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彩超影像的价值分析

2017-03-20李大鹏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93期
关键词:左心内径心室

李大鹏

(江苏省盱眙县人民医院,江苏 淮安 211700)

慢性心力衰竭作为临床上一种极为常见的临床疾病,也为典型的心血管病症,该疾病的产生与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肺疾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疾病等有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多见于老年人群,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和免疫能力降低,易产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典型的慢性病症,受到这些疾病的长期影响,患者的身体素质持续降低,进而使得慢性心力衰竭症状的出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临床上,针对该疾病的治疗,首先应对患者的病况进行确诊,心脏彩超影像的应用,效果显著[1]。本文为探讨心脏彩超影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特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诊断的156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诊断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正常体检者78名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男42例(53.85%),女36例(46.15%),年龄在47~85岁,平均年龄为(67.24±1.25)岁;观察组患者男44例(56.41%),女34例(43.59%),年龄在46~86岁,平均年龄为(67.34±1.35)岁;疾病类型:高血压患者20例(25.64%)、冠心病患者25例(32.05%)、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18例(23.07%)、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0例(12.82%)、其他疾病患者5例(6.41%);NYHA分级:Ⅰ级患者为12例(15.38%)、Ⅱ级患者为21例(26.92%)、Ⅲ级患者为25例(32.05%)、IV级患者为20例(25.64%)。两组在基本资料(性别、年龄)方面,统计学无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两组实施心脏彩超影响诊断,设备选用GE公司Vivid E9,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测,设备探头的频率为2~4 Hz,两组受检者保持左侧卧位,探头置于胸部心尖搏动处,为受检者实施心脏瓣膜做长轴切面测量,检查内容为左心射血分数(LVEF)、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内径(LA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心脏指标变化情况。心脏指标:左心射血分数(LVEF)、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内径(LA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心脏指标变化情况

两组的LVEF、LADd、LVDd比较,观察组的LVEF低于对照组,LADd、LVDd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脏指标变化情况(x±s)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作为典型的心血管疾病,该疾病的产生与心肌病、炎症、心肌梗死等有着紧密的联系,患病后,患者心肌功能和结果产生改变,使得心室泵血或充盈能力降低,症状为乏力、呼吸困难、体潴留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有着严重负面影响,应给予重点关注。

该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中,其中,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高血压、冠心病为老年患者产生心衰的主要因素,而较为年轻的患者,产生该疾病的主要因素未扩张型心肌病、风湿性心瓣膜病、急性重症心肌炎等,临床上常见的收缩性心衰的产生多为冠心病所引发,而舒张性心衰则为高血压,因此,应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环境破坏日益严重,该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了影响我国居民的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该疾病的病理机制为患者的心肌收缩力严重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过重,使得心室收缩不协调,心室中的顺应性降低,依据心脏的结构,心衰分为左心衰竭与右心衰竭,其中左心衰竭主要为肺水肿、组织灌注降低、肺循环压力升高等,症状为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咯血、失眠、咳嗽等;医生检查时,能够清晰诊断到肺部啰音、心脏扩大等;对于右心衰竭患者,症状为颈静脉怒张、上腹部胀满等,同时是,部分患者还会伴随绥中、腹水、疼痛等,应给予重点关注[2]。

临床上,针对该疾病的诊断非常的重要,只有对该疾病的病况进行准确的诊断,才能对症治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心脏彩超作为临床上唯一能够对患者的心腔结果、血液流动、心脏搏动等进行检测的仪器,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的损伤,将探头对准病灶处,能够将患者的心脏清晰的反映到屏幕上,显示出患者的病灶大小、位置等;人体心脏作为典型的腔性结构器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能够准确的反映出左心室舒张末期大小,当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超过正常值时,会导致人体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升高,舒张末期压力升高,进而使得肺静脉压力升高,产生呼吸困难、肺淤血的症状,对患者形成负面影响。该疾病发病后,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压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升高,会导致左心室内径升高,左心射血分数总为左心功能的灵敏指标,已成为了心肌泵功能的重要指标,多用于临床诊断过程中,通过对患者心室舒张期末与收缩期末影像的观察,能够清楚知晓患者室壁运动、缺血区局部运动等情况,对患者的心室功能进行全面的了解,因此,心脏彩超对于慢性心理衰竭患者的应用加之极高[3]。本文中,通过对正常体检者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指标对比,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LADd、LVDd为(37.78±13.01)%、(47.56±10.98)mm、(54.56±10.45)mm;正常体检者为(66.89±10.56)%、(21.78±8.01)mm、(45.23±9.56)mm,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低于正常体检者,LADd、LVDd高于正常体检者,表明,应用心脏彩超影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诊断,应用价值极高。

综上所述,心脏彩超影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极为显著,能够准确的诊断出患者的临床数据,为医生的诊断和对症治疗提供依据,心脏彩超影像值得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应用。

[1]周志慧,周 杨,章平升.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9):20-21.

[2]苑淑静.心脏彩超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55):299-299.

[3]樊继绪.心脏彩超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作用以及左心室诊断多病因心力衰竭的临床央央[J].医疗装备,2016,29(10):202-202.

猜你喜欢

左心内径心室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护理干预措施
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的心电图表现
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
基于BiSeNet的小儿超声心动图左心分割方法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不同院前急救模式的效果比较
糖代谢异常不同阶段对左心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控制研究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左心房内径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