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松监测对维库溴胺在临床麻醉中的指导作用

2017-03-20白巨军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93期
关键词:肌松插管麻醉

白巨军

(山西阳泉阳煤集团第三医院麻醉科,山西 阳泉 045008)

维库溴胺是一种单季铵类固醇,是一种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维库溴胺能够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与乙酰胆碱是一种竞争关系,进而阻断乙酰胆碱的作用[1]。肌松药是一种重要的辅助药物,用于全麻诱导时气管插管或维持全麻时肌松,避免深麻醉带来的危害,危急重症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时用肌松药来消除自主呼吸对呼吸机的拮抗。同时可以用于治疗痉挛性疾病。在电休克可用于治疗时控制肌张力和减少肌强烈收缩引起的并发症。在使用肌松药是需对其进行肌松监测,残余肌松药容易导致呼吸肌无力,进而引发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会造成咽部肌无力,增加误吸和气道梗阻的风险,造成咳嗽无力进而引起术后肺部并发症。肌松监测是在外科手术麻醉过程中,通过刺激患者肌肉颤搐来观察肌松药效,对患者的肌张力进行监测可以指导麻醉期间肌松药的合理应用,本文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选取60例需进行维库溴胺麻醉的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分析肌松监测对维库溴胺在临床麻醉中的指导作用,详细内容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选取60例需进行维库溴胺麻醉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2.1~76.8岁,平均(43.7±2.3)岁,体重在13~87 kg,平均(63.44.1)kg。对照组(n=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2.2~77.1岁,平均(44.12.0)岁,体重在12~89 kg,平均(64.13.9)kg。排除孕妇、哺乳期妇女,对维库溴铵或溴化物过敏者。在我院进行手术类型有普通外科手术29例,心胸外科11例,神经外科13例,泌尿外科7例,对比其临床资料,差异不明显,同时满足,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研究价值。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麻醉方式、麻醉用药相同,对照组进行常规检测,静注丙泊酚、咪哒唑仑、舒芬太尼、维库溴胺,待肌肉松弛2~3 min后插管,每隔40 min静脉推注0.5~1 μg/mg。维库溴胺观察组进行肌松监测,进行四次成串刺激,设置四个波宽为0.2 ms,电流50~70 mA,频率2 Hz的电刺激。电极置于手腕掌面,远端电极置于腕横纹与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的交叉点近端1 cm,近端电极置于远端电极的近端3~6 cm,引起屈指和拇指内收。静注丙泊酚、咪哒唑仑、舒芬太尼、维库溴胺,在使用维库溴胺前设定参照值(T0),待患者意识消失后,再次设定参照值[2]。记录肌颤强度(T4/T1),T1为0时插管,控制呼吸。当比值为25%,可加注0.05 mg/kg维库溴胺。

1.3 判定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首次追加维库溴胺时间、最后追加维库溴胺至拔管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丙泊酚、咪哒唑仑、舒芬太尼、维库溴胺诱导量以及总量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丙泊酚、咪哒唑仑、舒芬太尼、维库溴胺诱导量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大,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患者的维库溴胺用药总量大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与用药量对比(x±s)

2.2 术中肌松监测情况对比

结果见表2所示,观察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首次追加维库溴胺时间、最后追加维库溴胺至拔管时间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肌松监测情况对比(x±s)

3 讨 论

本次设置四个成串刺激(TOF),可观察四个肌颤搐衰减程度,确定肌松药阻滞特性并评定肌松药的作用,引起的疼痛较轻,并且不会影响神经肌肉的阻滞程度。不同的肌群对神经肌肉阻滞药敏感性不同,临床研究发现腹肌、肢体外周肌、咬肌、呼吸道肌对肌松药最敏感,咽部肌肉、皱眉肌等其他呼吸肌对肌松药抵抗小。

患者的个体差异较大,且肌松药作用实效具有不确性,各肌群组织不一致。对患者进行肌松监测有利于将剂量实现个体化,防止手术中其他药物的应用对肌松药实效的影响,能够准确判断插管和术中追加肌松药的时机,并且有利于实施深麻醉下插管,避免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患者在进行手术时,其他药物的应用会影响肌松药的实效,能够判断插管和术中追加肌松药的时机,进而在围手术期更加合理科学的使用肌松药。并且能够减少肌松药带来的不良反应,术后正确的使用肌松药拮抗药,能够逆转残余肌松药的作用,对于进行深麻醉插管的患者,降低患者的不适。本次研究对维库溴胺进行肌松监测,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丙泊酚、咪哒唑仑、舒芬太尼、维库溴胺诱导量用药情况上相比,差异不大,但对照组患者的维库溴胺用药总量大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可见对患者进行肌松监测临床效果显著。观察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首次追加维库溴胺时间、最后追加维库溴胺至拔管时间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肌松监测在维库溴胺的临床麻醉中,能够客观的检测量化肌松药对神经肌肉的阻滞程度,进而指导合理用药,值得临床采用。

[1]贾丢丢,张江伟.维库溴胺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1):1305-1306.

[2]郭 鹏,祝胜美,原桂华,等.老年患者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维库溴铵药效学的影响[J].浙江创伤外科,2013,18(1):122-124.

猜你喜欢

肌松插管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深肌松在腹腔镜手术中的研究进展
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恢复室肌松残余的观察研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术后肌松残余的临床研究进展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