凝乳小片;会不时的流出稀粪而粘污尾部和后躯等处。病猪精神沉郁,吮乳减少或停止;眼窝下陷,迅速消瘦,身体严重脱水,几天内因衰竭而死亡。

2.2 白痢一般发生于7~30d的仔猪

临床上以下痢、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粘稠腥臭粪便为特征,病程2~3d;若不治疗,经过5~6d死亡或转为慢性,仔猪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若治疗及时和科学管理,一般愈后良好。

3 流行特点

3.1 仔猪黄痢

主要感染7d内的哺乳仔猪,1~3日龄最常见,7日龄以上很少发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病原体由粪便排出,污染乳头和皮肤,仔猪吸奶或舔母猪时被感染,感染仔猪又成新的传染源,同窝仔猪发病率可达90%~100%,死亡率可达100%。尤其以头胎母猪所产仔猪的发病率较高,发病急,死亡率高。发病率可达50%以上,死亡率高达30%。

3.2 仔猪白痢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因饲养管理不善和应激因素引起。发病迅速,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被毛粗乱、皮肤无光泽、弓背、消瘦。及时治疗能痊愈,但因反复发病而多数形成僵猪,严重的肛门松弛、排粪失禁、全脱水,发病7d左右死亡。发病率10%~30%,死亡率10%。春季发病最高,死亡率高达30%左右。仔猪白痢有时候容易诱发水肿病。鉴于篇幅,本文不再进行赘述。

4 临床剖检变化

一般病死猪严重脱水,剖检可见颈部、腹部皮下水肿;可视粘膜苍白;仔猪黄痢典型病变为胃肠急性卡他性炎症,其中以十二指肠最严重,空肠及回肠次之,结肠较轻微。

5 预防措施

5.1 加强母猪饲养管理

在母猪产前1d对分娩栏、母猪身体进行清洗、对猪舍进行喷淋消毒,用0.05%~0.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乳房和外阴,仔猪出生后用毛巾擦洗干净,再固定乳头吃初乳。

5.2 提供适宜的环境

由于初生仔猪体温调节能力差,因此控制好产房的环境温度、湿度,创造卫生、舒适的分娩环境很有必要。实践证明,温度高低對仔猪黄白痢的发病影响较大 (详见表1)。加强仔猪的圈舍温度管理能提高仔猪成活率,能有效预防本病发生。保温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采用在圈舍内设置保温箱、安装红外线灯泡、保温伞、电热板等。

5.3 让仔猪尽早吃上初乳

一般仔猪出生首次吃初乳的时间最好不超过2h,必要时可以进行人工辅助。及时让仔猪吃到初乳可获得大量母源抗体,大大减少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

5.4 疫苗预防及接种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保质保量做好疫苗注射。分别在母猪产前21d、14d接种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或大肠杆菌苗K88、K99、987P三价灭活苗,使仔猪通过母体获得被动免疫,防止发病。

5.5 药物预防

产前10~15d,用白头翁散、白龙散、乌梅散等几种药物,拌料饲喂,每隔3d/次,连喂3~5次。能有效防治母猪乳房炎和仔猪黄白痢,并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同时,在仔猪出生后1~3d内肌注右旋糖酐铁注射液1mL,7~10d再补注1mL,预防仔猪因缺铁性贫血造成混合感染。

5.6 早发现、早治疗

发现病猪应马上隔离,加强护理,进行药物治疗。对周围环境、用具、设施进行彻底消毒,以防健康仔猪感染。病死仔猪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

6 治疗方法

6.1 对发病猪首先选用杨树花口服液或仔猪保命液灌服

每头1~2mL/次,连用2~3d;亦可选用止痢王透皮剂涂擦仔猪背部,每头1~2mL/次,连用2~3d。

6.2 抗菌素治疗

如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土霉素、利福平、痢菌净等,在注射抗菌素的同时还可配合使用VB1、VC、VB6等,在治疗时应注意的是如果某种药物效果不理想时必须及时调整其它药物,以达到尽快康复的目地。

6.3 病情严重且伴有明显脱水的病猪应及时补液

可选用糖盐水、林格氏液、生理盐水进行腹腔注射,按1~2mL/1kg。药液必须保持在38~40℃之间,温度太低会导致仔猪肠痉挛加剧腹泻症状。

6.4 在治疗仔猪白痢时,控料很关键,吃料越多康复越慢

一般都要禁食1d,然后根据病情,逐渐将采食量增加到正常的采食量。

6.5 治疗数据

笔者自2006年至今在基层从事畜牧兽医工作期间,先后亲自开展诊治仔猪黄、白痢病例有近100窝1167头,治愈1124头,治愈率96.3%。经过临床不断实践,积累经验,收集整理统计治疗结果(详见表2)。

7 典型病例展示

病例1:

2010年11月14日早上,西畴县柏林乡马蹄寨村委会岩子脚村小组王仕周农户,其家里养有2头能繁母猪,于3月1日 1头怀孕母猪产下12头仔猪,产后第13日发现6头仔猪下痢。

主诉:母猪产下仔猪后第11天便不当爱吃食,于13日便发现6头仔猪拉痢,喂了止痢药也没有用。

检查:测量母猪体温为39.8℃,体温偏高,仔猪拉稀呈灰白色样,精神不振,怕冷,粪便气味腥臭,拱背,仔猪圈内潮湿,保暖不好,根据对仔猪症状的观察,诊断为由于母猪患病以及周围环境潮湿,猪舍保暖不好引起的仔猪白痢。

治疗原则是对母猪进行退烧以及消炎治疗,对仔猪进行抗菌、止泻、助消化和补液的措施。方法为:对母猪进行肌肉注射消炎王20mL;用止痢王透皮剂每头1~2mL涂擦仔猪背部,连用2d;用黄连素每头3mL进行肌肉注射,1d 2次,用以上的方法连续治疗3d;对猪舍进行清洗和消毒;用干草垫好仔猪圈舍进行防寒;到17日,用氯化钠3.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加温开水1000mL,(药液要临时配制,保持新鲜干净)配制溶液给仔猪喝。

经3d的治疗,到17日下午仔猪的拉稀症状已好转,精神状态已基本恢复,母猪已采食正常,到18日复诊,病猪已康复,无死亡。

病例2:

广南县板蚌乡平老村委会杉树林村小组,全村共22户,134人,壮族,全村生猪存栏79头,其中能繁母猪9头,因该村历来有仔猪放养的特点,饲养管理差,环境卫生不好,不科学进行饲养,使本村小组的仔猪存活率非常的低,出现仔猪腹泻的机率很高。2010年2月20日,该村有2位农户饲养的仔猪相继出现拉稀,共有21头仔猪生病,经村兽医治疗无效,遂到乡兽医站求诊。到现场检查发现仔猪均为未断奶仔猪,仔猪拉稀的症状为:仔猪拉稀粪便呈灰白色样,精神不振,怕冷,粪便气味腥臭,拱背,通过观察,每家的猪圈都很潮湿,保暖不好,猪圈及周围环境卫生差。病因是由于猪舍潮湿、环境不卫生引起的仔猪白痢。

通过对环境的观察和病因的分析,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对猪圈进行冲洗干净,用0.01%高锰酸钾液对猪舍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做好猪舍的保暖;用齐全一支灵灌服,止痢精透皮剂每头1~2mL涂擦仔猪背部,连用2d;用痢菌净肌肉注射,每头5mL(根据猪的大小适量增减)1d 2次。用以上的方法连用3d后,仔猪的拉稀症状已明显好转,仔猪精神状态已恢复,吃奶也正常了。

为有效防制该村多年仔猪拉稀的情况,采取了以下防制措施:对全村进行道路环境用1%的高锰酸钾消毒;做好母猪的饲养管理,要求全部猪只进行圈养,不要随便更换饲料,提倡他们用全价配合饲料进行饲喂;要根据气候,对猪舍进行保暖通风,发现拉稀现象马上利用药物治疗,为预防仔猪受凉下痢。可视情况对仔猪进行滴服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抗菌药液,效果更好;要对母猪进行免疫预防,在母猪产前7d及分娩当日各注射炎磺长效;加强仔猪饲养管理,要让仔猪尽早吃上初乳,使仔猪获得大量的母源抗体,大大减少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通过用以上方法处理后,该村就没有出现大批仔猪腹泻的现象,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养猪的积极性。

8 结论

對于仔猪黄白痢,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搞好饲养管理、防疫卫生、预防接种、隔离、消毒等综合性防疫措施,以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和抗病能力。重点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要做好母猪的饲养管理,特别是产前、产后的管理;要做好仔猪的保暖防寒,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要让仔猪尽早吃上初乳,吃足初乳,提高免疫力;要加强对母猪的预防免疫,特别是产前的预防免疫;通过药物预防;发现病猪及时隔离治疗,加强日常护理。

参考文献

[1]秦四海.猪病防治[M].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001.

[2]高作信.兽医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3]邓华学.中兽医学[M].重庆大学出版出版社,2007.

[4]王俊东.兽医学概论[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5]陈义容.浅析仔猪红黄白痢病因及防治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2007(3).

[6]王庆生.仔猪红、黄、白痢的发病原因及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3):105-106.

[7]张娟.仔猪红、黄、白痢防治技术的探讨[J].新疆畜牧业,2015(06):88-89.

[8]杨明葵.仔猪红、黄、白痢的发病原因及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4):88-89.

[9]李明琴.仔猪红黄白痢防治探讨[J].兽医导刊,2011(1):72-73.

[10]吕忠彦.仔猪红黄白痢病因及防治措施[J].中国动物保健,2013,15(6):53-55.

[11]胡宝,孙有奎.哺乳仔猪腹泻的病因和防治措施探讨[J].中国畜禽种业,2016(8):63-64.

作者简介:朱云佳(1987-),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人,大学本科学历,兽医师;张以芳(1963-),云南省高校兽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动物微生物及其检测防制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

猜你喜欢

综合防治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弘扬杨惟义生态理念 注重综合立体防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