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制约音乐剧创作和产业发展的两个瓶颈

2017-03-18解金葵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产业音乐剧创作

解金葵

摘 要:我国音乐剧创作和音乐剧产业要在未来获得长足发展,遭遇到的瓶颈很多,但其中一度创作的质量普遍不高、市场运作的软硬件发展程度不平衡,无疑是制约我国音乐剧创作和音乐剧产业健康发展之两个最主要的瓶颈,因此必须尽快寻求破解之策。

关键词:音乐剧;创作;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J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6-0076-01

制约中国原创音乐剧健康发展的因素很多:对音乐剧艺术和音乐剧产业的观念误差和认识误区,对“大投资、大制作、大场面”的盲目迷信,投资与立项决策的主观随意,从业人员创作心态的普遍浮躁,票务营销策略的严重错位,等等,都严重削弱乃至损害了我国原创音乐剧的公众形象。

一、创作现状:狠抓两环,苦练软功

就当前形势看,制约中国音乐剧健康发展因素很多,最根本的问题是一度创作;在一度创作诸元素中,最大的障碍是剧本创作;在剧本创作诸问题中,最突出的弊端是戏剧品格贫弱。由于绝大多数剧本立意落陈套,故事不动人,人物乏个性,情节少跌宕,冲突缺张力,展开无逻辑,从而导致音乐剧的一度创作在其起步之初便失去了戏剧品格和剧场趣味,其他综合元素因此无所附丽,音乐剧的整体性魅力必然大打折扣;何况我们在音乐创作、舞蹈创作、舞台美术创作及导演艺术等方面同样存在各色各样的问题。也正因为一度创作的低水平,导致音乐剧产业链在其启动之初便出现断裂,所谓上演率、上座率、票房营销无从实现,衍生产品等后续动作无法跟进,绝大多数剧目遭到同行和观众的双重冷遇也就可想而知。政府及相关制作单位采取公开征集剧本、举办剧本评奖、召开专题创作研讨会和剧本论证会等一系列措施,意在提高剧本创作的戏剧品格和一度创作的内在质量。随着音乐剧影响在我国的扩大和剧本稿酬标准的提高,必能吸引更多一流剧作家和诗人投身于音乐剧剧本创作行列。以我国戏剧艺术的深厚积累和从业者的聪明才智,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必有优秀之作涌现出来。

对于音乐剧产业链来说,剧本创作是龙头,制作人是核心。这是中国音乐剧两个最为薄弱的环节,也是我国从业者目前正在苦修苦练的“软功”。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民众文化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文化娱乐市场日益繁荣的条件下,只要狠抓这两个环节并带动其他环节的全面提高和协调运转,我们完全有理由预期,中国原创音乐剧在21世纪未来二十年内强势崛起,并与日本、印度及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同行一道,努力扭转亚洲与欧美音乐剧双向交流严重人超局面,为亚洲和世界音乐剧艺术、音乐剧产业、音乐剧市场做出重大贡献的时代必然来临。

二、市场现状:硬件过硬,软件疲软

中国音乐剧的发展繁荣,需要有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强力支撑。对音乐剧艺术规律的认识水平和驾驭能力、音乐剧创作和表演人才的培养、剧目生产的数量与质量、音乐剧产业和音乐剧市场的成熟度等,均属于软件建设方面;而剧场和演出设施、制作条件、资金来源等,均属于硬件建设方面。

中国音乐剧市场,经过三十年的培育已渐趋成熟。特别在中心城市,欧美经典音乐剧来华演出,多采用短档期、高票价的经营策略,因此票房业绩较好,而且培养了大批热爱音乐剧的观众,一个较为健全的票务营销系统也逐渐形成网络。

相比之下,我国原创音乐剧的市场现状不容乐观,除了《芳草心》、《搭错车》这两部剧目演出场次超过一千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外,大多数剧目皆因本身的艺术质量不高而导致票房暗淡,一系列衍生产品的开发也无从谈起。中国音乐剧产业尚处在襁褓之中。与这一现实相联系,我国原创音乐剧的主要投资方仍是政府,迄今为止,我国公演过的原创音乐剧,有80%以上均是由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投资制作的。当然也有一部分商业投资或官民合资。投资规模非常悬殊——小型制作约在一百万元(人民币,下同)左右,大投资高达六千万元。事实证明,这些巨额投资很少能够收回成本,更无望从中赢利。

就剧场和演出设施而言,我国各地大中城市均有适合中小规模音乐剧剧目的演出剧场数百家,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成都、武汉、重庆、沈阳、西安等中心城市均有适合大型音乐剧演出的剧场和现代化设施。仅以北京为例:多年前落成并投入使用的国家大剧院以及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的现代化剧场有保利剧院和世纪剧院,建于“文革”前的天桥剧场、北京展览馆剧场、北京剧院、人民大会堂剧场等经过改造翻修后,均能演出大中型音乐剧;此外,首都剧场、民族宫礼堂、解放军歌剧院及海军、空军等大兵种礼堂等也都是适合中型音乐剧演出的场所。上述这些剧场大多配有现代化舞台装置和齐备的高科技灯光音响设备,其先进和豪华程度比某些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剧场有过之而无不及。

上述种种情况足以说明,虽然整体看来我国在这两方面已经做到“软硬兼备”,但两相比较,硬件过硬而软件疲软,硬件建设远远强于软件建设,两者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中。为今之计,只能采取增强软件、苦练内功的措施,加强主创人员的精品意识,在提高剧目生产的艺术质量上多花功夫、多动脑筋,舍此别无他途。

基金项目:本文为黑龙江省文化厅艺术科学规划一般项目课题,课题名称:《中国音乐剧创作与发展现状研究》;项目编号:2014B067。

参考文献:

[1]廖向红.论音乐剧的创作特征[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产业音乐剧创作
《一墙之隔》创作谈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创作随笔
爆笑音乐剧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