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教学,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2017-03-18刘伟梅

师道·教研 2017年2期
关键词:内角四边形乘法

刘伟梅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现在社会的竞争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但工匠精神却是当今中国社会最稀缺和最需要的。素质教育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不仅是社会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深思,在方法上深耕“工匠精神”

爱因斯坦曾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多思考,更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深度探索和深度认识的习惯,在方法上深耕“工匠精神”。如,在讲授“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后,按照以前旧的复习方法,教师一般会先让学生把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公式复习一遍,接着让学生完成各种练习题以巩固相关知识。但是,在实践中,教师可以改变题海式的训练,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做关于乘法计算知识的思维导图,对乘法计算的方法进行梳理,接着再让学生进行练习题的训练,并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教师应留足时间给学生思考,并创造有利的条件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尝试用各种不用的方法解决题目。通过练习,让学生自主发挥、互相展示、互相点评,使学生既掌握计算的方法,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也让学生体会到深度思考的过程,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深度思考、多次思考的工匠精神。

二、深剥,在内容上深造“工匠精神”

一分钟的思考抵得过一小时的唠叨。面对教学上的重难点,教师与其不停地说、不停地讲授,倒不如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去怀疑,去探究,去挖掘,让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点燃知识之光。秉承深度教学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练习题,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小组探究,让学生在探究讨论中进行交流和学习。例如:通过设置“不用量角器求出四边形的内角和”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此时,有学生提出:“把四边形分成2个三角形,就可以求出四边形的内角和”,方法如图1所示。

但是同时也有学生提出:“把四边形分成4个三角形,也可以求出四边形的内角和”,方法如图2所示。

两种不同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并不一致。此时,教师不必急于直接解决这一问题,而应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和相互讨论解决问题。

经过思考和讨论后,有学生说道:“这样分是不正确的。因为要求是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而图2的方法分出了不属于四边形内角的角度,因而用图2的方法求出的内角和并不是四边形的内角和。”这位学生的一番话让其他学生恍然开悟,问题也迎刃而解了,这就是学生经过深度思考后得到的认识。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更是培养了学生的深度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三、深悟,在资源上发挥“工匠精神”

教材是教师执教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但教材并不等于教师的讲稿。教师应该在充分认识教材、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利用教材,为教学服务。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把書读薄,把书读顺”的精神。教师应该理解教材内容的横向逻辑结构和纵向逻辑结构,并充分利用知识的逻辑结构,为教学服务。因此,教师在教材资源的利用上也要发挥“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善悟、深悟。

责任编辑黄日暖

实习编辑黄博彦

猜你喜欢

内角四边形乘法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算乘法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三角形分割问题
把加法变成乘法
圆锥曲线内接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四边形逆袭记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