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味消毒饮加味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2017-03-21张丽赵静陈启红曾同祥

海南医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脂溢克莫司性皮炎

张丽,赵静,陈启红,曾同祥

(荆州市中心医院皮肤科,湖北 荆州 434020)

五味消毒饮加味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张丽,赵静,陈启红,曾同祥

(荆州市中心医院皮肤科,湖北 荆州 434020)

目的 观察五味消毒饮加味联合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我院皮肤科门诊确诊为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面部皮疹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五味消毒饮加味,水煎口服,每日1剂,分3次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停药2个月后两组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分别为(11.35± 2.21)分和(12.08±2.66)分,治疗两周后,分别降低至(3.62±1.56)分和(1.63.±0.85)分,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比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8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复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停药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6.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消毒饮加味联合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安全有效,且复发率低。

五味消毒饮加味;他克莫司软膏;面部脂溢性皮炎;复发

脂溢性皮炎发生于头面、躯干等部皮脂溢出部位,是一种慢性丘疹鳞屑性、浅表炎症性皮肤病,目前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皮脂分泌增多或者其化学成分的改变有关,近年发现局部真菌感染也与脂溢性皮炎发病或加重有关[1]。目前临床上治疗脂溢性皮炎主要是口服抗组胺药物及外用弱效糖皮质激素等,但病情易反复,且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可导致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已有研究表明他克莫司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好,但仍易反复[2-3]。近年来我科应用中医辨证五味消毒饮加味汤剂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皮肤科门诊确诊为面部脂溢性皮炎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0例,女性60例;年龄16~48岁,平均34.6岁;病程1个月~3年。所有患者均符合脂溢性皮炎的诊断标准[1],1个月内未接受系统治疗。排除标准:排除对他克莫司及其基质过敏者;治疗前1个月内系统及局部使用过糖皮质激素及抗真菌药物者;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及恶性肿瘤、糖尿病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活动性结核患者;中医辨证脾胃虚弱、大便溏薄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因失访、不能按治疗方案用药等原因剔除10例,最终观察组74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30例,年龄16~48岁,平均(32.85± 16.23)岁;病程1~36个月,平均(11.55±6.62)个月。对照组76例,其中男性46例,女30例;年龄16~48岁,平均(33.6±15.2)岁;病程1~36个月,平均(12.68±6.82)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面部给予0.03%他克莫司软膏(安斯泰来公司)外用,早晚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经中医辨证,给予五味消毒饮加味口服,1剂/d,水煎后三餐后30 min服用,每次开中药3剂,根据中医辨证分析调整方剂(五味消毒饮方剂组成:金银花15 g、野菊花6 g、蒲公英6 g、紫花地丁6 g、紫背天葵子6 g。大便干结者加大黄,舌红苔黄者加黄连,连翘清泄热毒;面红血热者加赤芍、丹皮、生地黄,以凉血解毒;月经不调者加当归、红花,瘙痒明显者加白鲜皮、地肤子,食欲不佳者加白术、山楂)。两组均连续治疗两周。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治疗两周后观察患者面部皮疹情况,指标包括皮损严重程度(红斑、鳞屑、脂溢、瘙痒)和面积。评分标准[4]:按4级评分法进行评分:0分=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皮损面积:0分=无;1分=直径<2 cm;2分=直径2~5 cm;3分=直径>5 cm。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无腹胀、腹泻、面部刺激、皮疹加重等不良反应发生。停药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脂溢性皮炎复发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4]根据疗效指数进行评价,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 100%。痊愈:疗效指数>90%,皮损和症状消失;显效:疗效指数60%~90%,皮损大部分消退,症状明显减轻;好转:疗效指数为30%~59%,皮损和症状减轻;无效:皮损和症状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的计算:(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评分(包括红斑、鳞屑、脂溢、瘙痒及皮损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周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症状评分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总积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总积分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76 74治疗前11.35±2.21 12.08±2.66 1.830 0.069治疗后3.62±1.56 1.63.±0.85 9.665<0.05 t值24.911 32.191 P值<0.05<0.05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7,P=0.04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复发率比较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8例、对照组11例患者出现面部轻度刺激症状,一过性红斑,暂时停用药物,面部冰水冷敷或冷疗,2 d左右症状自行缓解,再次外用他克莫司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有8例患者轻微上腹部不适,大便次数增多,嘱患者餐后服药,减少服药次数,症状缓解。治疗前后复查两组患者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停药2个月后观察组有5例出现病情复发,发生率为6.76%,对照组有14例出现复发,发生率为22.58%,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4.611)。

3 讨 论

临床西医治疗脂溢性皮炎以限制高脂肪、高糖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饮食,用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糖皮质激素等治疗,但停药后易于复发,且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他克莫司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种非激素类抗炎药物,在皮肤科多种炎症性疾病中都有应用,起效快,效果好。研究表明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皮肤炎症性疾病的机制为抑制炎症因子的合成及释放[5]:抑制钙调磷酸酶,进而抑制T淋巴细胞内钙离子依赖性信号的传导,阻止一系列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的转录与合成;能够降低朗格罕斯细胞对T淋巴细胞的刺激活性,抑制肥大细胞、嗜酸性及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炎性介质。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局部微生物群异常,酵母形糠秕孢马拉色菌的存在可能是脂溢性皮炎的发病原因之一,而他克莫司在体外实验中有很强的抗糠秕马拉色菌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的活性[6]。因此,他克莫司强抗炎活性和抗酵母菌作用使其对脂溢性皮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外用他克莫司的常见不良反应皮肤烧灼感,部分有红斑、瘙痒加重的情况,且不良反应情况与药物浓度呈正比,面部皮肤用药宜从低浓度开始。在本研究中,笔者应用低浓度的0.03%他克莫司乳膏对患者面部皮肤进行治疗,少有面部刺激感。

脂溢性皮炎在中医上称“白屑风”、“面游风”,认为本病多因内蕴湿热,外感风热,湿热循经外溢,郁久化热,或平素血燥,过食辛辣油腻,致湿热内盛所致。在临床上可分为脾虚湿困型、肺经风热型、肠胃湿热型、血虚风燥型(血虚风燥型不适用该方)。五味消毒出自中医古典名著《医宗金鉴》,饮方中金银花、野菊花,清热解毒,金银花入肺胃,可解中上焦之热毒,野菊花入肝经,专清肝胆之火;蒲公英、紫花地丁均具清热解毒之功;蒲公英亦能利水通淋,泻下焦之湿热;紫背天葵能入三焦,除三焦之火,在临床应用广泛[7]。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五味消毒饮具有抗菌消炎作用[8],对葡萄球菌、真菌等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9]。面部脂溢性皮炎反复发作的原因可能是肠胃及内分泌失调,导致皮脂溢出持续增多,五味消毒饮解脾胃湿热,气血同清,三焦同治,调节肠胃功能、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是其治疗脂溢性皮炎的机制。

综上所述,加他克莫司强大的抗炎作用能够快速抑制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炎症反应,起效快,但停药后易反复,五味消毒饮辨证加味施用可抗菌,抑制炎症反应,调节湿热及热毒体质,减少皮脂溢出,从而减少复发。两者联用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起效快,有效率明显提高,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赵辩.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10:741-742.

[2]狄正鸿,许静.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60例脂溢性皮炎临床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4,43(4):253-254.

[3]毛红群,栾超,宗文凯,等.白芍总苷联合左西替利嗪及他克莫司软膏治疗严重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47(12):891-893.

[4]Lebwohl MG.皮肤病治疗学:最新循证治疗策略[M].张建中,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814-817.

[5]Nghiem P,Pearson G,Langley RG.Tacrolimus and pimecrolimus: from clever prokaryotes to inhibiting calcineurin and treating atopic dermatitis[J].JAmAcad Dermatol,2002,46(2):228-241.

[6]Ling MR.Topical tacrolimus and pimecrolimus:future directions[J]. Semin Cutan Med Surg,2001,20(4):268-274.

[7]唐伟东.五味消毒饮在皮肤科疾病中的应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5,17(3):224-225.

[8]常明向,高虹,吴梅梅.五味消毒饮与TMP联用抗菌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1,17(6):10-11.

[9]石学魁,张晓莉,宋宝辉,等.五味消毒饮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研究[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0,16(1):85.

R758.73+2

B

1003-6350(2017)04-0656-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7.04.048

2016-09-01)

曾同祥。E-mail:331867948@qq.com

猜你喜欢

脂溢克莫司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重在早预防
脂溢性皮炎重在早预防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他克莫司软膏的处方研究和制备
他克莫司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空气污染与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慢性光化性皮炎发病机制及治疗
针刺结合神阙拔罐治疗面部接触性皮炎验案1则
紫外线、他克莫司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泛发性神经性皮炎的疗效
他克莫司软膏配合短程地塞米松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