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谈助词“的、地、得”的区分

2017-03-12张万有

关键词:中心语修饰语补语

张万有

小谈助词“的、地、得”的区分

张万有

(赤峰学院 老教授协会,内蒙古 赤峰 024001)

“的、地、得”的音义颇复杂,足可写出一本专著,这里只谈它们作为助词读轻声的用法。作为助词的 “的、地、得”,使用频率很高,人们运用起来出错率也不低,吕叔湘先生曾产生过将 “的、地”合并为一个 “的”的想法,1984年实施的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曾提倡过 “不区分 ‘的’‘地’,都用 ‘的’”的意见,但语言运用的实践使它们无法合并,其分工越趋明确:“的”用在定语后,“地”用在状语后,“得”用在补语前。换句话说,“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得”是补语的标志。可见,分不清定、状、补,也就用不对“的、地、得”,因此,准确地分辨定、状、补,就成了分辨 “的、地、得”的关键。

先谈什么是定语和状语?定语是名词性偏正短语里中心语前的修饰语,如:(人民名)的力量名/(我们代) 的理想名/(蔚蓝形) 的天空名/(奔驰动) 的骏马名/(当当拟声) 的钟声名/(智力名) 的开发动/(对问题介宾短语) 的看法名/(金风送爽主谓短语) 的季节名(为节省篇幅,定语用 “()”标示,词性或短语名称用小字注在词或短语的右下角)。

关于定语和 “的”,应注意三点:

① “的”有时用在句尾 (或句中停顿处),表示肯定的语气,这种用法的 “的”是语气助词,强调某种情况。如:这事我早就知道的/他是骑自行车去的/谁告诉你的?/嘴里甜丝丝的/大热天的,还是在家歇着吧。

② “的”有时插在动词和宾语中间,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这种用法的 “的”是时间助词,强调动作的时间、处所、方式、施事等。如:他上星期游的桂林/我在北京上的中学/组织按规定做的处理/老刘发的言,我没发言。

③结构助词 “的”附在词或短语后,构成 “的”字短语,具有概括性较强的指称意义,语法功能相当于一个名词,属名词性短语,主要做主、宾。如:孩子指着苹果说:“我‖吃|小形的做宾语,大形的做主语‖给妈妈吃”/说动的做主语‖[比介唱的]做状语还好听/他听到主谓短语的做主语‖是海潮的声音。

状语是谓词 (动词、形容词)性偏正短语里中心语前的修饰语,如:[非常副](地)雄伟形/[认真形] 地研究动/着重动地谈动/[哗哗拟声] 地流动/[部分名]地解决动/[及其仔细状中短语]地观察动(状语用“[]”标示,其他同上)。

简言之,名词前的修饰语是定语,动词形容词前的修饰语是状语。这样说虽可成立,但不准确,因为还有些特殊情况,如:①今天‖ [才副]星期二名,中心语。②屋里‖[就副]两个人定中短语,中心语。③(奇迹名)的出现动,中心语。④(她代)的聪明形,中心语。因此,分辨定语和状语,除了看中心语的词性,还要考虑修饰语的词性。如修饰语是副词,一定是状语,如例①②;如修饰语是普通名词、人称代词、数量词 (表物量)等,只能是定语,如例③④ (少数普通名词,如 “历史、部分、本能、形式主义”等可做状语,带 “地”,是例外),这都可以不管中心语是什么。

不仅如此,当修饰语是双音节形容词、中心语是双音节动词时,有定语和状语两种可能,即修饰语后有时写 “的”,有时写 “地”。如:彻底de解决/深入de调查/具体de分析/猛烈de回击等。这就要看整个偏正短语所处的语法位置。一般说来,在主、宾位置上写“的”,在谓语位置上写“地”。试比较:

①彻底de解决‖有待于双方努力。

②资金不足的问题‖得到|彻底de解决。

③资金不足的问题‖彻底de解决了。

④清仓挖潜,‖彻底de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

⑤资金不足的问题‖[必须]彻底de解决〈一下〉。

“彻底de解决”在例①中处于主位,例②中处于宾位。处于主、宾位置上的“解决”不能再带动态助词和宾语,也不受副词修饰,因此这个位置上的整个偏正短语“彻底de解决”是名词性的,具有指称性,其中的“彻底”是定语,要用“的”;在例③~⑤中都处于谓语中心,其中例③的“解决”带动态助词“了”,例④带宾语“资金不足的问题”,例⑤带状语“必须”和补语“一下”,因此这个位置上的整个偏正短语“彻底de解决”是谓词性的,具有述谓性,其中的“彻底”是状语,要用“地”。

再谈什么是补语?补语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的补充语。如:好形得〈很副〉/跑动得〈快形〉/冲动得〈上去趋动〉/紧张形得〈透不过气来动补短语〉/惊慌失措固定短语得〈像个孩子动宾短语〉等(补语用“〈〉”标示,其他同上)。

简言之,谓词后的补充说明成分就是补语,回答“怎么样、多久”等问题。

关于补语和“得”,应注意两点:

①“懂得、记得、觉得、亏得、落得、免得、认得、省得、显得、晓得、值得,巴不得、要不得,对得起、来得及”等动词中的“得”都是构词成分,不是结构助词。

②“得”和“的”的分辨。前文已述,名词和修饰语(定语)之间用“的”,动词形容词和补充语(补语)之间用“得”,这是比较清楚的。有一类情况,可用“得”,也可用“的”,但表达的意思却不同。如:他说de一点儿都不差。如写成“得”,就是“说得〈一点儿都不差〉”做谓语,表示结果或程度;如写成“的”,就是“他说的”这个名词性“‘的’字短语”做主语,“一点儿都不差”做谓语,陈述说的内容怎样(意即“他写的‖可差远了”)。类似的例子:“这两个花瓶‖小得〈有意思〉”不同于“这两个花瓶小的‖有意思(意即‘大的‖不怎么样’)”。用“得”还是用“的”,结构不同,意思有别,表达哪个意思就写哪个de(得、的)。

由于分不清定、状、补,常常会造成“的、地、得”的误用。例如:

①桐树用枝条轻轻的拍打着叶子的头。(报)(“轻轻”是“拍打”的状语,用“地”)

②技术水平有了明显地提高。(书) (“明显de提高”是“有”的宾语,用“的”)

③他们给了我友好地帮助。 (报) (“友好de帮助”是“给”的远宾语,用“的”)

④更重要地是努力提高效率。(书) (“更重要de”是“‘的’字短语”做主语,用“的”)

⑤急的他不知所措。(报) (“他不知所措”是“急”的补语,表示结果或程度,用“得”)

(责任编辑:王 芳)

10.14168/j.issn.1672-8572.2017.05.22

张万有(1943—),男,辽宁建平人,赤峰学院老教授协会副会长、语言学教授、中国修辞学会会员,研究方向:汉语修辞、汉语方言、现代汉字、辞书编纂、语言文字规范。

猜你喜欢

中心语修饰语补语
类型学视野下英汉名词的修饰语功能研究反思
浙江桐庐中学 晏铌 老师答疑
英语移位修饰语结构形式及语义关系探讨
论维吾尔语中心语及其维汉翻译的作用
浩浩荡荡个什么
浅析汉语以形容词为中心语的定中结构——以《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所列例句为例
浅谈现代汉语补语的辨析
浩浩荡荡个什么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
汉英补语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