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会新课标内涵 重视数学思想渗透

2017-03-18冯柳芳

师道·教研 2017年2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数学知识思想

冯柳芳

自《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以来,基本的数学思想开始渗透到数学教学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此,教师在数学教学时要把数学思想和方法作为重要的内容,使学生在探索、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一、体现内涵,注重数学思想渗透

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掌握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对数学学科的后继学习,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指出:“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可能就忘了,惟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是数学的精神和数学的思想、研究方法、着眼点等,这些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学生终身受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形成良好思维素质的关键。这不仅能使學生领悟数学的真谛,懂得数学的价值,学会数学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还可以把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

数学新课程标准修订稿将“四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构成教学的目标体系。其中,基本思想是数学学习目标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些数学思想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想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的理解,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思维品质,这是数学教育实现从传授知识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真正内涵之所在。

二、把握核心,加强数学思想渗透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学好数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掌握好数学知识及其蕴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是数学教学的具体目标之一。因此,教师应系统、有步骤地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

更新理念,自觉渗透。所谓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所谓数学方法,是指某一数学活动过程的途径、程序、手段,它具有过程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实现的手段。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仔细分析学生的思维和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在教学目标中加以明确、体现,有意识地渗透并且清晰地知道渗透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渗透。

把握契机,实践渗透。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现实生活中包含着许多数学问题,这都需要应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来解决。教师应当把握好这样的契机,充分挖掘这些素材,通过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实践,适时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了解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加强数学推理的训练,进一步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稳定的探索数学的爱好。

持之以恒,反复渗透。通过科组学习和集体备课,梳理整套教材发现,教材编排的特点是从注重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注重抽象思维,各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很多数学思想方法也是螺旋上升、逐步深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和问题解决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的、循序渐进地反复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又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智慧教育”强调“智慧信息的传递”,智慧并不表现在经验的结果上,也不表现在思考的结果上,而表现在经验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方法的体验上。教师应当领悟数学教学的真谛,站在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兼顾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过程性、反复性、系统性和显性化的渗透原则,在教学预设、新知探究和小结复习等途径予以适时地挖掘、提炼和应用,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均衡发展,延伸学生的数学学习。

责任编辑罗峰

实习编辑黄博彦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数学知识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思想与“剑”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