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下的小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策略的研究

2017-03-18谢群英

师道·教研 2017年2期
关键词:媒介素质教育素养

谢群英

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国际社会进入了全球化、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也就是核心素养的研究。在“互联网+”时代,媒介素养成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媒介使用、媒介批判和媒介创制,而媒介素养教育则为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当代小学生是新媒介环境下“受益人”,媒介既可以作为娱乐工具,也可以作为学习工具,但“负面”情况也随之而来。如何使学生成为“互联网+”时代具有媒介使用、媒介批判和媒介创制等素养,进而善于利用媒介发展自我,能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来表达自我的现代社会公民是学校的必要工作之一。

一、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到素质教育中

素质教育的目的中包括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并使之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刚好就包含于素质教育中,可以说媒介素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形式。《新课程标准》中也多次提到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更加要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如果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到素质教育中,使二者融为一体并肩齐走,那么就能有效的促进小学生媒介素养的建立。

语文课——增加新闻理念、新闻载体和新闻事件的内容,使学生接触新闻选题、采访和新闻写作知识,并可亲自采访写新闻,张贴班级墙报栏,给学校广播站或者报社投稿,通过亲历新闻采访过程,体验媒介的运作程序,同时通过正向传播提升感恩意识。

信息技术课——了解网络新闻运作流程以及各种互动性的信息传播工具,初步掌握通过电子媒介表达和沟通的技能,力争做一个负责任的传播者。

数学课——可以学生为视角对错题、难题运用手机摄像制作微课,并在班级公共邮箱共享及课堂上全员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同时让老师感受被尊重的快乐与享受。

音乐课——儿童很容易沉迷于流行音乐,教师同样可以把流行音乐作为教学资源,通过比较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可以得出很多有价值的联系,教师帮助学生研究两种音乐中所具备的美学价值和商业含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学校开展媒介素养主题实践活动可在此课程中实施,如组织学生参观报社、到媒体融合室进行体验活动、到社区进行采访活动等,通过多元合作,学会观察身边人和事,对为创造美好生活的人致敬。

学校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在不同的学科教学中采用“参与式”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形态的媒介和不同的媒介信息所代表的不同涵义,学会正确地辨识、判断和选择媒介,学会有效地把握、运用和利用媒介,尤其要让学生清楚不同媒介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的价值意义。

二、建立科学的课程内容目标体系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借鉴国外经验及参考国内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和使用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十二五”课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青少年成长教育研究中心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媒介素养》小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的基础上,编制我校各年段媒介素养校本课程教材,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专题通识教育,并在班队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实施,每个学期实施10个课时,体现学生自主、合作,达到真正落实懂媒介、用媒介、做媒介的效果。

三、开展以兴趣为先导的媒介素养自主实践小社团活动

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各科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发挥教师的所长,特别是媒介方面的所长,设立及制定了动画欣赏、校园网络维护、微视频制作、摄影技术、互联网资讯、新闻简报、故事會等课程纲要,并加以计划实施;同时还成立校园网络维护小社团、微视频制作小社团、摄影社团、校园新闻播报小社团等,带领孩子参与学校网站的维护、以学校的“好少年”评比标准设计微视频宣传、对校园活动新闻撰写编辑等各项的媒介素养实践活动。虽然只是进行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我们惊喜发现孩子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程度都得到高速的发展,同时对制作微视频、生产公益广告、电脑小报、手抄报、摄影、做广播员、小记者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具多元化。

责任编辑邱丽

猜你喜欢

媒介素质教育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