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作文阶段性教学步骤的探索

2017-03-18陈秀君

师道·教研 2017年2期
关键词:范文分数文章

陈秀君

作文没有速成之法,不能急功近利,更不可投机取巧。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我们不妨尝试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阶段性的指导,循序渐进,步步为营。

一、滴水成海,厚积薄发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作文如同建造房屋,若缺乏必要的合适的建筑材料,即使你有再好的设计图纸,也难以造出令人满意的房子。好文章源于丰富的积累,只有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厚积薄发,文思犹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助。

1. 课内积累:一方面,作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穿插与课文相关的名家名著的故事,激发学生对该名家名著的兴趣,主动去找相关作品进行阅读。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收集记录好每篇课文里出彩的词句段,尤其是经典篇目里的经典内容,并要求学生能熟读成诵,以便以后能活学活用。

2. 课外储备:要求学生准备好课外摘抄本,专门用于课外阅读时的摘抄记录,并且每个月上交检查,定期评比出最佳摘抄,并加以奖励。平时,老师要常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的古今中外名著,尤其是集文学性与历史性为一体的作品,介绍适合中学生阅读的的报刊,推荐适合中学生观看的电视节目,推介学生关注一些语文专刊的公众微信号,开阔学生视野,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也可以从中汲取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此外,对于学生积累的内容,语文老师要为他们创造更多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展现出来,才能激发他们坚持积累的动力。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美学大师朱光潜在其《谈作文》中写道:“许多第一流作者起初都经过模仿的阶段。”如同学书法需要先临帖,学绘画需要先写生一样,学习作文也应从“模仿”入手。王勃那句著名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化用了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的诗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学生写作文也不妨从模仿入手,然后在模仿的基础上再力求突破创新。

老师要指导学生研读优秀作品的落笔行文和谋篇布局的技巧。例如在指导学生掌握先并列、后反面的复合式作文结构方法时,可以拿2013年河北高考满分作文《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为范例进行分析指导——此文开篇用一副对联巧妙引入,引出“心若不动,风又奈何”的中心论点,接着举莫言、林俊德两例逐层分析论证,然后笔锋随之一转,从反面论证现实中的“心不定”现状,行文先并列、后反面,正反对照,逻辑严密。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梳理出文章的整体脉络,列出清晰的结构思路;然后,再出示另一作文题目,引导学生模仿该优秀作文中正反对比的结构模式来进行构思写作。通过对优秀范文的结构篇章的分解鉴赏,学生便可以在范文的示范作用下,思路清晰地完成一篇类似如此结构严谨的文章,并且在实际写作中加深了对这种文章结构的理解,在运用中真正掌握这种结构思路。

三、活学活用,仿中求变

当学生经过模仿阶段,已经较熟练掌握各种常见文章结构时,老师便可引导学生大胆打破固有结构模式的枷锁,根据行文的需求灵活变化。例如在论证过程中,可以打破常见的先论点后论据最后加以议论论证的模式,尝试先用论据结合议论论证,最后得出论点的方式,甚至可以尝试日记体、书信体等,不必千篇一律地用并列三段式结构,让阅卷老师看得审美疲劳,心生厌倦。比如2016年全国卷安徽考场优秀范文《分数的告白》,大胆独辟蹊径,运用书信体的形式,用分数的口吻与读者交流,令人眼前一亮——“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我姓分名数,就是被认为是学生命根的分数……”然后文章一分为二,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次论述评价不以分数衡量人才的好处,最后发出呼吁:“所以,在此我拜托诸位,帮我呼吁一下,评价标准多元化的一天尽快到来,还我一身轻松与诗意。”这样一来显得首尾呼应,水到渠成,让阅卷老师感觉清新脱俗,别具一格,自然容易脱颖而出。

四、反思升格,精益求精

要寫好作文,离不开“修改”过程的严格锤炼。当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一定层次,对作文的立意、结构、选材等方面都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时,便可引导学生学会反思、修改文章,在反思与修改中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作文升格训练,主要是深化文章的立意、新化文章的选材、优化文章的结构、活化文章的语言、美化文章的文面等。老师对学生作文进行评改后,利用作文课的时间,先对作文情况进行分析讲评,接着让学生对比反思发现差距,进行修改提升,然后重新写一篇同题作文。

多次作文升格训练之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作文评分标准和写作方法技巧,便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对自己的文章进行评价和修改。这样能让学生每次都在原来的等级基础上升一格,提高一个档次,体会作文进步的喜悦,刺激写作的欲望,形成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龙建刚

猜你喜欢

范文分数文章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范文引路 习得方法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可怕的分数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算分数
春色几许(简谱)
范文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