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柏刨花楠混交林初步研究

2017-03-15周宗哲

绿色科技 2016年23期
关键词:混交林土壤肥力

周宗哲

摘要:对4年生的福建柏刨花楠混交林及福建柏纯林进行了生长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福建柏刨花楠混交林和福建柏纯林在生长量、蓄积量上差异不明显,但混交林和纯林的土壤理化性质有一定的差别,混交林土壤容重小,而孔隙度、持水量大,同时混交林土壤肥力状况较好,在参试的两种混交林中,以福建柏与刨花楠按1∶4比例混交的林分土壤结构和肥力为佳。

关键词:福建柏;刨花楠;混交林;土壤肥力

中图分类号:S7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3-0011-02

1 引言

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 Henry et Thomas)是中国南方特有的重要用材树种,具有速生和适应性强的优良特性,在贫瘠的山头地块也能较快生长。福建柏是高级用材树,而且因主干通直圆满、外形优美、观赏价值高,颇受栽培区林农和生产单位喜爱,栽植面积在逐渐增加[1]。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单一树种纯林尤其是针叶林经常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和产生病虫害等问题,营造混交林可以对这些弊端起到减缓乃至避免作用[2~5]。安溪白濑国有林场在2012年开展福建柏与刨花楠混交造林试验,通过对不同比例混交林生长状况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初步确定出福建柏刨花楠合适的混交方式,从而为福建柏刨花楠混交林营造提供科学依据。

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安溪白濑国有林场,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8°00′、北纬25°18′,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9.5 ℃,最高温度37 ℃,最低温度0 ℃,年平均降水量1800 mm,无霜期330 d。试验地设在寨坂工区005-15-020小班,坡向东北坡,海拔425~575 m,立地质量等级为Ⅱ类地,土壤为红壤,土层较厚,植被以杂灌、芒萁骨为主。

3 研究方法

3.1 试验设计和造林

2011年12月,对寨坂工区005-15-020小班桉树林采伐迹地进行清杂炼山,挖明穴60 cm×40 cm×40 cm,每穴施钙镁磷500 g。开展福建柏刨花楠混交林试验,福建柏与刨花楠采取插花混交,比例为1∶1和1∶4两种,福建柏纯林进行对照,试验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共设9块试验小区,每个小区面积20 m×20 m,造林株行距2 m×2 m。2012年3月造林,苗木均采用一级苗,福建柏苗木来源为安溪白濑林场苗圃裸根苗,刨花楠来自江西裸根苗。由于前茬为桉树林地,杂草较多,前三年每年全面锄草3次,每年施肥1次,施用尿素和复合肥150 g/株。

3.2 试验林调查

3.2.1 生长量调查和计算

造林后每年年底对试验林进行生长量调查。2016年6月对试验林全面调查,每个试验小区分树种进行每木检尺,测定每株活立木的树高和胸径,求算平均值,计算平均单株材积,福建柏材积公式为V福建柏=0.000058061860D1.9553351H0.89403304,刨花楠材积公式为V刨花楠=0.00005276D1.882161H1.009317。

蓄积量=平均单株立木材积×林分保留株数。

3.2.2 土壤理化性质取样与测定

在每块试验小区中按“之”字形路线随机布设4个土壤采样点,在每个采样点挖土壤垂直剖面,分0~20 cm和20~40 cm两个土层取环刀用于土壤物理性质测定,同时在每个土层均匀取土约500 g装入自封袋带回室内用于土壤化学性质测定,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测定参照文献[6,7]。

4 结果与分析

4.1 福建柏刨花楠混交林生长情况分析

从对造林4年的福建柏刨花楠混交林生长的情况看出(表1),两种福建柏刨花楠混交林和福建柏纯林中福建柏生长量比较接近,树高和胸径差别很小,而刨花楠在福建柏与刨花楠1∶1比例的混交林中生长较好,其胸径比福建柏刨花楠1∶4混交林刨花楠相比增加12.3%。3种林分总的蓄积量也都很接近。从不同林分生长量调查结果和方差分析(表2)看出,福建柏刨花楠混交林和福建柏纯林生长量、蓄积量差别都很小。这可能是因为林分年龄尚小,混交林中树种还处于单独生长的状态,种间关系还没有表现出来。

4.2 福建柏刨花楠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比较

从采集的不同林分土壤进行物理性质测定的结果看出(表3),福建柏刨花楠混交林和福建柏纯林的土壤物理性质有一定的差异,混交林在孔隙度、持水量方面要大于福建柏纯林,而土壤容重比福建柏纯林小。

从对土壤的化学性质分析结果来看(表4),福建柏混交林的有效养分包括速效钾、有机质、水解性氮等均大于福建柏纯林。土壤容重、孔隙度和持水量都是反映土壤松紧程度的指标,从不同林分土壤这些指标测定结果说明福建柏刨花楠混交林土壤比较疏松,可见福建柏与刨花楠混交可使土壤物理结构有改善,两种混交林以福建柏刨花楠1∶4比例的混交林土壤物理性质为佳。从不同林分土壤化学性质测定结果说明福建柏刨花楠混交林土壤的肥力状况比福建柏纯林好,可见福建柏与刨花楠混交在一定程度上对地力起到维持或改善作用,两種混交林以福建柏刨花楠1∶4比例的混交林土壤肥力更高。

5 结论

通过对4年生的福建柏刨花楠混交林和福建柏纯林的生长情况以及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福建柏混交林与福建柏纯林在生长量、蓄积量上没有很显著的差别,但土壤理化性质有一定的差异,其中福建柏刨花楠混交林土壤疏松透气,持水量较大,而且福建柏刨花楠混交林土壤肥力较好,在参试的两种福建柏混交林中,福建柏与刨花楠按1∶4比例混交的林分土壤理化性质更佳。

参考文献:

[1]盛炜彤,薛秀康.福建柏、杉木纯林及其混交林生长与生态效应研究[J].林业科学,1992,28(5):397~404.

[2]沈国舫.森林培育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78~81.

[3]张任好.杉木福建柏混交林生物量及水源涵养能力的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1999(S1):21~24.

[4]李大岔.福建柏与杉木、湿地松混交林分结构和生物量的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4,31(4):51~53.

[5]林赞祥.福建柏与萌芽杉木混交林经营效果的调查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7,34(4):98~100.

[6]张万儒.森林土壤定位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1~45.

[7]国家标准局.森林土壤标准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7:1~28.

猜你喜欢

混交林土壤肥力
武汉城市绿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将废变为宝增产又环保
云南干热河谷葡萄园土壤肥力特征与初步评价
甘孜州酿酒葡萄产地土壤肥力状况及施肥建议
衡阳烟区植烟土壤保育技术研究与应用
武夷新区规划建设和开发中海绵型城市理论和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