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古族谚语中的隐喻研究

2017-03-14李丽杰

大理大学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源域谚语蒙古族

栗 霞,李丽杰

(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呼和浩特 010080)

蒙古族谚语中的隐喻研究

栗 霞,李丽杰

(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呼和浩特 010080)

谚语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在蒙古族文化中,谚语的地位举足轻重,正如蒙古族谚语所说:“蒙古人马背上驮着两件宝,一头是歌,一头是谚语和好来宝。”以蒙古族谚语中表示需求、理想、爱情和光阴的谚语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的隐喻表达,旨在发现这些谚语是如何通过隐喻的方式被表达的,以揭示蒙古族人民特有的认知方式及认知来源。

蒙古族谚语;隐喻表达;认知方式;认知来源

“谚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1〕谚语短小凝练却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且寓义深厚,因而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蒙古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因“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被誉为“草原骄子”,因其擅长骑射,所以又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人民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属于本民族特有的谚语,其内容涉及生产、生活、真理、理想、品德、勤奋、用途、家庭、爱情、时间等等,被视为“民族瑰宝”。蒙古族谚语中存有大量的隐喻表达,有关民族谚语中的隐喻,之前学者主要研究过维吾尔族谚语、白族谚语、藏族谚语、壮族和傣族谚语,鲜有研究者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蒙古族谚语中的隐喻进行研究,大多学者主要侧重对其文化特点和传播进行探讨,因此,本文选取蒙古族谚语中含有隐喻的典型谚语进行研究,运用概念隐喻分析这些谚语是如何通过隐喻的方式被表达的,以揭示蒙古族人民特有的认知方式及来源。

一、概念隐喻

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不仅是语言文字的特征,而且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所依据的概念系统本身是以隐喻为基础的。我们的感知由支配我们思想的概念建构而成,这些概念构成了我们如何在这个世界生存以及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可以说,隐喻存在于我们的概念系统、思维方式及日常所经历的一切。正是因为人的概念系统中存在隐喻,隐喻才能通过语言的形式被表达出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隐喻性表达和隐喻性概念紧密相连,隐喻性语言表达就能被用来研究隐喻性概念的属性,进而了解我们行为活动的隐喻性本质。可以说隐喻的本质是通过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考、对待无形的、陌生的概念,进而形成一个不同概念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2〕。因此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了概念隐喻,即隐喻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方式〔3〕。

在概念隐喻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基本要素,即始发域和目标域。始发域又称始源域,较具体,目标域则比较抽象。由始源域到目标域的跨域映射建立了隐喻认知机制,利于我们通过始源域的结构、关系和相关知识等去构建和理解目标域。一个始源域可以对应多个目标域,一个目标域也可以与多个始源域相关联。始源域与目标域的结合由我们的身体经验、社会经验和文化经验促成〔4〕。

二、蒙古族谚语中的隐喻分析

蒙古族喜欢用谚语传授知识、启迪智慧、警策人生等,蒙古族谚语林林总总,数以万计,涉及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蒙古族思想文化通过高度凝练且易于记忆的谚语历代相传,蒙古族谚语中蕴藏着大量的隐喻表达,折射了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对于蒙古族谚语中隐喻的分析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蒙古族谚语中的需求隐喻

例①若是没有太阳,宇宙就一片黑暗;若是没有牛羊,草原就一片荒凉。〔5〕546

例①意为牛羊对草原的重要性就像太阳对宇宙一样,宇宙没有太阳会变得黑暗无光,草原没有牛羊就会变得没有生机。以太阳对宇宙的重要性来解释牛羊对草原的重要性,前者为始源域,后者为目标域,这样会让即使对蒙古族没有任何了解的人也能明白谚语里蕴藏的深刻内涵。众所周知,蒙古族是游牧民族,大草原是他们游牧的天堂,他们极为重视放牧和牲畜,作为主要牲畜的牛羊是他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他们对于牛羊和草原的特有认知来源于这种特殊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在这个过程中总结的经验。

例②茶水虽淡是食物的“德吉”。〔6〕

“德吉”原本是蒙古语中的一个普通名词,用来表示物品中的第一件,食物的第一份,酒的第一壶,作为贡品献上,以示尊敬,后来,“德吉”由这个意义又引申出“良”“精华”“珍品”等义。以“德吉”为始源域,来解释目标域茶,“德吉”与茶之间的映射,体现了茶是蒙古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食物,饮品中的第一份,充分反映了其吃炒米、喝奶茶的民族和区域特色。

(二)蒙古族谚语中的理想隐喻

例③ 鸟贵有翼,人贵有志。〔5〕37

鸟之所以能够飞翔,归功于拥有一双翅膀,人的理想要想实现需要拥有志向,有志者事竟成,以鸟的翅膀为始源域,志向为目标域,翅膀对鸟的作用成功映射了志气对实现理想的重要。在蒙古族谚语中涉及鸟的谚语有很多,比如“雄鹰飞临的地方,小鸟岂能飞到?”“归鸟的飞翔与平时不同,恋人的眼神与常人不同。”〔7〕201-222等等,可见蒙古族人民非常喜欢甚至崇拜鸟,他们还会用自己最喜爱或崇拜的鸟作名字,当姓氏,命地名、动物名、马名等等。这源自于蒙古族人民对图腾的崇拜,例如鹰就是蒙古族图腾中的一种,在对它进行探讨之前,先看一个含有鹰的蒙古族谚语:

例④雄鹰绝不会去捕捉苍蝇,英雄不会去计较小事。〔5〕42

例④意为具有远大志向的人绝不会去计较与自己事业毫不相干的小事。以雄鹰喻英雄,苍蝇喻小事,在这里始源域为雄鹰和苍蝇,目标域是英雄和小事。雄鹰不畏艰险,开拓沃土,拥有坚强意志与奋争精神,从雄鹰到英雄的映射很好地体现了英雄身上所具有的坚毅品质。之所以会形成英雄是雄鹰的概念隐喻,是因为蒙古族人民敬畏和崇拜雄鹰,鹰被布里雅特蒙古人视为原始图腾、萨满的祖先。

例⑤笼鸟难忘蓝天,骏马常念草滩。〔5〕43

例⑤意为被关在笼子里的鸟渴望蓝天,良马时常惦念驰骋的草滩,以笼鸟和骏马为始源域,深陷囹圄但仍向往自由的人为目标域,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体现了蒙古族人民对马的崇拜。马对于蒙古族人民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因为有马,才能了解广阔大草原的内涵,为下一次游牧选出理想的草场;因为有马,才能使分散居住在一望无际大草原上的牧民相互往来和交流;因为有马,才能在无垠的大草原上成群地放养五大畜(五大畜有牛,马,山羊,绵羊,骆驼)〔8〕。此外,蒙古族人民把马当成他们最忠实的伙伴,由于他们对马有着特殊的情感,他们以马为形象做成了马头琴〔9〕。

(三)蒙古族谚语中的爱情隐喻

“爱”作为一种人类的普遍情感,拥有非常丰富的象征性涵义。如果没有隐喻,爱情这一抽象概念就无法被充分阐释,也很难被充分理解。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我们把爱概念化为“旅程”“战争”“物理力”“容器”“植物”等等,这些概念隐喻详细阐述了“爱”的各方面〔10〕。在蒙古族谚语中,爱情又被概念化为什么呢?从下面的例子中我们会找到答案。

例⑥左右失调的驮载,使骆驼痛苦。忽冷忽热的爱情,使精神痛苦。〔5〕377

例⑥意为不专一的爱情会造成精神上的痛苦,以左右失调的驮载比喻不专一的爱情,驮载为始源域,爱情为目标域,骆驼在负载物体时,如果左右物体的重量不平衡,骆驼行走起来会很艰难,这会让骆驼很痛苦,同样,在爱情里,如果爱人不专一,忽冷忽热,会带给彼此很大的伤害,从驮载到爱情的映射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蒙古族为什么会形成爱情是驮载这样的概念隐喻呢?这是因为骆驼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而且对他们来说很重要的五畜之一。骆驼被誉为“沙漠之舟”,对蒙古族人民生产生活贡献很大,被用于乘骑和驮载,在驮载的过程中会遇到左右重量不均的情况,使骆驼不易前行,于是蒙古族人民由骆驼驮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想到了爱情的不专一、不稳定。

例⑦爱情和火光一样都是隐藏不住的。〔5〕378

例⑦意为爱情是难以隐瞒的。在这句谚语中,始源域为火光,目标域为爱情,火是可以燃烧、熄灭和存储的,用具体的火来阐释抽象的爱情,从火到爱情映射,反映了爱情有开始、发展、存在和结束。可以说“火”是一个很恰当的爱情隐喻词,因为火传播速度快而且潜在破坏性强〔11〕。蒙古族人民之所以会形成爱情是火的概念隐喻是因为他们对火格外崇拜,认为火神可以赐予幸福与财富,他们把火、火神或灶神视为驱妖避邪的圣洁物〔12〕。此外,蒙古族还有祭火神的风俗。

(四)蒙古族谚语中的光阴隐喻

例⑧山羊肉,趁热吃的好。赶路人,趁早起的好。〔5〕423

例⑧意为人们在食用山羊肉时需要趁热,这样不仅能够减少膻味,而且味道会更鲜美,赶路的人,要早点起来动身,才能走更远的路。在这句谚语中山羊肉和赶路人是始源域,时机是目标域,用山羊肉和赶路人解释时机,说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把握好时机,宜早不宜迟。山羊肉和蒙古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其主要食物之一,可以说这种概念隐喻的形成来源于蒙古族人民对日常生活的认识。

例⑨奔腾的江河不会倒流,失去了青春不复再来。〔5〕424

例⑨意为青春如奔腾的河流,一去不复返。河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青春则是抽象的复杂的,因此在这里河流为始源域,青春为目标域,河流是无法倒流的,青春是短暂易逝的,从河流到青春的映射体现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哲理。蒙古族人民在谚语中,用河流比喻青春,形成青春是河流的概念隐喻,可见江河在他们眼里也很重要。蒙古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他们生活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这里不仅有大片的沙漠戈壁,肥美的草原,还有众多的河流。和汉族“择水而居”相同,游牧民族自古就是“逐水草而居”,在水草丰美之处放牧、渔猎,古人称其“种类资给,惟籍水草”。青草为畜群的主要食物,在古代,蒙古牧民还没有掌握穿井取水技术的时候,青草只能依赖自然生长,在河流沿岸、湖泊周围、溪泉经过之处也是青草生长茂盛的地方,没有水,牧草就无法生长得茂盛,也就不能游牧、渔猎,更不能生存繁衍〔13〕。

三、结语

“水滴聚多成大海,谚语聚多成学问。”“马头琴会说话,好谚语会劝人。”〔7〕2可见,蒙古族人民通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经验的积累,总结出了拥有独特民族色彩的,属于他们自己的谚语。谚语虽然短小精炼,却朗朗上口,意蕴颇深。本文通过对蒙古族谚语中含有隐喻表达的典型谚语进行分析,发现在谚语里他们喜欢用五畜、河流等来表达需求、理想、爱情、时间等概念,这些概念性隐喻表达的形成源于他们作为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因此别具一格,广为流传。

〔1〕吕叔湘,丁声树.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453.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106.

〔3〕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何文忠,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4-9.

〔4〕蓝纯.从认知视角看佛经《宝积经》中的比喻〔J〕.中国外语,2012(4):25-33.

〔5〕朱荣阿,材音博彦,苏利娅.蒙古族格言俗语集萃〔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

〔6〕巴特尔.蒙古族谚语特点浅谈〔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2):20-22.

〔7〕陈龙山.蒙汉合壁蒙古族谚语〔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5.

〔8〕360百科:蒙古族马文化〔EB∕OL〕.〔2017-05-02〕.http:∕∕baike.so.com∕doc∕3565136-3749273.html.

〔9〕刘文慧.蒙古族马文化的发展与保护〔J〕.西部皮革,2016,38(4):188.

〔10〕齐振海,巩玉环.“爱情”隐喻的认知阐释〔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2):82-84.

〔11〕贺杰,周流溪.认知语言学视域下英汉爱情隐喻的哲学基础与文化映射〔J〕.当代外语研究,2015(11):30-35.

〔12〕萨仁图娅.蒙古族〔M〕.2版.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4:141.

〔13〕黄治国.蒙古族水文化的历史记忆及意义分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31(2):126-128.

(责任编辑 党红梅)

A Study on Metaphors in Mongolian Proverbs

Li Xia,Li Liji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ohhot 010080,China)

Proverbs are the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wisdom,which can reflect the distinctiv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a nation.In Mongolian culture,proverbs play an important role.Just as the saying goes,quot;There are two treasures carried on the horseback:the songs on one side and the proverbs or holboos on the other.quot;Through studying the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 in Mongolian proverbs about need,dream,love and tim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the study aims to find out how the essence of the proverbs are conveyed by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 and therefore to reveal the unique cognitive way and source of Mongolian people.

Mongolian proverbs;metaphorical expressions;cognitive way;cognitive source

H033

A

2096-2266(2017)11-0025-04

10.3969 ∕j.issn.2096-2266.2017.11.005

内蒙古工业大学重点科研项目(ZD201230);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第八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资助项目(ZGWYJYJJ2016B84)

2017-05-24

2017-09-10

栗霞,副教授,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源域谚语蒙古族
基于参数字典的多源域自适应学习算法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说说谚语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从映射理论视角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长主题
谚语趣画(一)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名单
24节气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