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列兹《第一钢琴奏鸣曲》创作技法分析

2017-03-18周亚来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2期

周亚来

摘 要:文章主要从创作技法与结构思维这一角度对布列兹《第一钢琴奏鸣曲》作品进行分析与研究,力求提炼和总结出布列兹在作品创作中独具个性的序列结构思维特征。

关键词:布列兹;《第一钢琴奏鸣曲》;创作技法;结构思维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6-0063-01

皮埃尔·布列兹(Pierre Boulez,1925-2016年)是20世纪最重要的法国作曲家和指挥家之一,他不仅是整体序列的代表人物也是巴黎先锋音乐的先驱。布列兹自20世纪50年代起,便和施托克豪森、诺诺并称为先锋派三大代表。以他为代表的整体序列主义音乐(integral serialism)又称“总体序列主义”(total serialism)或“全面序列主义”(generalized serialism),深刻影响了 20世纪下半叶的音乐创作。布列兹具有极高数学天赋,最初在梅西安的和声班上学习时便将作曲视为一种严格遵循科学逻辑的美学形式探索,所以当勋伯格的学生莱波维兹将十二音体系介绍到法国来,布列兹很快便将序列技术作为自己作曲的指导原则。其音乐创作观念的独创性以及在音响上对于色彩配器理论的追求影响了同时代及后来的一代又一代年轻作曲家。

《第一钢琴奏鸣曲》(Ptemiere Sonata pour Piano)创作于1946年,这部作品和同时期创作的《长笛与钢琴的小奏鸣曲》、《婚纱》被布列兹自认为较成熟的第一批作品。“布列兹作为一个先锋派作曲家的重要性及开拓性从一开始就显露无疑。长笛与钢琴的小奏鸣曲及第一钢琴奏鸣曲使他崭露头角”布列兹作为一个先锋派作曲家的重要性和开拓性从一开始就展露无疑。这部作品不仅对其刚刚接触的序列技术进行了富于诗意的创新,同时也对20世纪钢琴音乐与其它形式的音乐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音级乘法技术是布列兹五十年代在《无主之锤》、《第三钢琴奏鸣曲》等作品中探索形成的系统化的序列作曲技术,在分析《第一钢琴奏鸣曲》有无使用该技术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对音级乘法技术做出介绍。音级乘法技术是指把完整的序列分成若干片段,各片段之间通过“相乘”得到与原片段有关系的新材料。

在作品处理序列与动机的关系上,布列兹也与古典序列主义有着很大的不同。对勋伯格来说,动机来源于序列,正是动机提供了某一片段发展的动力,动机连同其它因素通过模仿调性功能来推动音乐的发展。相反,在布列兹的音乐中动机是中性因素,其音乐中的内容表达不通过动机而是通过织体来传递的。在其和韦伯恩的作品中,动机具有相似的性质:功能与解决。布列兹的动机更加关注空间的结构,在这些作品的创作中也体现出了传统的主题展开手法,如模进、重复、再现分裂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所谓的传统手法主要是作用于织体而并非音高上。

虽然《第一钢琴奏鸣曲》使用了十二音序列技术,但十二音序列只是提供了材料与风格的范围,是固定的部分,序列片段的聚集通过分裂形成的织体才是布列兹想呈示给听众的,这就使得织体在该曲的结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全曲来看无论是动机意义上的统一与变,还是曲式结构的发展都是以织体的形態为标志的。作品前两小节,这个织体在作品中出现了非常多的次数,很显然该织体就有了重要的统一结构的意义。这些织体每次的每次变化的重复,与所用的序列并没有多少的联系。

二十世纪奏鸣曲的发展是多样化的,每个现代作曲家都采用过这一体裁,但他们都不是按照古典功能和声去表达的,并且在形式风格上也各不相同。传统的曲式分析首先研究的是作品的“外观结构”,所以当人们在现代音乐中没有发现明显的主题和清晰的结构划分时,就会觉得现代音乐并无曲式概念而言。

布列兹认为奏鸣曲式的本质是矛盾的对比统一的逻辑关系与过程,既然这种逻辑可以由调性来承担,那自然也可以由音乐的其它要素来承担。因此,在这部作品中我们更应该从其构成的另一种角度来分析作品。

布列兹认为:“所谓结构就是在作曲之前,对素材进行的组织和整理。”作品虽然没有像传统奏鸣曲那样使用传统的奏鸣曲式,但在布列兹看来它所体现的矛盾的产生、发展与解决的过程与传统的奏鸣曲式并无区别。

现代音乐中,作曲家为了发展出符合他们意愿的曲式,就会通过多样化的组织乐曲的方法和丰富的变化手法来实现。无调性音乐一般来说都不喜欢主题段落的再现,但这并不一定代表他们的音乐没有曲式概念的,而是另一种在动机的进行中的曲式,这类音乐仅仅缺少的是一种曲式的外表框架而已。现代曲式的发展中还有一种特殊的类型那就是无主题音乐。

布列兹的《第一钢琴奏鸣曲》虽然运用了无调性作曲技法,但也有用十二音原则的构思。该作品中,奏鸣曲式仅为呈示和主题展开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框架,找不到明显的奏鸣曲形式,仅仅只能通过音响结构看出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作用,主题仅仅只有开始的六小节,正如其钢琴作品《记谱法》第一首,一共只有十二小节的短小作品,其材料的呈示部分就是前四小节,所以现代作品的材料规模的多样性,决定了我们不能按照传统的思维来考虑问题。

参考文献:

[1]罗伊格·弗朗科利.杜晓十,檀革胜(译).理解后调性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2]罗伯特·摩根,陈鸿铎(译).二十世纪音乐-现代欧美音乐风格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瓦尔特·基泽勒,杨立青(译).二十世纪音乐的和声技法[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