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学习模式在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中的应用

2017-03-18李土龙

师道·教研 2017年2期
关键词:成果建构化学

李土龙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研究与化学学科的发展均离不开实验。课程标准中尤其注重对学生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因为这是化学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化学实验往往处于“黑板画实验”“纸上考实验”“学生背实验”的境地。开设实验课也主要以教师演示为主,以验证实验为主,以纸笔实验为主,忽视了化学实验对认识化学的重要作用,也降低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學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影响了学生实验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导致了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缺失。

“项目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以学科概念原理为中心,让学生通过参与真实的活动项目方案设计,分工合作进行开放性探究,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知识的意义建构。化学实验素养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科学精神,这些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参与、体验、探究与反思。因此,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基于项目学习的方式创新实验教学,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养。

一、“项目学习”的流程

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化学实验自主学习模式,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强化实验综合应用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围绕特定的主题项目,以学为中心,以情境创设为前提,以“ 问题驱动” 为导向,师生共同参与,对实验专题性内容进行较广泛、深入的研究与学习。具体地讲,其自主学习模式的流程包括设计项目,创设情境;制定计划,分组分工;围绕专题,自主建构;整理信息,制作作品;成果展示,优化建构;综合评估,总结提高。

二、项目设计

在中学阶段,化学概念原理主要包括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平衡在电离,水解中的应用等,因此,教师可在高三实验备考时设计以下项目,让学生进行方案设计和实验探究。具体有:(1)探究第三周期金属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2)从定量角度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并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3)通过实验证明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证明草酸为二元酸;(4)从定量角度探究影响NH4Cl水解程度的因素,并设计一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5)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分别与酸反应的热效应。

三、项目实施

项目学习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分工合作,形成报告。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生之间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外去完成某个项目实验方案设计,并在给定的时间内到实验室完成实验验证,形成实验报告。在这个阶段,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到充分体现,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成果展示,优化建构。在这个阶段,学生在讲台上以ppt投影呈现项目学习的成果。教师要鼓励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引导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建立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的友好人际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合作竞争的良好互动环境中共同进步,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综合评估,总结提升。当学生进行呈现活动时,教师应该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讲、观察并做出评价,引导学生对方案进行评价与质疑,肯定成果,完善方案。对于学生在呈现过程中的不足,教师可以在总结时进行重点讲解。为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表现作全面科学的评价,教师应既重视对合作成果的评价又重视对合作过程的评价。教师评价、小组互评与自评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由此培养他们对学习过程的元认知能力。

综合训练,巩固提升。在学生完成相关的项目后,设计有针对性的题组让学生进行训练,使其学以致用,综合提升。题组中包括真题赏析、例题精讲、课堂训练、课后拓展等,通过真题赏析让学生体会高考综合实验探究题的考查方式和能力要求;例题精讲使学生懂得如何在理解化学概念基础上设计探究性实验,以达成实验目的;课堂训练使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形成思维方法;课后拓展培养学生从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出发设计探究实验的思维,并通过反思形成思维方法。

责任编辑罗峰

实习编辑黄博彦

猜你喜欢

成果建构化学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建构游戏玩不够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