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时该怎样实现心情“契合”

2017-03-14罗文

支部建设 2017年6期
关键词:契合体悟会面

阅读时该怎样实现心情“契合”

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这是阅读中的“入”,就是读者要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研读与探索。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

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

鲁迅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分化的事实,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鲁迅不囿于书本,敢于突破,敢于超越,提出了属于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阅读时该怎样实现心情“契合”?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所以,阅读时,处理好 “入”与“出”是关键所在。

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

(罗 文)

猜你喜欢

契合体悟会面
俄古领导人会面
17天内,俄土总统再次会面
懂,才能得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
生态建筑理念和“包豪斯”理念漫谈
探究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契合研究
今夏去哪儿?进军香港迪士尼 会面星战英雄
解题中的数学史
“体悟教学”的教育学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