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评价一节美术课

2017-03-18李少阳

师道·教研 2017年2期
关键词:形象思维美术课叶子

李少阳

每听完一节课,都面临着如何合理进行评价的问题。课型不同,美术教育观不同,其评价标准也不同。

一、评价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的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使人的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如注意力集中、感知能力增强、记忆效果好、思维敏捷等。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指出:“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课作为基础学科,能否引起学生的重视,这是实现《大纲》要求的关键所在。在诸多学科中,学生对每一学科的态度并不一样。美术课非考试学科,要使学生把这门课程学好,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一节美术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节课,只要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进来,把他们带进艺术殿堂,共同去接受美的熏陶,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肖瑜老师讲授《鱼》这一课时,她用一张纸随意撕出一个形状,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想象“它”像什么,这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再通过适当的表演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兴趣,听了这节课,我认为在没有老师示范的情况下,学生通过想象,能画出千姿百态的鱼,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我对肖老师的做法给予充分的肯定。

二、评价教师陶冶学生情操及提高审美能力的深度

美术课不仅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得以释放,恢复他们的心理平衡,而且有益于学生情感的不断升华。例如绘画课中,对于一个事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恶,进行发挥、表现。同时,美术课中还有很多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荣誉感等的教育,如上国画课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上室外写生课,能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如陈妙钿老师讲授《奇妙多姿的树》这节课时,结合我县的生态岛建设,对学生进行爱护树木的生态教育,我认为陈老师把课本内容和当地实际有机结合在一起,有效地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基础美术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培养画家,而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要求,美术课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欣赏和追求。通过美术课的学习,使学生的审美趣味和能力不断提高,情操不断得到陶冶,從而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尊重、保护生命和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如李雪君老师讲授《画叶纹》这一课时,通过举行。“森林选美大会”的活动,让学生拿着自己装饰出来的“叶子”像模特一样走上讲台表演,同学们一起欣赏、评价,老师加以适当的提示、引导,这节课使学生在互相欣赏、评价的过程中得到美的教育,提高审美能力,李老师针对这节课设计的表演活动比较合理。

三、评价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美术课能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每一一个人情感的产生、智慧的发展,都建立在基本感知能力的基础上。达·芬奇认为,视觉是人的心灵与外界沟通的要道。培养学生的视知觉能力,是我们教育的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美术是诉诸于视觉的艺术,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惟有美术课在训练人的视知觉方面效果最为明显,它使学生对视觉现象产生广泛而强烈的兴趣,使学生的视觉激活灵敏、快捷,有效注意的时间延长,分辨层次变得丰富,从形式中获取对应感情的能力的增强。形象思维是人类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它与人的创造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形象思维也是艺术活动,尤其是美术活动中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美术课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地丰富形象储存,而且通过临摹、写生、创作、欣赏等活动,能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林静沙老师提出的课前五分钟训练,就利用速写、撕纸等各种不同的手段、方法,让学生在开课五分钟内,按要求完成练习,这就对学生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行充分的训练,我认为长期坚持训练,能使学生的诸多能力得到提高。林老师教出的学生,在县的学生画展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四、评价教师如何进行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赖楚珊老师讲授《画叶纹》时,让学生来到学校的小植物园,仔细观察,比较各种不同类型的叶子,强调要抓住外形、叶纹的特征,并要求:完成一片叶子得六十分,每多画一种类型的叶子加十分,如果能添上一些自己想象出来的线条去装饰叶子,则可以再加分。这就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画出来的“叶子”多姿多彩,赖老师激励创新的方法得到所有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责任编辑邱丽

猜你喜欢

形象思维美术课叶子
美术课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叶子
最后一片叶子(节选)
一节有趣的美术课
趣味美术课
创意也爱“形象”——形象思维法
一见倾心的优雅——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