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

2017-03-13

新传奇 2017年4期
关键词:心脏康复孩子

健康

筑好养老四个“圈”

医疗圈:得病不犯愁人老了,各种慢性病相继而来,自理能力受到考验,也容易发生意外。这就要求养老住地配有综合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康复医院、急救点等医疗康复资源,这样才能保证老人“急症不犯愁,康复有去处”。

在医疗方面,老人住地的医疗设施需要能够满足急诊和日常就诊的需要。医院需要设置老人最常看的几个科室,包括中医科、口腔科、内分泌科、骨科、神经内科、营养科等,并且最好能与大医院合作,以保证较高医疗水平。医疗机构最好纳入医保体系,以满足老人报销的要求。医院还应该定期安排活动,例如开设医学讲座,增加老人的医疗保健知识,将疾病防患于未然。如果老人住地周围有康复设施、温泉、S P A、健身室、按摩室等,并配有专人进行康复指导,那对老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将有很大帮助。

生活圈:消费很方便在生活上,老人既有和普通人同样的需求,又有自己的独特需要。餐厅、超市、菜市场、购物中心、药店、食品店、理发店、洗衣店等生活配套设施都是老人生活必不可少的。最好不需要坐公共汽车,步行15分钟以内就可以到达,形成一个15分钟生活圈。另外,老人住地周边最好有成规模的商店或购物中心,方便老人和子女买东西,使日常生活更加丰富。老人住地周边应该有一些可以陪老人玩一整天的娱乐休闲场所,这样子女看望父母时,可以带孩子过来,全家人一起开心过周末。

运动圈:锻炼很安全合理的健身活动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有一个舒适的运动环境则能让老人有运动的积极性和激情。运动场地应该宽敞、安全。打太极、练健身操、跳交谊舞是许多老人每天的健身活动,养老住地附近应有做这些活动的安全而宽敞的场地,方便和促进老人们开展锻炼活动。公园、绿地、广场都是适合老人户外活动的场所。

另外,年纪大了,老人体力及身体机能下降,运动就变成一把“双刃剑”,一旦选错了运动方式,很可能得不偿失。因此,有一个专业的健身指导员指导老人科学运动很有必要,健身指导员还应该针对不同老人的身体状况制订健身计划。

朋友圈:人际关系好退休后,老人朋友圈越来越小,孤独感加重。这时老人需要去结交新朋友,通过参加社区活动,建立起新的朋友圈。丰富的活动对于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非常必要。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都应配有图书室、棋牌室、合唱室、公共电视厅、书法和手工艺室等,一方面,这些公共活动区域集中而宽敞,容易形成热闹的氛围,帮老人赶走孤独;另一方面,这些场所应该定期举办一些社交活动,促进老人之间的交流。

(《生命时报》)

听懂心脏六个『求救信号』可救命

胸闷胸痛如果觉得胸口仿佛压着一头大象,最好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觉得胸部肌肉有扯动感,说明可能有潜在心血管疾病;如果胸痛伴有放射到肩膀、手臂、颈部或下颌部的疼痛,一定要告诉医生。

呼吸短促爬一段楼梯就气喘吁吁,而过去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应警惕心脏问题;躺下时出现呼吸问题,很可能是心脏瓣膜病的症状。

流感样症状恶心、疲劳、怕冷、出冷汗等类似流感的症状,都表明供血不足。很多人都会有这些症状,但如果这些症状出现在活动后,就应该去看医生。

头晕目眩头晕眼花和眩晕,可能是血管堵塞或心脏瓣膜疾病的征兆,如果伴有心悸,则必须当心。快速站立时出现头昏眼花,也可能是心脏异常的一个信号。

疲劳或失眠很多女性患者在心脏病发作的前一周,会感到异常疲劳乏力。很多人心脏病发作之前出现“睡眠紊乱”。因此,突然格外疲劳或出现失眠,应该考虑心脏是否出现异常了。

严重的肠胃不适严重胃肠不适,也可能是心脏问题的一大信号。研究表明,有些女性患者在心脏病发作前几天,就会出现消化不良。但是很多人不会想到这与心脏病有关,并因此延误病情。

(《生命时报》)

想知道更多养生秘方?您可关注《新传奇》重磅推出的《不老书》系列,它分五个章节教您从饮食保健、动静养生、两性宝典、心理调适、怡情养性上获取健康,让您花小钱获得大健康!以下三种方式均可购买——

抱怨是一种慢性“病”

生活中抱怨无处不在,随时随处可见。昨天傍晚,老公打电话让我下班后去菜市场买一条鱼带回去,说孩子想吃鱼了。结果我买了鱼回去,进了厨房,他看着我手里的鱼,问:“怎么只买了鱼?葱姜蒜呢?”“你也没说让我买葱姜蒜啊?”我无辜地答道。“好吧,事无巨细,什么事都要我交代?你不觉得自己太省心了吗?”……鱼没有做成,老公的抱怨却从晚饭时间一直持续到晚上睡觉,好好的一个周末变成了冷战之夜。

有一次在公交车上,一位妈妈带着孩子坐在我的旁边,或许是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一路上,这位妈妈唠叨不断,抱怨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做作业不用心,考试前不用功复习……结果孩子竟然哇哇地哭了起来。看到孩子哭得那么委屈,那么伤心,我连忙劝了劝:“没关系,孩子这次没考好,总结经验教训,下次努力,咱们大人有时候不也把工作做得一团糟吗?”这才把气氛缓和下来。

生活绝不是抱怨一下就能好起来的。夫妻之间相互抱怨,哪有幸福可言?领导与员工之间相互抱怨,只能影响、阻碍工作的进展;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抱怨,恐怕最终会四分五裂;自己抱怨自己,患得患失,一事无成。无论是抱怨环境还是抱怨他人,抑或是抱怨自己,我觉得都是一种“病”,它不同于真正的疾病,而是一种负能量,几乎所有的负能量都有不可低估的传染性,抱怨也不例外。抱怨,是一种缺乏自省的表现。如果一个国家的年轻人整天抱怨这抱怨那,停下对进步的追求、对成功的渴望、对梦想的追逐,这是很可怕的。

诚然,抱怨是一种慢性“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患病人群多、健康受损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但不等于生活中不能有一丁点儿抱怨,抱怨要有度,至少是不经常、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

当意识到自己或他人在抱怨时,要及时将话题转移到轻松的事情上,这样可以帮助负面情绪的扭转,化解抱怨带来的伤害。

(《科学养生》)

经常做噩梦怎么办

减少不良的刺激平时应多看一些健康有益、轻松愉快的影视录像或小说,少看或尽量不看易形成噩梦情景的影片或小说,避免不良的刺激在记忆中储存。睡眠前最好不要过度用脑,以免大脑皮层过度兴奋而引起梦境。

注意睡眠的身体姿势一般采取右卧睡眠较好。仰着睡的时候,双手双脚自然垂直,枕头不要过高。要纠正趴着睡觉的不良习惯。

预防生理疾病有不少实验显示,人体内的生理性与病理性的刺激可能被编入梦境。人体有些轻微的炎症,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往往感受不到,而炎症引起的轻微刺激在睡眠时就可能导致噩梦产生。如有人在梦境中出现喉咙被人掐着,后来果然发现患有咽炎。

(家庭医生在线)

猜你喜欢

心脏康复孩子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心脏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