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概念在认知活动中的功能试评课例《晨昏线专题》

2017-03-18宋丹青

师道·教研 2017年2期
关键词:环节概念分类

宋丹青

目前,中学教师多以教学经验进行评课,以感性评价为主。本文以科学理性的角度,基于概念知识在认知活动中的功能以及课堂教学的情况,对课例《晨昏线专题》进行分析。《晨昏线》是中国地图出版社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必修1的重点、难点内容,该课型为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课。

一、学情的分析

高三学生对晨昏线的理解有一定的基础,同时,学生进过学习培养了一定的读图、析图、绘图能力,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复习课通过对地球光照图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晨昏线的含义及特征,并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变式分析和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晨昏线的概念;(2)运用相关概念进行晨昏线判读;(3)掌握晨昏线的特点;(4)掌握晨昏线的应用。依据加涅学习分类理论,可将《晨昏线》的知识内容归为概念性知识。依据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修订框架,上述的教学目标所对应的认知过程维度如下:目标(1)属于理解的陈述性阶段;目标(2)属于智慧技能;目标(3)属于分析的智慧技能;目标(4)属于评价的智慧技能。

二、概念的功能

概念是知识的细胞。在哲学上,概念被定义为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在逻辑学上,概念被定义为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在心理学上,概念指符号(主要是词语)标志的具有共同关键特征的一类客体、事件、情境或属性。概念在认知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1)分类:概念是人们对环境的简化反应;(2)理解:当人们见到某个新事物时,只要他们能把这个新事物归入某个已知类别(即概念)之中,则他们就能理解新事物;(3)预测:例如当人们已知有禽流感概念时,他们就能预测这种疾病能在鸟类和家禽之间传播,而且可以传染给人,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4)交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语言交流,而概念则是知识传递、交流的基础;(5)概念联合:将概念联合起来,可以产生新概念、形成原理或规则;(6)产生新例子:人们可以从概念的定义中推导出概念的新例子。

三、课例的试评

本节课教学环节、概念功能以及所属的认知阶段如下所示。

教学环节(1)思维导图:这一环节主要体现分类、交流(以教师为主)的概念功能,是记忆的陈述性阶段和运用的智慧阶段;教学环节(2)晨昏线的判读:这一环节主要体现分类、理解、交流(以教师为主)的概念功能,是理解的陈述性阶段、运用的智慧阶段;教学环节(3)晨昏线的特点:这一环节主要体现联合、交流(以教师为主)的概念功能,是运用、评价的智慧阶段;教学环节(4)实战演练:这一环节主要体现预测、交流(以学生为主)的概念功能,是理解的陈述性阶段和运用的智慧技能;教学环节(5)晨昏线应用:这一环节主要体现概念联合、交流(以学生为主)的概念功能,是运用、评价的智慧阶段;教学环节(6)变式练习:这一环节主要体现产生新例子、交流(以学生为主)的概念功能,是创造、运用的智慧阶段。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分为6个环节,晨昏线(概念)在教学认知活动中凸显了分类、理解、预测、交流、概念联合、产生新例子的功能,其中,交流功能贯穿教学始终。基于以上的分析,高三地理《晨昏线专题》有如下特点:

交流功能,贯穿始终。本节课最凸现的概念功能是交流的功能。交流是通过语言进行的。语言只是交流的工具。人们之所以能用语言这个工具来交流思想,是因为人们所使用的词语代表概念。不同的人使用相同的词语来指代大致相同的概念。

分类功能,举足轻重。虽然分类功能只出现在教学环节(1)和教学环节(2)中,但教学环节(1)教师出示的思维导图,起到对本节课提纲挈领的作用。通过思维导图,学生清晰地了解了关于晨昏线的三个问题(晨昏线的概念、判读;晨昏线的特点;晨昏线的应用);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初步构建了关于晨昏线的知识框架。

概念联合,突破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晨昏线的特点和晨昏线的应用。教师通过设置递进的问题,将重点内容分解为独立的概念,采用教師讲解、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学生在观察二分二至日图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将这些独立的概念联合起来,产生新概念,形成原理和规则。

责任编辑罗峰

实习编辑黄博彦

猜你喜欢

环节概念分类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分类算一算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幾樣概念店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