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17-03-16顾君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2期
关键词:家乡教材语文

顾君

一、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运用现状

目前,大多数农村语文老师的教学对教材、教学案例和课件的重视程度仍然很高。常规的教学也只是封闭在有限的教室里,语文教师的眼睛也还是目无旁视的盯着“考试”两字,严重地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忽略学生实际生活的体验。语文老师没有充分地将教学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对于语文课程资源关注不够,教学资源观念较为狭窄,以致于缩小了课堂教学资源的可开发、可利用的范围。因此开发与利用课外资源就成农村语文教师应该关注的重要课题。

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

(一)立足课本,挖掘教材资源

1.换换顺序,机动灵活

现有教材的编排,已经考虑到了选编课文的内容、体裁以及时令的变化等。但是每个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情况不尽相同,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内在的联系,适当地调整课文的顺序,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如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两篇表现乡情的散文《端午的鸭蛋》(17课)《春酒》(19课),笔者期望达到重温乡情、了解端午文化的目的,特意将课文留到端午节前夕教学,让学生们在《春酒》的带领下引发对家乡物产的念想,在《端午的鸭蛋》的带领下了解端午的风俗,进而在假期里与家长一起过一个有家乡特色的端午节,成功地激发了学生思乡、爱乡的情感共鸣。

2.变变形式,趣味盎然

语文学科贴近生活、走进生活,这是必然的回归。目前的语文课还少有人走出教室,这不是一种好的现象。新大纲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有些课文的学习,走出课堂,在校外宽松的环境中,学生更能产生与课文一致的感受。形式变一变,更能达到让读者“贴近”作者、读者“成为”作者的境界。

如在完成九年级下第三单元《谈生命》的教学以后,笔者给学生大半节课的时间到校园里面去发现、感悟生命,要求学生以“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于是,学生们在围墙边发现茂密的黄杨所展示的生命的蓬勃,在开着的洁白的广玉兰那里感悟到生命的博大,在丛生的三叶草身上体悟到生命的坚韧,从校外居民楼墙上攀爬的爬山虎那里了解生命的顽强。让学生们在视觉、嗅觉、触觉的综合体验中感悟生命,没有任何补充的教材能让学生获得如此真切的感受,此时的语文不再单单是无声的符号,而是充满形象、色彩的有生命的物体。

3.演演课本剧,新鲜又有趣

“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课本剧的表演让学生亲身参与课堂、表现自我,从而适应了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使学生在感到新鲜有趣的同时,自信心得到了满足,从而增强了对语文课的兴趣。

如九下第四单元都是剧本。如《威尼斯商人》的演出,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招聘”导演、演员,自制道具,再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排练,完全按照剧本演出的正规程序进行。演员们将剧本中每个人物的性格把握得很到位:心胸狭窄、一毛不拔的夏洛克,谈吐文雅、机智勇敢的鲍西亚,宽宏大量、重情重义的安东尼奥等。课本剧的表演过程中,学生要动脑、动嘴、动手。通过课本剧的排练,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剖析。角色的分配、排练等环节中,学生有争论,有体验,有感悟,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体谅、相会配合的意识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在编排课本剧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创新,内心情感不断丰富,形象思维得以加强,创新能力也在逐渐提高。

(二)加强学科渗透,整合学科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根据实际的需要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与英语整合,使相近概念区分更清晰

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学生总是将代词“你”“你的”“他(她、它)”“他(她、它)的”混为一谈,句子的理解倒不成问题,但在辨析虚词的用法时,往往因为这个问题出错。于是,教师便可借助英语中“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的概念明确两者的区别,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如《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一课的教学中,惠子说的“安知鱼之乐”与庄子狡辩说的“汝安知鱼乐”中的“安”,学生总是认为都译为“怎么”。教师可以借助英语中“how”“where”提问句型分析,弄清学生的这一疑惑。当然,在语文教材已经淡化语法的新课程教学中,借助英语语法来达成教学目標的教学行为是越来越多了。

2.与艺术整合,使情感体验更丰富

语文课文中有很多优美的写景文章,文中好词好句层出不穷。但不管再美的描述,毕竟是文字,有很多是远离学生生活的。要是能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辅助教学,让学生既能形象深刻地感知文本,又能得到艺术熏陶,岂不是更妙?

教学《三峡》一文时,我借助一组三峡的景观图,让学生在欣赏三峡四季景色、山水草木、清猿怪相的同时,形象地感受三峡美景的灵动,感受到郦道元文字的魅力。在《老王》的教学中,笔者将教材上老王画像的简笔画放大,让学生看着画像回答“在这张脸上你看到了什么”,很直观地将老王的“苦”呈现在同学们面前,烙在他们的心底。

(三)开展综合活动,挖掘乡土资源

中国农村幅员辽阔,农村学校也有城市学校所不具有的优势:优厚的自然资源,浓郁的地方色彩,乡土教材丰富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笔者从说说家乡、读读家乡、写写家乡将乡土资源融入教学,让学生从了解家乡的过程中热爱家乡。

1.说说家乡

人类先民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家乡马目也是如此。家乡马目的名字有什么来历?原来它的背后有一个凄美的故事。建德名称是怎么来的?据说,三国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孙韶封领建德侯,取“建功立德”之意,建德之名因此诞生。农村一些礼俗也保存完好。我还让学生收集有特色的民情风俗。如:建德九姓渔的特殊婚嫁风俗,七月半做干层糕,大同劳村“二月八”庙会等等。此外,还可以介绍家乡的特产和风景。像里叶白莲、秋梅倒笃菜、三都桔子等特产,江南悬空寺、新叶古村、七里扬帆、三江两岸绿道等风景。学生广泛收集这些资料之后在班上与同学交流,以讲故事的形式展开,这样学生既了解了家乡的文化历史、民风民俗,自然而然就会因了解家乡而爱上家乡;同时又加强了听说的训练,提高了听说能力。

2.读读家乡

家乡犹如一本书。少年读书,可以读读家乡的水土,读读身边的这条河。如七下第二单元“黄河,母亲”这个探究对象与我校学生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不如把它改为“家乡河,生命之河!”我校就座落在家乡河畔,这样更适合学生的实际。笔者就带着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家乡河的历史情况,探究家乡河在养育家乡人的贡献以及河水今昔变化的对比,对造成水乡水危机产生的原因的深层次思考。从而激起学生们的朴素的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加学生对家乡的关注。读读家乡的文化名人。如古有西汉的朱买臣,三国时期的建德侯孙绍,唐代诗人李频、翁洮,宋代的喻陟、叶问义等等。近现代有的蒋治、陈松林、马正荣、沈邦富、陈鹤轩、陈怀白等等。他们是家乡文化的代表群体,是家乡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传播者,他们共同组成了家乡文化的长廊。读家乡文化名人了解家乡文化,没有文化的传承,一个地方的文脉就难以延续。笔者引导学生了解家乡文化、爱上家乡文化,从而增强学生建设家乡文化的使命感。

3.写写家乡

农村有优美的地理环境和大自然特有的风光。教师带着学生走近自然,亲近自然,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细心体会,就会让学生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写成作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乡的爱是那么的自然真切,绝无矫揉造作之意。

如教学完诗人何其芳的《秋天》,正是秋季。笔者就布置了一篇题为《家乡的秋天》的作文,带着学生来到离学校不远的田间,让学生仔细观察,抓住秋天田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来写:金黄的稻子、枯黄的落叶、火红的柿子等,通过多种感官来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秋天。如有一学生写到:“走进田野,到处都是金黄一色,稻子的長势十分喜人,每颗稻穗都有八九十粒。粒粒都挺着个快要胀破的大肚皮,沉甸甸的……没想到家乡的秋天竟然这么美!家乡,我爱你!”此时学生对家乡浓浓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这是学生感受到家乡实实在在的美之后,由衷地发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真是有了真切的感受比任何说教都要有效果。

“先生是活的,书本到处有,只要活用,就有办法。”早在20世纪上半叶,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有过这样精辟的论述。今天,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不能过分地囿于教材,而是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以现有教材为中心,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教师个性化处理教材的作用,使教材更加充实、丰富多彩,使语文课堂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猜你喜欢

家乡教材语文
教材精读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夏天的家乡
我的语文书
家乡美等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