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课堂的创新与优化教学

2017-03-18钟泽民

师道·教研 2017年2期
关键词:课文探究评价

钟泽民

新课程学生理念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与旺盛的活力,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理解与体验,重视师生与文体的对话过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体,以新的理念指导设计课堂教学。

一、善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1. 重视每节课的导入环节

根据儿童的心理学特点,在导入新课时,创设问题情景,巧妙地设计课文的导语,要在课堂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兴趣,激发其的学习兴趣,造成认知的矛盾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欲望。如:在教《永生的眼睛》这一课时,事先我让学生听一遍《爱的奉献》这首歌,这首既动听又有意义的歌曲,一定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对其产生兴趣。可能有些学生之前没有献过爱心的,因此也会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再通过展示一些社会人士捐献器官的图片或片段让学生观看,然后才学生细读课文,就会使学生更直观准确地感受主人公一家三代人捐献器官的伟大与自豪,更能激发学生的意识和情感。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更浓厚,学起来也会事半功倍,效果更好。

2. 重视多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

一些故事背景,能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达到预定教学目的。例如:在教学《赤壁之战》一课中,我插入了黄盖提出并亲身配合使用“苦肉计”这部分,课文中没有提到,但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犹存。

3. 重视整节课中问题情景的创设

要整节课中不断进行问题情景的创设,把学生引入“提出问题—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特别认真、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情绪,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以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主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加适合现代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维方式,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所以教师不要太约束孩子的心灵,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地、自由发展。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放开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远比老师苦口婆心地讲解,满堂灌要好得多。如果限制过多,指导过细,学生就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只有给予学生表现自我的自由,给学生以心灵的解放,学生才有可能自由表达。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地探究、体验,学生只有在参与探究过程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条件,学生的表现会让我们喝彩,即使失败了,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的。也就是说我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新课改的要求,遵循教学活动规律,落实了“先学后教,教学合一”的教学理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将教学课程及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识记与理解”、“释疑与解难”、“巩固與运用”、“发现与创新”,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优化了教学效益。优化教学更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课堂中建立合作、激励、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小组中来,取长补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书本的奴隶,不是教师的“应声虫”,而是具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活力的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对课文内容掌握准确,学得轻松,记得牢固,真正达到解难的目的,教学的效果更显著。

三、尊重学生,多用激励的语言呵护学生

教师除了口头评价外还可以使用批语反馈等形式给学生写随机评语。比如:有一个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在一次考试后得到了我这样的一则评语:“你的这个50分比别人的80分更令老师高兴,因为你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真了不起,进步很大!如果你能在平时多读一些书,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我想下次考试你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我巧妙地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了起来,既指出了他的成功之处,又提出他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样的评价是及时反馈,是积极导向,更是激励与关怀。从现在课程改革的要求看,教师的评价主要在于组织、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对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给予点拨启发,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激励,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责任编辑邱丽

猜你喜欢

课文探究评价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背课文的小偷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