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小学声乐教学科学发声的重要性

2017-03-18侬庭宽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

侬庭宽

摘 要:声乐是音乐艺术中比较高的一种表现形式。自从西方引进到国内后,声乐艺术凭借其独具特色的演唱风格,在国内迅速发展,逐渐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很多中小学生也开始进行了声乐学习。但是由于中小学生大都处于发育期,其嗓子在童声期和变声期都特别脆弱,因此进行科学的发声练习十分有必要也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基于此,浅谈在中小学声乐教学中进行科学发声的重要性。

关键词:农中小学生;声乐教学;科学发声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6-0210-02

声乐作为一种具体的艺术形式,是音乐艺术中比较高的一种表现形式。自从西方引进到国内后,声乐艺术凭借其独具特色的演唱风格,在国内迅速发展,逐渐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很多中小学生也开始进行了声乐学习。发声练习作为声乐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是每一个学习声乐的人必须加强练习的部分,中小学声乐教学中发声练习也很重要。由于中小学生大都处于发育期,其嗓子在童声期和变声期都特别脆弱,因此进行科学的发声练习十分有必要也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基于此,浅谈在中小学声乐教学中进行科学发声的重要性。

一、中小学生声音的阶段性特点

大部分中小学生年龄处于6岁到15岁之间,处于声带稚嫩期和发育期,因此在中小学生的声乐教学中更要注意科学发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下面笔者结合阅读的其他资料对中小学生声音的阶段性特点进行一个概括和总结。

(一)童声期

童声期一般指的是小学生6岁至12岁这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小学生的身体开始逐渐发育,出现青春期的一些特征。相比之前3岁至6岁的稚声阶段,在童声阶段小学生的呼吸气量会变大,声带逐渐发育变得有弹性;肺活量加大,舌头变得更加灵活;同时童声的音量会变大;音域也不像稚声期那么有局限,变得更加宽阔;音色变得更加清亮;声音的准确度变高,对乐理知识的掌握能力变强,这一阶段很适合进行日常的发声练习,学生悟性高,掌握力变强。

(二)变声期

变声期主要指的是学生从12岁到15岁这一阶段,此时大部分学生已经完全进入青春期,此时男女生的音色和音调变化较大。大部分女生声音会变得高亢和尖锐、男生则变得更加低沉和浑厚。由于此时声带正处于发育期,比较脆弱,因此平时声乐教学时更应该注意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内容,保护好中小学生的嗓子。

二、科学发声的重要性

(一)科学发声是演唱声乐作品的基础

声乐作为音乐艺术中一种具体的形式,美妙的声音创作出的种种作品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声乐,顾名思义是用声音来作乐,因此声音在声乐艺术中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声乐学习不仅仅是要学会如何演唱、如何表现,更应该学会如何合理使用嗓子、如何科学发声、如何发挥自身声音的优势来共同创造完美的艺术作品,因此科学发声显得更加重要。从理论上来讲,声乐演唱科学发声方法要求演唱者具有明亮圆润、富有金属性等特点的音色,这些都是需要通过合理的训练才能学会和掌握的。只有学会了科学发声,才能合理使用和保护学生的声音,才能合理发挥不同学生声音的特色,才能起到更好的训练效果,因此科学发声在中小学生声乐训练中十分重要。

(二)科学发声有利于学生掌握良好的发声习惯

很多中小学生因为自身学习能力和掌握的知识水平有限,因此并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声乐学习,需要专业的老师来对其进行合理的训练。声乐老师在对中小学生们进行声乐训练时一定要根据其年龄特色、声音特色来进行合理的科学发声训练,在训练时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发声、如何正确使用气声、如何合理使用真假声、如何合理分声部进行演唱,这些都是声乐老师需要教授学生的。声乐老师合理教授学生使用科学发声进行练习,有利于学生掌握良好的发声习惯,有利于保护青春发育期脆弱的声带,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演唱水平。

(三)科学发声有利于提高演唱水平

经过前文的阐述不难看出科学发声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科学发声的含义非常广阔,它不仅仅指的是科学地使用声音进行演唱,它还涵盖了演唱者在演唱时的科学心态。在声乐演唱中,如果演唱者的心情一直很紧张,那么其演唱时发出的声音会直接受到影响。再加上一般中小学生心理比较稚嫩,上台进行声乐表演或者参加声乐比赛时难免会出现心情紧张的情况,因此声乐老师在日常的声乐训练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心态练习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老师在平时的声乐训练中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声练习,并使学生养成科学发声的好习惯,这样学生在登台进行声乐演出或者声乐比赛时才能放松心态,将自己完美的声音展现出来,提高自身的演唱水平。

三、科学发声的措施

(一)加强学生的呼吸训练

气息与歌唱的原动力,能不能较好的控制气息是发声的重要前提。课堂上学生在自然呼吸时,放松站立,脚与肩同宽,身体重心放在两脚之间,手臂放松自然下垂,头部放正,眼睛平视,吸气时肋骨向两侧扩张,横膈膜向下沉,绝对不可以提肩膀,提锁骨。进行呼吸时应保持室内空气畅通。练习要反复进行,从慢吸慢呼到快吸快呼、快吸慢呼等,每次時间不能过长,练习时可用钢琴伴奏,歌唱时的吸气,句间用口鼻同时呼吸,前奏、问奏可用鼻呼吸。

(二)加强学生的高低声训练

中小学生歌唱时的发声,必须在高位置的头声发声,这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也是指导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音乐艺术之所以给人美感,是因为演唱者会通过不同的音调、不同的声部、不同的音高来进行融合,创造出跌宕起伏的演唱过程,给人以美的享受。在音乐中,高音常常用来表达作品的高潮部分,可以带动听众的情绪,使其变得亢奋和激动,渲染一种激情、激动的氛围;低声则比较沉重和浑厚,往往渲染一种悲怆、凄惨的氛围。高音和低音这两种极端的音调,其带给人的感受是相反的,并且其创造意境的作用十分强大。因此在日常的训练中,声乐老师应该加强学生的高低声训练,使其学会怎样合理使用高低声来表达感情和情绪,这是十分重要的。

(三)挖掘歌曲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音乐的魅力在于它以深刻的蕴含及绝妙的旋律汇成一条流淌的音乐长河,使人们为之倾倒和沉醉,歌曲作品通过节奏、速度、力度、旋律等要素,表现雄壮激昂、热情活泼,宁静优美等不同的音乐形象和音乐意境,让人在歌曲的聆听与歌唱中产生精神振奋、热血沸腾或欢快、愉悦、或安稳和谐的情绪。老师在教学中要从歌曲本身入手,挖掘歌曲作品的音乐形象特点,采用各种丰富的手段演绎歌曲作品,从而用歌曲作品的魅力感染学生,增加学生的感受力,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自觉地进入积极的歌唱状态。例如:歌曲《愉快的梦》描绘了儿童在梦中那神奇般的形象,歌曲具有摇篮曲风格,表现了恬静、悠闲的意境。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歌曲内容借助道具小纸船把学生引领进歌曲的聆听中,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歌曲意境,了解歌曲内容,用梦幻般的音乐激发学生演唱歌曲的展望。

(四)通过科学发声训练增强学生的感受力

声乐学习中,科学的发声技巧只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硬性知识和技巧,而老师需要培养的,其实是中小学生们对音乐的感受力。演唱者的声音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其内心对声乐、对音乐、甚至是对艺术的感知力和领悟能力,是老师需要加强培养的。学生的学习,除了对基本知识的学习,其实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在学习中不断领悟、提升自我,因此声乐老师在科学发声训练过程中要不断增强学生的感受力,使其培养出对音乐的领悟能力。

参考文献:

[1]程小娟.科学发声方法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J].科学中国人,2016(11).

[2]虎翼.对声乐教学中的科学发声与技巧训练浅析[J].黄河之声,2016(15).

[3]常喆.科学发声方法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2016(15).

猜你喜欢

声乐教学
高校声乐教学问题及解决方法
舞台艺术实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