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广播媒体抢救和传承少数民族民间文艺的主要方法

2017-03-20杨在彭

关键词:搜集整理民间文艺意义

杨在彭

摘 要:居住在彩云之南的25个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民间文艺作品,云南人民广播电台民族语广播通过57年努力,搜集整理了75800分钟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作品的音频资料,并制作播出大量民族民间文艺节目,为传播先进文化、民族团结、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努力,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民间文艺;搜集整理;播出;意义

中图分类号: H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5-77-2

0 引言

云南广播电视台民族语广播自1955年开播以来,少数民族文艺就一直是民族语言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边疆少数民族听众最喜欢收听的节目内容,其中民族民间文艺占据相当比例。50多年来,民族语广播几代广播人翻山越岭,克服重重困难,搜集整理并播出了大量少数民族民间文艺节目,为丰富少数民族听众的娱乐生活、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积极努力和贡献。

1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艺简述

云南被称为“歌的海洋”、“舞的世界”,生活在云南的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这些少数民族百姓用自己的话说,是“会吃饭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云南各少数民族都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

在云南,直到现在都还存在着一种不同于西方近代以来已专门化或精英化了的艺术传统,这就是少数民族的传统艺术。”①了解云南民族文化艺术的人都知道,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无论是静态艺术,还是动态艺术,主要流传于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当中。

乐器。云南少数民族乐器约有180余种,其中50%是吹管乐器,25%是打击乐器,25%是弹弦乐器和拉弦乐器。这些乐器中,有很多拥有悠久的历史,如铜鼓、葫芦笙等。在云南的25个少数民族中有许多民族的乐器都有数十种之多。例如,彝族使用的乐器有50多种,傣族使用的乐器有40多种。

乐曲。仅从云南少数民族使用乐器的丰富程度,就可以看出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之丰富了。除了打击乐器,每个民族使用的每种乐器或独奏或合奏,都能奏出具有本民族浓郁特点的乐曲。如彝族“海菜腔”、“山药腔”、“五山腔”、“四腔”四大腔,等等。

民歌。云南25个少数民族各自拥有的民歌数不胜数,但就一个民族内部来说,不同地域、不同支系都有自己特点迥异的民歌。云南少数民族民歌大都有叙事歌、山歌、情歌、舞蹈歌、劳动歌、儿歌等类别。如哈尼族的哈巴、煞枝、阿茨、阿尼托,藏族的锅庄、弦子、热巴,等等。

说唱。在云南,丰饶的神话和英雄史诗、叙事长诗,以及各类贺辞,大部分都是用说唱的形式展示和流传的。如创世纪神话有傣族的《英叭开天辟地》、佤族的《司岗里》、景頗族的《目瑙斋瓦》,等等。

舞蹈。云南少数民族的舞蹈可以说是万紫千红、五彩缤纷,是一个人类社会活的“舞蹈博物馆”。从整体上看,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相对完整保留着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舞蹈品种。据统计,“云南现存近300种舞蹈,几百个名称,数以千计的跳法。大约可分为跳鼓、跳歌、跳弦、跳灯、杂跳等五个大类。”

绘画。云南少数民族绘画主要有崖画、画像石画和画像砖画、壁画、书画、木刻版画等。

广播是以声音为电台与受众之间的介质的传统大众传媒。云南广播电视台民族广播播出的文艺节目所播出的民族民间文艺主要是动态艺术中以口头为主要表现的各种艺术形式,如史诗、民歌、乐曲、神话、传说、故事等。所以,本文所指的民族民间文艺就是少数民族用口头来表现的各种艺术形式。

2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艺的搜集整理

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社会里,艺术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艺术是人神沟通的桥梁,艺术是人民享受生活的一种方法。搜集整理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作品就必须去深入少数民族群众,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了解作品的意义、形式,采录音频,并利用现代科技整理并保存这些民间文艺作品的音频资料。

2.1 以播出为主要目的的搜集整理

当时以播出为主要目的的搜集整理工作,建立了服务于广播节目的民族民间文艺作品分类:

2.1.1 说唱类录音资料

这类录音资料大部分为傣族、傈僳族、景颇族和拉祜族的说唱作品,主要内容为创世纪神话、史诗、叙事长诗、贺辞等。如傣族的《英叭开天辟地》、《兰嘎西贺》、《召树屯》、《娥并与桑洛》、《傣家人之歌》、《流沙河之歌》、《彩虹》、《幸福的种子》,傈僳族的《天神俄秒扒莫选人》、《古战歌》、《逃婚调》、《重逢调》、《生产调》、《种瓜调》,景颇族的《目瑙斋瓦》和《孔然斋瓦》、《凯诺和凯刚》、《恩郭诺克内与洛沛玛扎兑》、《宁贯瓦》、《木占》,拉祜族的《母帕密帕》、《大树遮天与洪水泛滥》等。

2.1.2 民歌录音资料

民歌在少数民族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劳动有各种类的劳动歌,谈情说爱有山歌、情歌,结婚娶嫁有结婚娶嫁的歌,丧葬有葬礼上的哭丧调和丧葬歌,等等。在早期采录的民间文艺作品中,民歌最受欢迎,男女老少都普遍喜欢,通过广播播出较容易流传。如傣族的《芒市坝子调》、《遮放坝子调》、《瑞丽阿鸾调》,傈僳族的《摆时》、《幼益》、《阿尺目刮》,景颇族的《哦热》、《同嘎歌》、《月鲁》、《婚礼歌》、《嘎支》,拉祜族的《阿苏则》、《漫梨花开幸福来》,等等。

2.2 依靠先进设备进行的资料搜集整理

在台领导安排部署下,在技术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台里先后为民族语广播配备安装了5个先进的音频工作站,并及时对民族广播采、编、译、播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使民族语广播具备了追赶时代步伐的条件和机会。民族语广播广大干部员工在按质按量完成每天播出任务的前提下,不计报酬加班加点,将开盘胶带里的民族民间文艺作品录音资料按一比一的速度一分一秒地转录到音频工作站,用数子化的音频形式把它们存储到了计算机里。同时,民族语广播坚持深入到少数民族农村,用先进的数字化的录音机、采访机继续采录民族民间文艺作品,不断为资料库注入更多的高品质音频资料。目前,已完成75800分钟的音频转录、存储工作。

民族语广播正在同云南广播博物馆和技术部门,使用数字音频工作站,运用科学的档案管理方法,根据每个作品的结构,对其音频资料进行细化分割,按可分割的最小片段保存,并建立细致完备的目录档案资料,逐步完善并建成云南广播电视台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作品音频资料库。随着“云”科技时代的到来,建成这样的音频资料库尤其显得重要和有意义,为将来不同的受众提供更好的个性化“云”服务做好充分准备。

2.3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全方位资料搜集整理

由于互联网技术使信息传播成本大大降低,现代化的数字压缩技术使网络传输系统兼容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传统媒体传播手段,超强的加载能力使新旧媒体之间的融合成为未来传媒发展的主要趋势。广电媒体与互联网相互整合的过程,与其说是一种跨媒介的扩张,还不如说是行业联合的试探。横跨广电和电信两种业务的融合繁衍,开始结出媒体融合的果实。

能够真实记录每一件作品所表达的人类学意义完整表达,非常具有研究和保存价值;对保护文化多样性,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对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具有积极作用。

3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艺的播出

云南电台民族语广播的文艺节目,一直是云南少数民族听众最喜爱的节目内容之一。他们不仅能听到美妙动听的音乐、歌曲,还能听到反映本民族厚重历史和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文艺作品,陶冶情操,愉悦精神,提高民族自豪感。所以,民族语广播节目无论如何调整、改版,民族文艺节目始终是民族语广播的“半壁江山”。

3.1 民族民间文艺节目的制作播出

无论是节目开播之初,还是类型化改版之后,民族语广播搜集、采录和整理、制作民族民间文艺作品,主要目的始终是播出。所以,搜集、采录来的大部分作品都已制作播出。当然,搜集整理的民间文艺作品不能不加选择地播出,必须得考虑媒体的社会责任,在选择积极健康的作品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尊重各民族的习俗和文化传统,不适合在节目中播出的作品坚决不播出。如许多民族中大量的山歌、情歌,在少数民族群众看来,它们都只能在野外演唱和演奏的,绝对不适合在节目中不出,让听众在家里和家人共同收听,有悖于传统;再如,在丧葬礼仪中念唱的祭辞和演唱、演奏的丧葬歌乐,也不适合在节目中播出。

3.1.1 播出作品内容

在搜集和整理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作品的过程中,必须舍弃充斥其中的糟粕,选取积极健康、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符合電台播出规定的内容,进行认真编辑、制作,方可在民族语广播民族文艺节目中播出。值得格外注意的是,播出作品一定要尊重所播语种群众的民族传统和民族感情,采编人员不能主观的粗暴判断作品是否适合播出,否则就会伤害到少数民族群众,造成不良影响。

3.1.2 播出作品形式

民族语广播制作播出的民族民间文艺作品以傣族、傈僳族、景颇族和拉祜族的作品为主。这4个民族的族源为百越和氐羌,所以采集、制作、播出的来自他们的民间文艺作品涵盖了说唱、民歌、乐曲、传说故事等几个大的类别,细分就各不相同,作品的表达和演绎形式也极其丰富庞杂。

云南广播网建立后,民族语广播除了通过电台播放节目外,还可以将节目在网站上同步播出,还开出节目点播区,任网友点播收听。另外,民族语广播正在利用网络平台,上传相关视频、图片和文字资料,探索媒体融合的道路。

3.2 少数民族听众的反应

57年来,民族语广播文艺节目办得红红火火,尤其是具有鲜明个性的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作品,受到了少数民族听众、汉族听众,以及泰国、缅甸一些听众的热烈欢迎。许多少数民族听众每天晚上从我们的民族语广播里收听本民族的文艺节目,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习惯,并亲切把它称为“春天的布谷鸟”。几十年来,不仅有国内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听众的一些来信,还陆续收到了日本、韩国、泰国、缅甸、法国、瑞士、丹麦、俄罗斯、荷兰、美国等听众的来信。报告收听效果反响很好。

4 搜集整理和播出少数民族民间文艺的意义

进入21世纪,城市化已成为继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之后的又一全球性潮流。城市化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全面的挑战,尤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影响。城市化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迅猛推进,以无法阻挡的穿透力渗透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刚性结构中。

在交往全球化、社会进程城市化背景下,相对落后的云南少数民族如何既能保持自己传统文化的特色又能融入世界文化、城市化行列中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不主张为保护文化多样性而人为地让某个群体维持经济落后的现状,剥夺他们享受现代城市工业社会、城市工业文明的权利。民族语广播人虽然无力直接介入各民族社会发展进步过程,让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完美融合,构建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点的现代文明,但我们可以利用保存资料的形式,记录曾经多元化的文化和多元化的文明。

5 总结

因此,关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要在毫不动摇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做负责任的媒体,利用民族语广播这一平台,通过制作播出大量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作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注 释

①施惟达、段炳昌等编著:《云南民族文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4页。

猜你喜欢

搜集整理民间文艺意义
郑一民新作《河北民间文艺史》研讨会在京召开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秋天来菊花开
市场与权力:“民间文艺”批判
小巧嘴儿
对近年来汤显祖佚作搜集整理的总结与思考
“感党恩爱核心 喜迎十九大”全区民间文艺汇演
月亮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