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迈之灵改善微循环治疗亚健康的临床研究*

2017-03-16张庆富周慧敏冯建科邵洪波王车江白永强

微循环学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清晰度亚健康微血管

张庆富 周慧敏 冯建科 邵洪波 王车江 白永强

迈之灵改善微循环治疗亚健康的临床研究*

张庆富 周慧敏 冯建科 邵洪波 王车江 白永强

目的:探讨迈之灵治疗亚健康人群的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选择确诊亚健康人群100例为亚健康组,口服迈之灵片,300mg/次,每日二次,连续一个疗程(30天)。另选100例体检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保持正常生活和饮食。采用WX-9型微循环显微镜及其图像处理系统,观察对照组、亚健康组治疗前后的足甲襞微血管形态、微血流流态及微血管周围状态等的变化,分析迈之灵的临床疗效。结果:亚健康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微血管清晰度下降,管襻数目减少,输入枝及输出枝长度缩短,各种微血管直径均变小,管襻内血流速度减慢(均P<0.01),红细胞聚集、管襻周围渗出及出血增多。亚健康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微血管清晰度升高,管襻数目增多,输入枝及输出枝增长,输入枝、输出枝和襻顶管径增大,管襻内血流速度增快(均P<0.01),红细胞聚集、管襻周围渗出及出血减少。亚健康症状减轻,总有效率96%。结论:迈之灵片对亚健康患者有较好治疗效果,其作用可能通过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组织器官血液供应来实现。

亚健康;迈之灵;足甲襞微循环

亚健康(Sub-Health)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又称为亚临床状态、第三状态、灰色状态等,是近年来医学研究关注的新问题。由于亚健康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规模偏小,有关亚健康发生机制及临床治疗资料匮乏,影响了亚健康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学

科发展,许多亚健康个体因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的限制,长期遭受亚健康困扰,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本研究检测亚健康人群足甲襞微循环(Foot Nailfold Microcirculation,FNM)水平,并采用中药制剂迈之灵片对其治疗, 观察治疗后FNM变化和临床效果,探讨微循环障碍对亚健康的作用及治疗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和分组

选择2002-06—2016-06在本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亚健康患者(亚健康组)100例,其中男、女各50例,年龄20-60岁,平均38.26±11.75岁。均符合亚健康诊断标准[1]:(1)通过体格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理损害证据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的阳性改变;(2)无重要器官的器质性疾病,或原有疾病在康复过程中的病理损害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改变与现有的临床表现无明显内在联系;(3)具有以疲劳为主的各种躯体不适症状,且症状持续超过半年以上;(4)具有急燥、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不适症状,且症状持续超过半年以上;(5)有人际交往频率下降,人际关系紧张等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且症状持续超过半年以上;(6)在世界观、价值观上和社会道德方面存在着不利自己和社会的偏差,且持续超过半年以上。必备上述(1)、(2)项以及上述(3)、(4)、(5)、(6)项中任何一项者即为亚健康个体。

另选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格检查正常者为100例健康对照组(对照组),其中男51例,女49例,年龄21-60岁,平均37.72±13.51岁。健康判断标准[1]:(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而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各种变化;(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6)体重适当,体形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7)眼睛发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9)头发光泽,无头屑;(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另外,常规体格检查、常规化验、心电图、X线胸片、腹部B超、心脏彩超、头部CT等辅助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者。

1.2 仪器和药品

微循环显微镜及微循环图像计算机分析系统(WX-9型,徐州光学仪器总厂),高压仪器汞灯和卤素灯光源(徐州恒达光学电子仪器有限公司)。迈之灵片(德国礼达大药厂进口,药品注册号Z2009 0001)。

1.3 治疗方法

亚健康组口服迈之灵片300mg,每日2次(早晚各1次),30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一个疗程。

1.4 FNA观测方法和指标

1.4.1 观测方法:两组人群于观察期间(一个疗程内)不服用其它任何药物或进行其它方法治疗,否则予以剔除。每次检测前,将待检者左足拇趾甲襞(检测部位)用35℃自来水清洗干净,安静休息10-15min;维持微循环检查室温度在24℃-25℃,湿度在30%左右。亚健康组在治疗前一天和一个疗程结束后次日(对照组于观察期间)上午8:00-10:00由专业人员负责FNM观测:嘱受检者仰卧位,按FNM检测方法[2]操作,微循环血流速度按田氏[3]半定量分级测定法测定,其它指标检测通过采集图像后用微循环图像分析软件完成。

1.4.2 观测指标:FNM形态:清晰度,管襻数目,输入枝、输出枝长度,输入枝、输出枝及襻顶直径,管襻形状,血管运动性。FNM流态:血流速度,红细胞聚集,白微栓。FNM襻周状态:渗出,出血,皮肤乳头,乳头下静脉丛,汗腺导管计数。

1.5 临床疗效判断

显效:主观症状消失;有效:主观症状减轻;无效:主观症状无变化。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FNM形态变化

亚健康组治疗前较对照组FNM清晰度下降,管襻数减少,长度缩短,各种微血管直径均变小,管襻畸形率增高(均P<0.01);血管运动性变化不明显(P>0.05)。亚健康组治疗后较治疗前FNM清晰度增加,管襻数增多、长度延长,各种微血管直径均变大,管襻畸形率下降(均P<0.01);但血管运动性变化不大(P>0.05)。亚健康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清晰度无明显差异(P>0.05);而管襻数减少、长度缩短,输入枝和输出枝直径变小(均P<0.01);襻顶直径、管襻畸形率和血管运动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微血管清晰度比较见表2;管襻数、管襻长度和直径比较见表1;微血管形态及血管运动性比较见表4。

2.2 FNM流态变化

亚健康组治疗前较对照组红细胞聚集增多,血流速度减慢(均P<0.01),白微栓和白细胞数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红细胞聚集减少,血流速度增快(均P<0.01),白微栓和白细胞数无明显改变。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红细胞聚集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流速度较慢(P<0.01),白微栓和白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流速度比较见表2;红细胞聚集比较见表3;白微栓和白细胞数比较见表4。

表1 两组FNM管襻数目、长度、管径比较(n均

注:t1为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t值;t2为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值;t3为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t值。与对照组比较,1)P<0.01;与治疗前比较:2)P<0.01;与对照组比较,3)P<0.01

表2 两组FNM清晰度和血流速度分布比较(总例数均为100)

注:(1)清晰度:亚健康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Z=-7.563,P<0.01;亚健康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Z=-6.064,P<0.01;亚健康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Z=-1.904,P>0.05。(2)血流速度:亚健康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Z=-9.411,P<0.01;亚健康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Z=-6.685,P<0.01;亚健康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Z=-3.927,P<0.01

表3 两组红细胞聚集和微血管渗出分布比较(总例数均为100)

注:(1)红细胞聚集:亚健康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Z=-9.962,P<0.01;亚健康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Z=-8.848,P<0.01;亚健康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Z=-1.770,P>0.05。(2)渗出: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Z=-9.320,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Z=-5.830,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Z=-4.070,P<0.01

注:χ21为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χ2值;χ22为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χ2值;χ23为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χ2值。与对照组比较,1)P<0.01;与治疗前比较,2)P<0.01

2.3 FNM襻周变化

亚健康组治疗前较对照组襻周渗出增多,管襻出血增多,汗腺导管数量增加,乳头下静脉丛增多(均P<0.01);平坦乳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襻周渗出减少,管襻出血减少,汗腺导管数量减少,乳头下静脉丛减少(均P<0.01);平坦乳头无变化(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襻周渗出增多(P<0.01),管襻出血、汗腺导管数、乳头下静脉丛、平坦乳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襻周渗出结果比较见表3、出血等结果比较见表4。

2.4 亚健康组临床疗效

亚健康组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主观症状明显好转,显效59例(59%);有效37例(37%);无效4例(4%)。总有效率96%。

3 讨 论

亚健康是现代社会人类健康的大敌,随着认识的不断增加,医学研究对亚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已从分析亚健康诱因、临床表现及探讨亚健康诊断方法,逐步向亚健康预防和治疗进展。但由于亚健康状态十分复杂,至今对其发生机制了解并不多,临床防治也因此受限,仅仅利用保健品、体疗、理疗、心理和行为疗法等进行调理,临床治疗药物和治疗经验匮乏。

微循环是机体组织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能量传递的场所,是细胞赖以生存的微环境,微循环异常必然影响组织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是生命活动的生理基础[3]。研究认为,微循环异常对疾病的诊断没有特异性,临床诊断的“健康人”有的也存在微循环异常。但作者认为,微循环异常必然影响机体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只是目前的临床检查手段不能有效检测到更多地反映人体微循环异常的表现,如细胞缺氧、组织微出血、微渗出、微血栓等,但其对机体的损害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这部分存在微循环异常却不能诊断出疾病的情况,应属于亚健康范畴。本文检测亚健康人群FNM发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亚健康组微血管清晰度下降、管襻畸形率升高、皮肤真皮乳头平坦、毛细血管输入枝和输出枝及襻顶均收缩变细,微血流减慢、红细胞聚集、襻周渗出、汗腺导管数量增多、乳头下静脉出现率增高等,表明亚健康人存在FNM异常[4]。作者之前对亚健康人群的细胞流变学进行研究发现,亚健康人群存在明显红细胞聚集,红细胞黏附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5];血小板聚集性升高,血小板活化比例增加[6];血液中微团块数量增加,微血栓形成等。以上理论和实验说明多种原因引起的微循环异常在亚健康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也为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亚健康提供了依据。

迈之灵是马粟树籽提取物,主要成分为七叶皂苷素。其药理作用包括抑制溶酶体活性、稳定溶酶体膜、阻碍蛋白酶代谢、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血液成分外渗;抑制血液蛋白酶活性、保护静脉壁胶元结构、增强静脉壁弹性和张力、恢复毛细血管强度和弹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感受器,收缩静脉、增加静脉回流、减少静脉容积、降低静脉压、减轻静脉瘀血、改善微循环;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7]和抗氧化作用[8]。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静脉功能不全[9,10]、静脉曲张[11]、深静脉血栓形成[12]、血栓性静脉炎后综合症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软组织肿胀[13]、静脉性水肿[14]等。但其用于治疗亚健康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亚健康组使用迈之灵片一疗程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6%,其中症状明显改善者达59%。说明迈之灵治疗亚健康有较好效果。分析亚健康组治疗前后FNM 17项指标的变化后发现,迈之灵治疗后反映微血管形态、微血流流态及微血管周围状态的14项指标显著改善,表现为微血管清晰度增加、管襻畸形率降低、毛细血管输入枝和输出枝及襻顶直径增大,微血流速度加快、红细胞聚集减轻、襻周渗出减少、汗腺导管数量下降、乳头下静脉出现率降低等。提示迈之灵治疗亚健康,主要与其能改善全身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血液成分渗出,从而提高组织器官的血供和氧供有关。

总之,较长时间服用迈之灵片,能明显改善亚健康症状和外周微循环,该效益可能通过靶向作用于微血管功能来实现。尚期待更多临床应用的验证。

本文第一作者简介:

张庆富(1966—),男,汉族,教授,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烧伤微循环、细胞流变学、休克及亚健康研究

1 罗 仁,邝日建,王学良. 关于亚健康诊断参考标准的讨论[J].临床医学工程(医疗保健器具),2007,15(8):52-53.

2 张庆富,周慧敏. 健康成人足甲襞微循环观测方法及结果[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9,19(1):36-38.

3 田 牛著. 微循环学[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4:32-34.

4 张庆富,周慧敏, 白永强,等. 亚健康人微循环紊乱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9,19(4):531-534

5 张庆富,周慧敏,邵洪波,等. 亚健康人血小板流变行为改变及己酮可可碱的治疗作用[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9,19(3):366-368,449,封2.

6 张庆富,周慧敏,白永强,等. 亚健康人红细胞流变学变化及己酮可可碱的治疗作用[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9,19(2):195-198.

7 Felixsson E, Persson IA, Eriksson AC, et al. Horse chestnut extract contracts bovine vessels and affects human platelet aggregation through 5-HT(2A) receptors: an in vitro study[J]. Phytother Res, 2010, 24(9):1 297-1 301.

9 Pittler MH, Ernst E. Horse chestnut seed extract for 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2 ,31(11):CD003230.

10 Yu Z;Su P. Effect of beta-aescin extract from Chinese buckeye seed on 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J]. Die Pharmazie, 2013:68(6):428-430.

11 于志达,王建磊. 医疗压力带配合迈之灵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疗效观察[J]. 医药前沿, 2015,5(15): 192.

12 王学虎,王 昆,肖 乐,等. 迈之灵片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 2012,7(2): 190-191.

13 黄洋峰,李超群. 迈之灵治疗创伤性肢体软组织肿胀45例疗效观察[J]. 四川医学, 2011,32(7):1 033-1 034.

14 马 敏,汪克纯. 迈之灵在慢性心力衰竭顽固性下肢水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35(1): 233-234.

Clinical Study of the Aescuven Forte on the Improvement in the Microcirculation to Cure the Sub-Health

ZHANG Qing-fu, ZHOU Hui-min, FENG Jian-ke,SHAO Hong-bo,WANG Che-jiang,BAI Yong-qiang

The First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31,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aescuven forte in the treatment of sub-health population.Method: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sub-health were selected as treatment group in this study.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escuven forte tablets (300mg, po, bid) for a period of 30 days. Another 100 healthy persons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not taking any medication, to maintain a normal diet and life style. The changes of microvascular morphology, flow state and peripheral state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sub-health group by using WX-9 microcirculatory microscopy with image analysis system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escuven forte.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microvascular clarity was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vesselloop were reduced, the length of the efferent and the afferent branches were shorter, the diameters of the efferent and the afferent branches and the top of the loops were reduced, the velocity of blood flow was slower, the erythrocyte aggregation was increased, and the peripheral exudation and hemorrhage were increased in the sub-health group before treatment (P<0.01). However, for treatment group, all of these parameters were improved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P<0.01).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6 percent. Conclusion: Aescuven forte has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on sub healthy patients, and its effect may be achieved by improving microcirculation and the blood supply of organs and tissues.

Sub-health; Aescuven forte; Foot nailfold microcirculation

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GL200629)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河北省烧伤救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 050031

本文2016-11-09收到,2017-01-26修回

R331.3+5

A

1005-1740(2017)01-0015-05

猜你喜欢

清晰度亚健康微血管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鲜明细腻,拥有更好的清晰度 Ascendo Immersive Audio CCRM-12 MKII/CCRM-6P/SMS-15
修身的效果,改善声像和定位的清晰度 意大利新一代架皇 BAS AS-S4/AS-B4避震脚钉
嘈杂语噪声下频段增益对汉语语言清晰度的影响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跟踪导练(一)
基于多尺度快速清晰度估计的多聚焦图像超分辨融合技术研究
IMP3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EGFL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