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美人类学的国内现状分析

2017-03-18高清菁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交叉学科人类学审美

高清菁

摘 要:对美学和人类学的起因、背景、发展历程和特点等多个方面分析和对比,通过对人类学中的美学规律、研究美学规律根源上相对应的人类学现象的探索,审美人类学研究从美的复杂性特点出发,以人类学的视野带领我们以新的方式去认识多元化的美,进行更深入的美学研究。自二十世纪后期,审美人类学研究从国外引入到国内对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研究中,不断进行多学科地交叉探索,至今仍在继续。

关键词:审美;人类学;田野作业;交叉学科;跨领域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6-0074-01

开放的艺术形态总是呈现出各种层次不同的美感,吸引着人们不断地去探寻各种美学规律。审美人类学 ——在19 世纪末被提出,英国著名美学史家鲍桑葵1892年在其出版的《美学史》中说到“亚里斯多德的美学人类学”事实上就是“审美人类学”这个概念。作为研究人类行为现象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审美人类学研究因为历史社会的发展不断演变,一直发展到现在。对于美学的研究,不同的学科从一开始就会有不同的研究立场,不同立场的问题定位上,最基本的是建立在生物进化领域上的定位,这一研究也称为“进化论美学”;第二类研究属于社会和文化科学领域,涉及到人类学方法的运用;最后的研究路径是属于社会和文化科学领域的,分析各文化传统中的系统性审美思想,让审美观念成为哲学美学的一个分支。审美人类学也可以说是没有经过田野作业而进行广泛专业资料搜集并从人类学的角度对审美学进行研究。那么,现在我们来反观国内对审美人类学科展开的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横纵向的深入剖析。

一、美学本质、根源的研究

国内人類学和艺术学领域,在审美概念的本质和根源上两者都没有清晰地划分范围。国内人类学领域上对审美概念的研究依据来源于中国黄河、长江流域的原始部落文化,根据特殊的中国历史朝代的演变、东方哲学观以及东方独特的艺术发展形态,形成世界独特的审美观。相较于西方爱琴海文化以及古埃及文化发源而言,审美本质上的差异是从根源上产生的。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看,东西方演化进程的某些相似点使审美角度也有些许相同之处,但由于早期中国传统艺术发展与世界艺术发展的隔断,从人类学领域的角度研究审美来说,没有多少西方的人类学研究方法可以借鉴。也就是东西方文化的相背发展。从艺术美学的领域来看,国内艺术研究领域近年来过分地关注当代国际艺术形态的走向,加上对传统艺术从文化根源上的不理解,形成了过度矫造的不专业研究。纵观古代艺术大家,也是文豪大家,对文学及绘画音乐等艺术范畴的专业技能都颇有造诣。国内研究审美概念的多个领域,并没有形成成熟的学科交叉,人类学或其他非艺术类学科领域并不注重艺术造诣,而艺术类学科领域则缺乏人文、心理和生理等多领域文化知识的贯通。

二、美学深度、跨度的研究

目前多领域学科交叉的形成条件并不成熟,也就是在美学研究上深度和跨度不够深入。国内对美学的研究在一段时间内归在中国哲学门类之下,对东方传统艺术的发展起源和发展历史研究大部分停留在资料搜集上。艺术的表达是需要成熟的实践来表现的,这也需要时间的积累,而不仅仅是只通过图像或其它表象的资料能够完全表现出来的,因此在美学研究上是需要花大量主观意向的提炼来向前深入研究的。国内艺术领域在美学上的研究,存在横向跨度受限等问题。国内的艺术领域,由于对人文等多个知识面的不深入导致的过重技法上表现的问题,未实现跨越多学科的交融研究,这也是研究不能进入整体研究的关键,所以多数存在研究主题模糊、概念混淆的问题。艺术领域很少关注“审美的人”,而人类学则对“人类学中的审美观”把握得不够精准。

三、美学研究中忽略的问题

由于古、近代和现代多种文化发展所经历的断层或不规律发展,经验性数据并没有即刻与时俱进,加之缺乏田野作业,这些数据是缺少客观条件的,国内人类学中对美学的研究同样也出现这些问题。在20世纪动荡的这一百年,传统文化的断层和对外来文化的整盘照收,国人的文化意识形态处于混乱的局面。在这样的时局之下所得出来的相关经验性数据也是极其不稳定、不具备客观性的。由于国内文化意识形态的混乱,大多数国人的思维方式毫无逻辑可言,自然对艺术上的理解出现低俗化、瞬时化的现象。因此在艺术领域中进行美学研究时,无法精准而生动地感悟传统艺术中所赋予的普世价值观和真实情感的表达,出现研究方向的偏差、观念模糊等艺术领域中的问题艺术领域中的研究人员以及研究对象并不能实现多个领域地研究和深入分析。另一方面,专业上的背景成为调研优势的同时也成为了不可避免的干扰因素。有时候交叉领域的整体研究有利于研究人员抛开自身专业的限制,以一种超脱本学科的客观性原则来多方面的深入分析。

如今国内多个学校专门设有审美人类学研究中心,已出版刊物几十种,这为我们国内审美人类学研究带来了多方面的研究条件,对作为孤立分析对象的审美偏好及其他社会文化领域之间的研究,能够得到更为深入的分析,学科的发展方兴未艾。

参考文献:

[1]李修建,向丽译,范丹姆.审美人类学:视野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曹成竹.走向“文化批评”的美学——审美人类学的特征、问题与当代发展[J].思想战线,2016(01).

猜你喜欢

交叉学科人类学审美
《审美人类学》评介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中医文学杂志》交叉学科征稿函
作为交叉学科的法治文化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中医文献杂志》交叉学科征稿函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体质人类学是什么?
交叉学科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