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长江引航模式探索研究

2017-03-14周伦环

中国水运 2017年2期
关键词:引航员江阴航道

周伦环

摘 要:2016年,长江下游12.5米深水航道初通南京,沿江港口和航运企业争迎大船,充分享受到长江“黄金水道”溢出的“黄金效益”,下游航运在享受深水航道初通带来巨大红利的同时,进江船舶的大型化、多样化也给引航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在分析目前长江下游引航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浅析了进一步提高引航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助推长江航运发展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12.5米深水航道;引航模式;供给结构;引航员培训

中图分类号:U6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7)02-0054-02

长江江苏段通航里程425公里,水深条件优良,有深水航道360余公里,是长江全流域航道中条件最优,船舶流量最大的通道,在服务沿江经济,服务流域百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发挥下游黄金水道黄金效益,十二五以来,“深下游”航道工程特别是“12.5”米深水航道工程建设不断深化和推进,到2016年7月,二期工程初通南京。常州港,南通引航船舶分别创造了历史记录; 吃水11米的大型海轮也成功靠泊南京港,到港船舶数量和长度也有增长。2016年长江引航中心共引领中外籍船舶近6万艘次,与去年同比增长7.4%;引航总里程达769万km,与去年同比增长8.0%。

长江下游“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建成后,将实现远洋运输自长江口溯流而上延伸400公里,南京长江大桥以下5万吨级集装箱船可双向通航、10万吨级散货船减载通航,江阴长江大桥以下,10-20万吨级散货船可减载通航,沿江码头泊位功能将会得到进一步发挥。远期,12.5米深水航道全部竣工后,开普敦型船舶能自由出入江苏沿江各港口,同时,可为港口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江阴港为例,该港2016年靠泊的140艘开普敦型船带来超过2亿元以上的经济效益。

1 长江江苏段引航现状分析

1.1 长江江苏段航道简况

长江江苏段河道宽阔、流路曲折、汊河发育、洲滩众多,河道宽度一般都在1千米以上。江阴以下航段河道宽阔,呈喇叭口状,潮汐现象明显。河道宽度越向下游越宽,在鹅鼻嘴处宽约1.2千米,南通附近宽达18千米,江心洲滩群生,航段水位变化受潮汐影响较大。江阴以上航段宽窄相间,呈串珠状,汊河发育,洲滩众多。窄段一般是一岸或两岸有山丘矶头控制,河道窄而深,河槽稳定、主槽明显;宽阔河段则相反,河槽经常变化,江面宽,水流缓,多洲滩或多支汊道。

1.2 长江江苏段引航供给结构

长江引航中心在下游沿江开放港口设有南京、镇江、江阴、靖江、张家港、南通、太仓、常熟、上海等9个引航站,宝山、江阴、浏河3个引航交接基地。此外还包括长航引航、中远沿海、中海国际3家从事引航技术服务机构主要为其本公司的船舶进出长江提供引航服务。长江引航中心能够为外国籍船舶服务的引航员341人,能够为中国籍船舶服务的引航员159人,3家服务机构能够为本公司船舶提供引航服务的引航技术人员化人员85人。

长江引航中心建立了一整套关于引航员管理体系,实施统一招聘、培养、使用、考核、晋升。在日常值班方面,引航员实施站内水域引航员和全程引航员两种工作,两种人员基本上采用轮换方式。按照目前船舶引航的业务量,一般各站抽出一部分引航(轮换)从事全程引航工作,该部分人员直接在基地进行引航值班。由此产生引航员流动值班模式,且由于江阴基地和江阴引航站统一管理,全程引航员的调度由江阴引航站实施。

2 长江江苏段引航生产特点及主要问题

2.1 引航生产发展特点

一方面引航业务量稳步增长,船舶大型化趋势仍较明显。长江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初通南京,进出江深吃水船舶大幅增加,南京、镇江、江阴等港口相继迎来吃水11.36 m的大型重载海船,船舶吃水由以往10.8 m提高至11.36 m,船舶载货量明显增加。2016年引领外贸净吨4亿,增长11.5%,内贸净吨0.5亿,增长25.7%,内外贸船舶净吨持续两位数增长。共引领船长250 m以上的受限船舶2421(1966)艘次,同比增长23.2%,吃水10.8 m以上的船舶2189(1169)艘次,同比增长87.2%。有6个港口最大引领船舶吃水有新提升、4个港口最大引领船舶长度有新突破。太仓港最大吃水已达12.1 m,南通港船舶最大吃水达12.0 m。

另外长江引航面临的安全压力与日俱增。一是恶劣天气频发,全年应对雾霾、台风、寒潮恶劣气况影响接近1/3;2016年遭遇长江流域特大汛期,多地水位达到历史最高,水流急,引航安全经受严峻考验。二是随着深水航道建设,船舶大型化趨势愈发明显。三是部分船舶船况及助航设备较差。

2.2 引航供给及服务其他问题

一是供给能力不足。江苏沿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了船舶进出港数量的增加,港口产业投资的增长、港口物流业的扩大,长江上游生产原材料基地向下游的迁移、国际国内贸易的扩大等因素极大地带动水上运输业的发展。但由于合法从事中国籍船舶引航员数量跟不上进出江中国籍海轮的引航服务需求,导致引航服务供给不足。

二是引航业在不良竞争。由于规范的引航服务供给不足,就自发形成"黑引水"(非法引航员的俗称)的市场供给,来填补市场的需求空缺,与正规引航供给主体展开竞争,造成了社会危害,产生了严重的负外部性。

三是服务质量良莠不齐。上文中提到,目前长江江苏段引航服务的供给主体得到主管部口授权的主要有4家,由于供给能力不足,市场自然形成的其他引航服务需求使得非法引航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

3 提高引航服务质量及水平,服务船舶大型化需求

3.1 加强引航服务法律制度建设

针对长江江苏乃至全国引航行业管理相关制度机制的缺陷,加快引航立法的实施是破解引航管理上政出多门相互矛盾、理顺中央和地方引航事权、明确各法律主体的权利和责任、调节引航服务各方关系的一项可行对策,也是治理非法引航活动的一项必要措施。参考现行的《船舶引航管理办法》,结合世界海运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引航服务供给经验,引航法须在规范引航权力行使、规定引航区域、规定管理引航服务的部门及其权限、规定引航员的权利和义务、规定船舶需要强制引航的种类、规定引航员和船方的责任、废除原来的引航员培训晋级考试发证条例等方面进行全面

3.2 提高引航员综合素质及水平

引航员的技术水平、航行经验、沟通能力及应急处置能力决定了引航服务的质量。提高长江江苏段引航服务供给质量,必须提高引航员的综合素质及水平。需要改革长江江苏段引航员选拔机制,长江江苏段引航员的选拔和晋升标准至少设置几方面条件:一是对申请人船上工作资历设置最低要求。二是对申请人担任船舶驾驶员以来来的违法违章行为作限制要求。三是对申请人年龄要求设置上限。

3.3 完善引航服务管理制度

解决长江江苏段引航服务供给中存在中国籍船舶引航服务供给数量不足、引航服务质量良莽不齐的问题,还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服务规范,促使外国籍船舶引航服务与中国籍船舶引航服务具有同样的质量。主要包括放开引航员申请人考试培训数量限制、废除长江江苏段引航员两类证书制度、建立长江江苏段引航服务引航标准。引航服务必须包括航道引航、靠离码头、进出铺地等服务内容,包括引航申请受理、引航计划约定、拖轮使用详情、安全措施落实、服务质量反馈等一整套的服务流程。

3.4 探索引航市场放开政策

引航服务即是国家主权维护的体现,也是市场行为的产物,其主要的功能是为不熟悉本港的船舶提供技术服务,保障船舶运营的安全和效率。在我国政府目前的治理思想和政策方向,要解决引航管理体制与经济发展阶段不适应的问题可探索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政策。推进中国籍船舶引航服务市场化。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现实中长江江苏段引航服务供给中存在的优质引航服务供给不足、市场交易成本高、非法引航治理难度大等问题。

3.5 建立引航服务后评价机制

为了建立引航服务跟踪监督的长效机制,评估引航服务质量、效率、管理绩效,维护引航服务市场的公平公正,应该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按照“政社分开、管评分离、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由独立的社会机构对引航服务主体进行专业化评价,建立引航诚信资料库,促进引航服务供给主体健康有序发展。

4 结束语

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工作实际,概述了长江江苏段引航生产特点及服务水平;分析了航道条件变化、船舶大型化发展对引航服务提出的新要求,从完善法规、规范管理,提高素质,加大评估等方面对提高引航服务质量和水平进行了阐述,也为下一步长江引航体制机制完善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刘芳武,胡志武.提升进化海船引航服务能力的研究[J].航海技术,2012,05:78-80.

[2]程学仨.从“阳光引航”实践谈中国引航业服务规范的建立[J].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4:14-17.

[3]于志明. 关于中国引航员培养模式探讨[J]. 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 2012.

[4]宣晓东. 中国引航员培养模式探讨[C].苏浙闽沪航海学术研讨会暨2010年江苏港航论坛. 2010.

[5]李建军,黄晓梅.进出長江内贸海船非法引航的成闪[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0,12:3.

[6]薛一东.推进引航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引航整体水平[J].港口经济,2014,11:59-61.

[7]孙军.长江自引和引航员违规行为探究[J].珠江水运,2015,03:93-95.

猜你喜欢

引航员江阴航道
江阴:探索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航道养护管理规定》解读
中国引航协会举办引航员登离船安全和引航艇产业链研讨会
2019年广东省航道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首届“引航装备、引航员登离船安全研讨会”在沪圆满落幕
长江九江段海轮航线于4月1日起开放
江阴旅港同乡会成立26周年晚会在港举行
江阴旅港同乡会成立26周年晚会在港举行
对引航员接送船艇的设计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