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评

2017-03-11大连市第八中学语文教师韩宏慧

辽宁招生考试 2017年4期
关键词:考题观点途径

大连市第八中学语文教师 韩宏慧

2016年的新课标Ⅱ卷考题延续了2015年“任务驱动型”的要求,“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相比于2015年作文,考题更贴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学生在自己的语文学习中,都会有所感受,但要求考生由感性体会出发,作理性深入的思考,需要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另外,没有了2015“更”的限定,那么考生既可以写这三条途径,在语文学习中对提升语文素养哪一个途径最重要,也可以写在自己语文学习中三者都重要,只不过每一个途径对语文素养的提升作用各不相同,从这一点来说,学生可写作的空间就更大了。

《社会实践与语文学习》一文选取了社会实践对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文章的亮点首先体现在立意上。就考题本身来说,对学生的思维品质的要求是很高的,对语文素养的理解,三条途径的比较,人的终身发展,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众多的立论要素,光靠感性是不够的,还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理性思维的高度和深度。

本文能在这繁杂的要素中,抓住主要矛盾,一针见血地指出无论是课堂有效教学还是课外大量阅读,他们都属于书本范畴,都是被动的接受,而社会实践是我们主动去体验生活,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这才能真正的形成自己的能力。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唐代诗人杜牧就曾说过“凡为文以意为主”的话,文章的立意就像灵魂一样重要。而温如敏教授也希望“高考文章改变考生片面追求文笔,‘学生腔’‘文艺腔’严重的倾向,增加思辨的内容要求;改变一心应付‘高考作文’这种特殊考试文体的现象,多往理性思维靠一靠,有意识地考查学生撰写规范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的基本能力”。

文章的第二大亮点体现在文章的清晰的行文结构上,文章一共8段,围绕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展开。文章首先在题目中明确了自己的写作范围,那就是有关社会实践与语文学习,接下来在第一段中明确提出 “我尤为提倡在社会实践中学习语文”的观点,接下来在比较中阐述为什么自己提倡这个观点,也就是主动和被动的区别,然后用假设论证和事例论证来进一步阐述,再下面就是怎样进行语文实践,文章在写怎么做的时候,能够进行辩证思考,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而是在课堂和课外基础上的语文实践,体现了论证的严密性。

文章结尾再次回扣观点,提出把语文素养的提升融入到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中去。文章首尾呼应,层层深入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最后,文章的语言平实而不乏真诚,没有故弄玄虚,也没有为显示文采的无病呻吟,自然流畅,言之有物。虽然不能为文章增添亮色,但亦不会影响文章高分的获得。

当然,作为考场限时创作,文章也会有小的瑕疵,比如老舍的《小病》“生命是一种律动,有光有影,有情有雨”的引用来阐述我们学习语文要这样与自然亲密接触还是不够准确的。但是瑕不掩瑜,文章深刻的思想,流畅的思路,还是会让我们眼前一亮的。

猜你喜欢

考题观点途径
“正多边形与圆”考题展示
“正多边形与圆”考题展示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观点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对一道研考题的思考
特别的考题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