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纳 期望 赏识

2017-03-20姚乃萍

新课程·上旬 2016年10期

姚乃萍

摘 要:为有效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学会倾听,接纳学生的感受,排除学生情绪困扰;利用期望效应,提出有帮助性的办法;赏识教育,使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得到表现等。

关键词:留守儿童;学困生;转化;策略

留守儿童是农村学校学困生的主要来源。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学习成绩不好、有厌学情绪、自我约束力弱、行為规范丧失等问题。探讨留守儿童学困生的教育转化策略,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案例:小×,男,六年级学生。未认识他前,已从其他老师和班主任了解到他是个留守儿童学困生,问题特别多。他不但学习习惯不好,自控能力弱,还爱捣蛋;性格古怪粗暴,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不愿接受还经常出口谩骂甚至公开顶撞。为了出风头,他常会搞小动作来激发其他同学之间的矛盾,通过制造同学之间的纷争给老师制造麻烦。不过,他的身体素质好,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话大声、清楚、不怯场,这些明显比其他同学强。下面就谈谈对他实施转变的策略。

一、学会倾听,接纳学生的感受,排除学生情绪困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见上课说话、搞小动作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引起其他同学和老师的注意,以证明他自己的存在和能耐。当老师遇到这种情况时,通常是一顿严厉的批评教育,甚至是惩罚。其实,老师可以保持不温不火的态度,认真倾听学生的诉说和需求。当小×同学在课堂上吵闹说天气很热,一部分同学也趁机讲话,课堂就要混乱时,我没有批评他,也没说“心静自然凉”,而是说“真的太热了,我们先停一下,拿出书当扇子,先凉快凉快”。通过这样认同与接受学生的情绪,很快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排除了学生的情绪困扰,课堂也逐渐安静下来。因此,在学生有情绪时,老师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处在他当时的环境和心理状态感受其情绪,这样才能洞悉学生的心声,才能做到因势利导,使教师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二、利用期望效应,提出有帮助性的办法

人们通常这样形象地说明期望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就应该经常向他传递积极的期望。学生的行为往往受到老师期望的影响,实践积极期望的教师将会帮助学生达到高标准。

认同学困生的感受后,学困生情绪也能得到稳定,就不会对老师排斥与敌对,才会愿意与老师进一步交流。在与小×的交流中,他讲出了有一次私自结伴去江河游泳造成一小孩溺水身亡的事对他内心的影响。看着他很后悔的表现,我给予他鼓励说“人无完人,关键是知错能改,过去的事实已经成为历史,只有正确面对才能有灿烂的明天”。看他听得似懂非懂,我就顺势告诉他上课时的正确做法,上课是所有同学的时间,不能因为自己而浪费了大家的时间。在自己想说,想搞小动作时,把想说的写在本子上,把想搞的动作攒在自己的双手里。我不断地鼓励他尝试着做,当他努力去做的时候,我再适当给予他表扬,让他有信心能够做得更好。慢慢地,他也习惯了把想说的话写在本子上。写多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强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

三、赏识教育,使学生感受和需求得到表现

一个人的能力,自己怎样才能看到,那就是教师、同学的赏识。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有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感受和需求是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望,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尊重、理解和爱。赏识教育能发挥个人潜能,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小×喜欢体育课,其中一个原因当然是少不了其感受和需求得到表现,得到了同学的关注与赞扬。我就找来体育老师,一起鼓励他发挥自己的体育特长,参加镇举办的小学生运动会。通过一段时间的艰苦训练,终于在镇小学生运动会800米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看着他拿着奖状到处炫耀的表情,发觉他原来还是很可爱的。我让全班同学都为他鼓掌加油,让他说说参加比赛的心情和如何夺得第一名。这正中了他爱表现、说话大胆的特点。他在讲台上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如何艰苦训练,如何临场不畏,勇猛发挥的话。其他同学听得津津有味,他讲得得意洋洋。我乘机对他大赞一番,又号召其他同学向他学习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这个活动使他的感受和需求得到了充分体现,他有相当一段时间还沉浸在这种喜悦中,而其他坏习惯慢慢减少了。

四、从正确的事情肯定学生

其实,每个人都有其积极的一面,学困生也不例外。因此教师要从他所做的正确事情来肯定学生。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潜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潜力可以发挥80%—90%。

在一次按顺序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有意安排了最容易的问题给学困生小×。当轮到他时,课堂上都静下来了,大家都知他平时都不愿回答问题的,很想知道他又会搞出什么笑话出来。由于是轮流回答,不是有意叫到他,他心理没抵触情绪,但还是很不情愿地起来回答了。在旁边同学的小声提示下,他勉强回答正确了。于是我说:“很好,请坐!小×同学回答问题的声音很洪亮,希望班里同学以后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也像他这样。”看到他也满意地微笑了一下,接下来的讲课过程中,发现他沉浸在刚才的喜悦中,再也没搞小动作与乱讲话了。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我都会留意小×的行为,在表扬其他同学时,也顺便将具有这一优点的小×加入表扬行列。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在面对像小×一样的学困生,如能做到用心感受他们的情绪,排除其学习上的困扰,向他们传达积极的期望,满足其内心的感受和需求,多从正确的事肯定学生的长处,学生就会敞开心扉接受老师的教导,从而脱掉学困生的帽子。

参考文献:

[1]刘秀兰.多举措有效转化学困生[J].甘肃教育,2015(22):43.

[2]李爱军.浅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学困生[J].学周刊,2015(9):101.

[3]李士国.将师爱进行到底:转差案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17):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