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林语堂《生活的艺术》的美国接受

2017-03-18肖舒青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林语堂

肖舒青

摘 要:林语堂通过《生活的艺术》一书,用轻松的笔调和清新的风格呈现给了美国人一个客观而又真实的东方世界。本文将从《生活的艺术》的接受情况、内容以及中国文化独特的魅力这三个方面来叙述,浅析《生活的艺术》被美国人广泛接受的原因,体会一位大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感悟。

关键词:林语堂;生活的艺术;美国接受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6-0010-02

一、作为世界公民的林语堂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或许是林语堂对自己再好不过的评价。在中国人眼中,他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在外国人眼中,他是一位展现了真实中国的作家。他将中国文化置于世界文化的体系中,进行比较式的描述,以表达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一)《生活的藝术》的美国接受情况

长期以来,美国读者对于中国的认识几乎都来源于阅读,赛珍珠等的文学创作使得西方人对于中国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但赛珍珠毕竟是外国人,她对于中国的描写和认识总是基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这无疑与中国深层的文化内涵产生着客观的难以跨越的隔阂。直到1936年以后,林语堂的《吾国吾民》和《生活的艺术》的出版,使得西方人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对中国的较为客观的认识和理解。

1937年11月23日,《生活的艺术》在美国正式出版,在同年12月,《生活的艺术》被美国“每月读书会”(Book of the Month Club)选为特别推荐书,很快位居《纽约时报》的畅销书的首位。《生活的艺术》之所以在美国获得如此大的反响,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林语堂是一位有才华的作家,他既接受了西方式的教育,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自身独特的见解,他在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始终站在一个“世界公民”的立场,对中国和西方用幽默的语言进行对比性叙述;其次,这一时期的美国人,对于神秘的东方国度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其三,林语堂本人有着深厚的英文功底,本身以“幽默”著称的他加上对英文的精通,于是创作出了符合美国人“胃口”的《生活的艺术》。

(二)林语堂是传道者还是传播者

林语堂出生于福建龙溪的一个基督教家庭,后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他所接受的启蒙与教育都与西方相关,加上他精通英文的能力,其思想与创作被深深刻上了“西化”的烙印。

1936年对于林语堂而言是个转折点,此时的他已经移居美国,环境的改变使得他对中国文化的态度有了新的变化,他看到了美国人对于中国的诸多误读,以及美国人对于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的好奇心,于是他开始更多地思考中国文化的优点,同时反思西方文化的不足。

那么林语堂究竟是一位传播者还是传道者?在向西方描述一个真实中国这一层面上看,可以说他是一位传播者,他改变了西方人眼中丑陋中国的形象。不论是《生活的艺术》,还是《吾国吾民》,林语堂所要传达的并不仅仅是一个真实的中国,也并不只是展示他个人幽默的语言,而是在表现自我认知的同时向西方传达着一个“乐天”的中华民族,从这一层面看,他也可以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传道者。

二、《生活的艺术》的基本概述

基于明恩溥在《中国人的气质》一书中对中国人的丑陋形象的塑造,使得西方对于中国产生了误读。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林语堂传递了中国人快乐的观念,描写了中国人的饮食、宴会联欢、祭祀等等,并从中国人享受人生、享受大自然等方面进行叙述。并引用《伊索寓言》、《海的女儿》、《失乐园》、《西游记》、《闲情偶寄》、《哈姆雷特》等作品中的观点和内容,提到了赫胥黎、歌德、斯威夫特、爱迪生、莎士比亚等外国著名作家,以及孟子、孔子、老子、陶渊明等中国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可见本书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时,大多数西方人接触的是以明恩溥为代表的传教士等人的著作,他们从这些著作中了解、感知中国,甚至对中国本身的面貌做一自己的理解和描述,在美国人甚至是西方人的眼中,呈现了多种中国的样式,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不同的样式所展现出的“丑陋”一面占据了大多数人的思想,从他人的著作中了解中国也可以说是他们想象中国的方式。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在西方的广泛接受,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西方人想象中国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形象,尽管在《生活的艺术》中所体现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或多或少地掺入了林语堂个人的认识和理解。

三、独具魅力的中国文化

《生活的艺术》在西方引起巨大反响的原因,除了内容上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期待之外,还在于林语堂借助把读者当作之心朋友吐露肺腑之言的笔调,使得读者在阅读的同时,有种“一位老朋友在讲自己和故乡的故事”的感觉。

(一)自由的声音

在《生活的艺术》第三章《我们的动物性遗产》中,提到了《西游记》以及以孙悟空为代表的“猴子”的形象,“这只猴子(孙悟空)——就是我们的小影——尽管其自大和恶作剧,终究还是一只极其可爱的动物。所以人类尽管有许多弱点,尽管有许多缺点,我们仍必须爱人类。”林语堂笔下的猴子是聪明的,也是自大的,它有闯入天庭的勇气,却没有冷静的头脑使其在天庭生存下去。《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公认的具有反叛精神的代表,它明知天庭的规矩,却要扰乱蟠桃盛会,就算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它也有过曾经的反叛,它可以回到花果山扛起“齐天大圣”的大旗,也可以跟随唐僧历经艰难万险去西天取经。总而言之,它是自由的,也是可爱的,就像世间的人类,我们也渴望自由,但总会被各种各样的规矩所束缚。

“自由”是《生活的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西方人总是鼓吹自由主义,倡导人权,总以西方的“自由”来否定或者质疑中国的“不自由”,在他们眼中,中国是没有“自由”可言的,中国人面对至高无上的皇权,只有卑躬屈膝、逆来顺受,以三拜九叩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顺从,以至于整个社会充满了专制和压迫。

林语堂说:“我以为这个世界太严肃了,因为太严肃,所以必须有一种智慧和欢乐的哲学以为调剂。”他并不认为美国人讲求效率、讲求准时、希望成功是正确的,美国人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并没有真正的“自由”,他们在办公室里不能按照自己喜欢和放松的姿势工作,他们不敢躺在椅子上,更不敢在时间上随心所欲。而中国人并不是这样,东晋诗人陶渊明,为官不满、为官不顺,于是可以毅然辞去官职,隐居山林,过着自由的生活而不为任何人、任何事所束缚。因此,林语堂说:“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人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乐。”陶渊明的一生可以说是“自由”且“快乐”的,他享受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所带给他的恬淡,通过诗歌不仅表现了田园风光,更是传达了一种“自由”、“闲适”、“休闲”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林语堂在《生活的藝术》一书中所强调的中国的“自由”,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方面的自由,更是属于心灵、精神甚至是人的天性当中的“自由”,也是中国人所信奉的“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这种“自由”并不是消极的,或者避世的,相反,这正是人对人生、对生活的热爱的表现。

陶渊明、苏东坡、白居易、袁中郎、袁子才都曾有过短暂的官场经历,但他们最终还是回归到他们所向往的生活之中。这在《休闲的重要性》这一章中,被林语堂描写的淋漓尽致,“中国的浪漫主义者都具有锐敏的感觉和爱好漂泊的天性,虽然在物质生活上露着穷苦的样子,但情感很丰富,他们深切爱好人生,所以宁愿辞官弃禄,不愿心为形役。在中国,消闲生活并不是富有者、有权势者和成功者独有的权利(美国的成功者更显匆忙了),而是那种高尚自负心情的产物,这种高尚自负的心情极像那种西方流浪者的尊严的观念,这种流浪者骄傲自负到不肯去请教人家,自立到不愿意工作,聪明到不把周遭的世界看得太认真。”

(二)幸福的关怀

“睡在床上,所以有益于人的,理由大概如下:一个人睡在床上时,他的筋肉静息,血液的流行较为平顺有节,呼吸较为调匀,视觉听觉和脉系神经也几乎完全静息,造成一种身体上的静态,所以能使心思集中,不论于概念或于感觉都更为纯粹。”这是林语堂所认为的对于生活的享受,他在《生活的享受》一章中,从安卧眠床、坐在椅中、谈话、茶和交友、酒令、食品和药物、西装的不合人性、房屋和内部布置等十个角度来阐述林语堂本人对于生活的享受的认识。

第七章《悠闲的重要》、第八章《家庭之乐》、第九章《生活的享受》、第十章《享受大自然》、第十一章《旅行的享受》等章节,可以说所有的生活和人生的内容都被林语堂赋予了“艺术”的标签,他所认为的生活不但是一种生存方式,更像是一件艺术品,值得仔细审视和享受。在《生活的艺术》这本书中,林语堂在论述中国人传统的生活观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很少关注人的阶级性和社会性等较大的命题,而是将着眼点放在人本身的感知和思考上,在享受家庭、生活、大自然等方面,这些并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上层阶级的生活,而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的享受生活的特质。因此,“家庭”对于每个中国人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所渴望得到的就是“幸福”。

在林语堂看来,中国人吃完了一顿美餐就去睡觉的闲适生活,是一种再好不过的享受,中国人喜好食物,总是能将各种食材进行加工制作,烹饪出各种美味供人享受,并且在吃饭的时候,也总能吃得津津有味。而西方并不是如此,西方人吃饭总是鸦雀无声,气氛显得较为沉闷,从吃饭的氛围中感受不到愉悦,所以他在提到吃饭这个话题的时候,打趣地说到:“这或许就是阻碍西方烹调技术发展的真正原因。”从“吃饭”这一个普通的生活场景中,林语堂看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他所认为的“休闲”的生活不是西方那种绅士式的吃饭方式,而是中国这种品味美食的生活情趣,在吃饭中享受快乐,享受着生活所带来的幸福。

在《生活的艺术》这本书中,可以明显感受到林语堂所要传达的中国人的人生目的与意义,就是在普通的生活中,感受家庭生活的快乐,这就是人生所追求的幸福的目标。从他所描述的中国人的祭祀就可以看出,从一个平常的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也能洞察出简单而又朴实的家庭的幸福。祭拜本身并不是一件幸福和快乐的事情,但他认为中国人对祖先的祭拜,并不是祈求福佑,而是将祖先当作一个在世的家族成员进行对待,中国人借这种仪式不但表达自己对祖先的敬意,也会借祭拜这件事,将家族成员联系起来,进行一次家族式的团聚。可见,家族观念、家庭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四、结语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一书,用易于西方人接受的方式客观地展现了一个传统的中国,用他擅长的幽默语言和幽默智慧描述了一个充满自由和幸福的民族。他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以一个“世界公民”的身份来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反观当时的美国社会,又站在当时美国人的角度来洞察中国的一切。在19世纪中期的世界文学中,林语堂的创作无疑给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甚至是中国形象走向世界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参考文献:

[1]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2]冯智强.中国智慧的跨文化传播——林语堂英文著译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陈平原.在东西文化碰撞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沈艺红.异质文化语境下的文化传播——试论林语堂的文化传播策略[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2.

[5]孔炜灵.生活的艺术与艺术的生活——从休闲文化视域看林语堂的闲适文学观[D].杭州:浙江大学,2008.

猜你喜欢

林语堂
林语堂的演讲时间
林语堂妙论“好丈夫”
探访林语堂故里
纸与墨,传奇人
——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有感
Lin Yutang’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his Translation Thematization
林语堂“无为”翻译观探析——以《老子的智慧》为例
HIS COUNTRY AND HIS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