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提高

2017-03-18陈琰

师道·教研 2017年2期
关键词:城乡教学活动区域

陈琰

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重视。每个时期都会举办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为目的的研讨课、公开课比赛、教师培训、教师选拔等各项活动。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缩小城乡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差距,提高城乡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是小学语文教学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概况

教育外在形式的均衡包括教育的规模、教育的结构、教育的机会、教育权利的均衡,而教育内在形式的均衡主要是指教育群体、教育区域、教育校际间的平衡,使教育资源能够合理的、公平的、有效的分配。教育资源包括学校经费投入、学校的校舍建设、图书资料、教学仪器设备等硬性资源,教师队伍的结构、素质、领导层的管理、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等软性资源。教育均衡的具体内容是教育内部各要素间的均衡,主要包括教学、课程、评价等方面,具体表现为教学质量的均衡、学生生源的均衡、教育评价的均衡、教育结果的均衡等方面,教育均衡是教育效果与教育质量的均衡。教育均衡是教育发展的动力,它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目标,是教育发展中优质高效的一种状态。总而言之,教育均衡的实质是教育机构与教育活动主体在教育公平思想、教育平等原则的保证下,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时受到平等的待遇并且确保能实现平等理想的可以实际操作的法律制度与教育政策。城乡区域既包含城市又包含农村,它是在一个行政单位领导下的地域范围,城乡区域范围比单纯的城市区域范围或单纯的农村区域范围更具有代表性,在城乡区域,表现了城市与农村教育发展水平的悬殊,但也体现了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迫切性,而城乡区域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利的条件是城乡区域归属一个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不容易出现制度层面的问题和障碍。

二、缩小城乡区域教学水平差距的必要性

语文学科是我国传统的教学科目,它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精髓。小学语文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我国每年均为教师的专业发展组织和举办了很多学习与培训的活动,帮助提高教学的专业教学水平,促进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了解。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仍存在着很多不足。一方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以教材内容为重点,主要通过教材内容和标准答案对学生进行传统教学,忽视学生的互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缺乏对教材的深度挖掘和整合,缺乏对知识的实践应用。另一方面,城乡区间的小学语文课堂存在较大的差距,乡村教师偏向于固守教案、教材教学,城市教师偏向于知识拓展、扩充主题。

三、缩小城乡区域教学水平差距的方法

1. 改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结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缩小城乡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差距是十分重要及必要的。在进行阅读教学前,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并且要恰当地设计学生自主阅读时间,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还应树立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和地方特色,改变小学语文阅读课的课堂结构,使阅读课成为学生的练兵场,保证学生有宽裕的时间进行独立阅读与思考,从容地完成练习题,强化自身的阅读能力和知识。而在课堂的知识反馈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能将所收获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增加学生的阅读自信心。

2. 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素质

在城乡区域范围内举办适量的教师教学竞赛和专业的教学知识培训活动,鼓励各校各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到竞赛与培训活动中,并在教学竞赛中增加教师间的交流与互动,积累更多的、更好的教学经验,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同时,鼓励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备课时不仅局限于教材、教案的知识内容,而是广览群书,寻找大量的资料获取信息,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教师在撰写教学设计时,不是就教材论教材,而是从指导思想、理论依据、教学背景 、學习内容、学生情况等进行分析并树立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使小学语文教学更有效率。

3. 增加城乡区域间的学生互动交流

学生是所有教学活动的主体,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接收者,也是教学活动的反馈者,在城乡区域范围内,各校区要积极合作,共同举办学生语文竞赛活动和学生语文知识的交流活动。在竞赛活动中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鼓励城乡区域范围内的所有学生参与到竞赛活动中,增加学生间语文知识的交流和互动,缩小学习差距。

责任编辑邱丽

猜你喜欢

城乡教学活动区域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城乡涌动创业潮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分区域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