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音乐创作的思考

2017-03-18叶立龙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音乐创作作曲家技法

叶立龙

摘 要:音乐创作是指作曲家创造具有音乐美的乐曲的复杂精神生产劳动,是一种艺术实践。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艺术也在不断进步。创作者若想创作优秀作品,必须不断接受新东西、新观念。本文从地域性与个性、创新与传承、艺术与技法以及感性与理性等方面入手,对有关音乐创作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音乐创作;地域性;创新;艺术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6-0084-02

在音樂传播中,具有广泛的参与性特征,传播效力强大,因此流行音乐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人的文化审美意识及人生观,需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现代音乐作曲中大量出现了崭新的创作技法、表现方式、观念及美学观点,由此诞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让创作者深感迷惑的问题,需要创作者的沉思与推敲。音乐创作中,关于地域性与个性、创新与传承、艺术与技法以及感性与理性的关系需要进行实事求是的综合性思考。以下将对音乐创作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地域性与个性

在艺术界中一直以来都有这样一个争论,如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血管里流淌的都是中华民族的血,怎么创作都是民族的,都是老祖宗的,对于地域性不必强求。过多的强调地域性会对个性有影响,或者,地域性越强个性越弱,。

作品的地域性是什么?是不是只是作品的民族韵味、民族风格?仅仅是使用脱胎自民间的方言或者是音乐素材?或者仅仅是选用来自民间生活的题材?显然回答是否定的。音乐的地域性是一个民族特有的表现方式、思维方式、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在音乐作品中的综合体现,并把这些体现渗透到音乐作品结构中的每一个细胞之中。

音乐的个性是与作曲家的个人天賦、生活习惯、个人阅历、受教育程度息息相关,是作曲家本人所独有的爱好、性格、兴趣、气质、生活视角、信仰,是表达音乐的特有方式。一首优秀作品的诞生,一定倾注了作曲家对社会、人生的体验。以独特的视角表达的情感结晶,必然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鲜明的个性。

有的新创作品看上去地域性很强,甚至把民间音调和素材直接搬上了作品,这种不经过作者本人深刻思索的作品,恰恰是一种对民族性最肤浅的理解,其本质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抄袭。而那些认为个性强,地域性就会自然附着的,也不过是自发的一种原始萌动。

二、传统传承与敢于创新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不会因为个人的好恶而停止发展,更不会因为你的意识前卫而跳跃式发展,这是作为一个作曲家必须清楚认识的。只有顺应文化历史发展的规律,才能在漫漫的人类文化的长河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并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如何理解传统?首先,传统的内容应该是全人类创造的一切音乐文化,涵盖东方的、西方的,本民族的、外民族的,更有民间和专业的。一切人类历史上创造的音乐文化都归属于传统。一个立志创作出对人类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作曲家,他的视野必须涵盖到上述所有的人类音乐文化之中。只有继承这样的传统,才能真正做到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跨越新的高峰。

2.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昨天是本民族的,今天就可能变成其他民族,今天是其他民族,明天就变成本民族的了。在世界“越来越小”的今天,民族间的渗透、影响、吸收是频繁迅速的,有时速度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不能用静止的眼光来看待传统。其次,如何将传统发展、演变。在今天,令人眼花缭乱的创作技法比比皆是,形式也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3.如何看待创新?创新是一个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是所有创作者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已经成为创作发展中的必然。只不过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今天对于昨天可能在创新,但对于明天则又已成为了传统,如此循环反复、周而复始。

看世界文化构成,有前现代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它们相互依联,又相互并存。同样,音乐创作中的传统——传承——创新也是其文化存在的一种形态,同时又互相渗透在一个作曲家的作品之中。这是客观存在的音乐文化现状,是不以作曲家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作曲家需要认真面对的是如何选择好既创新又符合大众审美的坐标点。

长期以来,有些作曲者认为应专为“自己和未来受众所欣赏和理解”,现代人理解不了是因为没有达到一定的欣赏水平,并对“现代人的理解”不肩一顾,甚至专门对立起来,并以此为己任。我认为,为当代大众创作并创作出大家喜爱的作品是绝大多数作曲家的共识和追求。创作出当代人所喜爱的优秀作品,必定被后人作为优秀的传统所推崇。音乐创作不是占卦,谁都不能预测未来大家的喜好。我们只能沿着传统的脉络去探寻创新的道路,同时在创新中汲取传统的精华和养分,只有这样才能使所做的一切更有价值和意义。

一个有担当的作曲家必须肩负一定的责任,应当自觉地把创作坐标定格在“为社会大众所接受”这一点上,并以此为中心上下呼应、前后衔接,为当下的社会创作出更多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为时代创作,为大众创作,引导并提高当代人的审美情趣是每一位创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这样,作曲家的实践活动才变得更加主动和富有成效,才有可能创作出被社会推崇的经典和创新作品。

三、技法与艺术

音乐是一门技术性极强的艺术,没有了技术,就没有了“用作品发言”的手段。那些轻视技术、不注重技法学习的情况已经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事实证明这些人很快就被前进中的社会所抛弃。当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把“技法”看成了目的,对其顶礼膜拜,钻在其中不能自拔。更有甚者,唯恐别人嘲笑自己不懂新技法,还没学清楚,就在作品中盲目使用,结果笑话百出。出现以上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没有摆正技法与艺术之间的正确关系。

音乐中的技法,其本质就是一种控制音乐运动形式和方式的手段,从中世纪直到今天人类在音乐创作上积累了诸多有益的经验,我们要认真继承、学习和掌握。甚至在一些实验性作品当中,探索技法本身可以说就是一种目的。但技法只是一种手段,无所谓好坏高低,只有用它组成一首艺术品时,才会被赋予美学上的意义。我们不能走入这样一个误区:只凭技法的运用来评判作品的高低。传统技法可以创作出优秀作品,也可以创作出劣质品;运用现代技法同样可以创作出优秀作品和劣质品。技法没有好坏之分,没有不好的技法,只有没有被运用好的技法;正如没有不受约束的艺术,只有未能艺术地去约束的艺术。

我们在运用和掌握一种创造技法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技法产生的背景和原因,以及技法背后所反映的思想内涵,以便我们取舍时提供准确的参考和依据。有时,技法的運用和取舍,体现了一个作曲家的世界观、艺术观、审美情趣等综合因素。

四、理性创作与感性创作

现在对创作有一种认识:理性创作思维缜密、逻辑严谨、数据科学,应该重视和提倡;感性创作随意性强,全凭感觉,属于浅层次的精神体验,应该予以轻视。纵观音乐的历史发展长河,理性创作的出现是伴随着风靡一个多世纪浪漫派的衰落而崛起的,而且一出现就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序列音乐、控制音乐、计算机音乐、偶然音乐等如雨后春笋接踵而来,作为作曲发展历史的一个重要环节,作曲家在一个时期掌握和学习并进行各种探索和实验是完全必要的。问题在于不能完全绝对,在掌握理性创作的同时,也应该掌握感性创作,同时进行学习借鉴,并进行各种有益的再试验、再探索。我认为,两种作曲技法应该相互补充、相互丰富、相互影响,不应完全对立、割裂,二者的结合不仅完全有必要,同时也应该是我们的追求,这是时代发展对音乐创作更高的要求。

一个国家、民族的音乐文化繁荣发展,离不开这个国家的一代代音乐家不断的思索和不断的探求。作为当下国家、社会飞速发展中的作曲家更应该具有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学会站在前人一切有益的实践成果的肩膀上,消化、吸收、总结,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实事求是,不以偏概全,把握好音乐与情感的辩证关系,真正建立起音乐与社会、大众的纽带。要大胆、创新,走出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沿着这条道路,我们国家的音乐事业一定会有蓬勃发展的未来,一定会有灿烂光辉的明天。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优秀经典音乐作品的形成,离不开创作者的灵感与积累,以及大胆创新与传统元素的有机融合,这就要求不断提升专业的理论知识,善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应坚持作品的地域性和鲜明的个性,坚持理性创作与感性创作二者的结合,还应敢于创新与传承传统,创作出在技术技巧上有所区别,而又符合大众审美的音乐,才能在人类文化的长河中做出真正有价值的历史贡献。

参考文献:

[1]袭祥飞.关于音乐创作的探讨[J].魅力中国,2010(05).

[2]张晓燕.音乐创作方向探讨[J].黄河之声,2014(02).

猜你喜欢

音乐创作作曲家技法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小小作曲家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精通拍摄技法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
托布秀尔音乐创作简析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荒诞化叙事的荒诞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