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人画”背后的水墨变革

2017-03-18杨勇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脉络风格

杨勇

摘 要:文人画传统是中国绘画最重要的传统,在其千年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包罗诸科的综合图式,这种综合图式作为中国文人长期创作实践总结形成的经典模式也影响着当代文人画家的创作,新文人画正是在这种探讨的当代呈现。而关于这种经典绘画形式的当代生发也已经有诸多相关梳理探讨出现,本文意在通过对文人画传统的气质提取和新文人画的风格分析,提供之于这个仍在进行中的美术思潮尽量客观的表述评价。

关键词:艺文人画;新文人画;脉络;风格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6-0034-01

一、“五四”后的“新”國画

传统文人画走过明清总结时期发展到清末民初的社会转型时期已经相当不合时宜,文人画在其整理总结过程中,伴随着技术方式不断精进完善、审美经验不断收缩,大量潜在的表现可能性被严格的“品质”要求所钳制,“新形式”的需要被催生,“新中国画”这一新形式的生成很大程度上是借外力改造完成的。当我们把时间再拉长一点会发现,之所以出现“新文人画”之于“新国画”之再反叛,原因可能即在于合适的新形式或许没有我们想象地那么早出现,而“新文人画”连带正在发生的“新水墨”等类似概念未尝不是我们所期待的更为合适的风格。

新文化运动之“画界革命”是以西方艺术改造国画的形式进行的,包括徐悲鸿、蒋兆和写实路数,过往称之写实水墨画或谓“新中国画”。林风眠、刘海粟开启的形式路数则创造了一种中国工具制作的西式绘画。加之“只是机械地照搬文人画的笔墨程式, 几乎是旧文人画不高明的复制品”的“伪文人画”,这些构成了新文人画之前的大部分国画生态。对应以“85思潮”为代表的风起云涌的艺术生态,李小山《当代中国画之我见》应运出现。“生活在现代中国的真正的艺术家,既不会‘全盘西化,也不会抱住‘国粹不放。民族生活的习惯和向国际开放的现代观念将给中国当代绘画带来无限广阔的前景。”1986年,新文人画运动拉开序幕。

二、 新文人风格的“新”和“文人”

新文人画在其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包罗了众多学养背景、观念风格各异的画家实践,新文人画运动不是一个一开始就学术性纯粹的美术运动而是理论随着运动的发生不断取舍完善的风格现象,在此过程中会有相当部分的参与画家被剔除,也有更多先前理论接纳不了的画家被选入。

1.“文人”,新文人画家组成大多是经过学院训练,经历过上节所述艺术生态以及八十年代现代化转型集中突破剧变时代、对中国传统和西方艺术都有侧重不同的体认经验的中青年画家,这些视觉知识分子用自己的训练经验表达对社会转型的观感。无论对于冲击表达的反应本身还是表达反应的具体方式有怎样的差异,无论是依主观再造的具象形式回溯古典还是参据传统制作方式描绘当下生活,他们都存在一个共同点,把关于社会转型的因品性才情指向不同主观思考体认附加到绘画创作中,我们再比照陈师曾“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的说法,正是这种对于社会生态一贯的个人情志强调表达决定了它与传统文人画脉络得接续。

2.“新”,最根本的新特点出现在在观念支持上,新文人画家在继承传统士人知识分子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情感面向的范围,世俗情怀和博古超脱追求成为同质不同面的表现,传统文人囿于古典时代和阶层特性书面上不允许的私人化情感被解放开来,这些面向通过图式的新变革来体现,这些新特点包括:绘画题材的扩大,款识文辞的生活化口语化,题款书体的自由性、更加重视款识作为绘画因素与绘画主体的形式关系,当然,它们也并非集中出现在每一位新文人画家的实践上,而是各有侧重的体现,并且有的画家创作甚至与其中某些新特点全不相应。

三、未完成的新风格可能

近几年,“新文人画”概念趋于平静,当代国画的变革仍在行进之中,“新水墨”、“新工笔”等概念接连提出,这种情况下作概念辨别为时过早,就像严善錞指出的我们现有的文人画家索引并没有完全包含它所“标出”的画家全体,现在为“新文人画家”作理论限制是否会重蹈覆辙呢?还是把时间拉长,宁可做未完成之预估,也比仓促结束一个概念接近事实。

四、结语

文人画脉络核心所持即是知识分子思考附加所体现的相对自由性,随着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从最初的国画改造、“新文人画”运动到今天仍在进行的国画变革都是文人绘画传统在面对新的时代寻找合适的回应方式,到达的时间点不可以武断论定,“新文人画”运动兴起时,很多理论家以为它就是那个合适的回应连忙命其为“新文人画”,这种说法虽比断然否定的观点更有价值,但当国画变革仍在进行之时,它就不能被断言,它远远不是终点。

对应“文人画”伟大传统,可以预测的是,关于那个更为合适的“新文人画”风格的追寻已经由那场“新文人画”运动所开启,并将在不远的将来因其更值得尊重的艺术成就,来完成对伟大传统的正式致敬。

参考文献:

[1]邓福星.新文人画略说[J].美术,1989(04).

[2]李小山.当代中国画之我见[J].当代艺术与投资,2009(10).

[3]王鲁湘.“新文人画”与“有教养的画”[J].美术,1989(04).

猜你喜欢

脉络风格
福州吟诵调留存脉络梳理
延安时期的党建“脉络”
考古发掘摹画出的古蜀文化脉络
脉络 青绿山水画的历史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非“舞”之舞
浅谈日本浮世绘设计艺术风格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佛教文化旅游区植物的选择
“知行并进”与“从做中学”理论脉络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