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2017-03-20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93期
关键词:氨磺利培乙组

杨 崴

(长春市第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52)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精神科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患病率逐年上升。临床治疗该病首选药物治疗,且不同药物应用后所表现出的临床疗效均存在差异性,为分析氨磺必利、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本次选1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选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两组:甲组84例,22~60岁,均值(41.5±2.4)岁,男(48例)/女(36例);乙组84例,20~65岁,均值(43.2±3.5)岁,男(47例)/女(37例)。对照两组基础信息,发现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1)甲组予以氨磺必利治疗:医护人员予以患者口服200 mg/d(初始剂量)氨磺必利;服用2周后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变化增加至400~800 mg/d。

(2)乙组予以利培酮治疗:初始剂量为1 mg/d,服用2周后根据病情发展增加至4~8 mg/d;两组均以2个月为一个治疗周期。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对两组展开6~12个月追踪随访,以查看两组有无伴发头痛、锥体外系反应、恶心、失眠等不良反应,并作比对。

1.4 效果评估

治疗后,选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2组精神症状改善情况,分数越低,即症状改善越良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对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

治疗前,两组PA N S S评分对照,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甲组PANSS评分,明显优于乙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x±s,分)

2.2 比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后,甲组3例发生不良反应:1例头痛,0例锥体外系反应,1例恶心,1例失眠;乙组5例发生不良反应:2例头痛,1例锥体外系反应,1例恶心,1例失眠;甲组并发症发生率3.57%,与乙组5.95%差异不明显(P>0.05)。

3 讨 论

此次经分组比对1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后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7%(3/84),与乙组5.95%(5/84)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2组阳性、阴性、PANSS总评分等比对,有差异性(P<0.05)。由此表明,氨磺必利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相对高,这与程进博等[3]人的研究结果相似。而且,当前国内主要选择国产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展开治疗后,所得到的结果也与此次研究结果类似。此外,利培酮药物的有效应用,对机体催乳素水平产生的影响,比氨磺必利更明显,而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耐受性也相对要高一些。

综上所述,临床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予以氨磺必利、利培酮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但氨磺必利药物在改善患者阴性、阳性症状等方面,比利培酮药物更有效,可优先推广。

[1]田小元,向永红.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48-50.

[2]陈统献,闫耀宇,鲍佑元,等.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16(10):809-811.

猜你喜欢

氨磺利培乙组
无抽搐电休克(MECT)、氨磺必利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的有效性、安全性观察
氨磺必利与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及对QTc间期的影响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认知行为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利培酮与阿立哌唑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