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思品教学德育渗透举措思考

2017-03-11葛立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34期
关键词:思品爱国主义思想品德

葛立峰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中心学校,浙江杭州 31110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中小学教学除了要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体能发展,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格品质修养的发展,要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贯彻落实“德育”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思想品德课程是我国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因此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德育”教育的精神,应该首先加强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德育”教育,提高小学的思品课程教学水平,扶正小学思品课程的教学方向,努力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修养。

1 “德育”教育的概念

“德育”教育是指区别于“智育”教育、“美育”教育和“体育”教育的,对人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制观念等多方面的教育。“德育”教育的对象广泛,不仅包括中小学学生,而且还包括高等教育学生。“德育”教育的教学范围宽广,涵盖政治、哲学、思维、人格修养、道德修养等多方面的教育。可以说,“德育”教育可以渗透到每个个体和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因此能否实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关系到能否完善学生的人格道德,关系到社会的秩序和文明程度。

2 小学思品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作用和意义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主要作用和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小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的文明进程不断提升,社会对于人才的思想道德的要求以及人格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是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格品质教育最主要的教育方式,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利于完善我国小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人格修养,有利于提高我国小学生的文明内涵和文化内涵,从而充分提高我国学生的整体社会竞争力,使其拥有更加美好的前途和更多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社会整体的发展有赖于个体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也有赖于个体文明的进步,只有个体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和人格品质修养水平,社会整体的文明进程才能不断加快,文明程度才能不断提升。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实行“德育”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和人格品质修养水平,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加快社会整体文明进程,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有着奠基性的意义和作用;第三,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国家政权的稳固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维护和支持,国家的兴旺发展来源于人民群众的信仰坚持。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是我国经济政治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制度基础。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利于坚持我国的根本制度,有利于我国国家政权的稳固,有利于我国的经济政治发展以及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第四,对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当代的国际竞争已经由军事竞争和意识形态竞争转变为科技竞争和文化软实力竞争,如果想要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增强自身的科技实力和文化软实力。而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较为弱小,文化输入大于文化输出,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促进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加强民族的文化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输出,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3 小学思品教学“德育”渗透的基本举措

“德育”教育的教学范围十分广泛,但归结其中的要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即爱国主义教育、责任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以及法制教育。下面笔者将通过举例说明具体阐述五个方面的“德育”教育的具体内容以及教育举措。

3.1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当今世界,随着国际经济文化政治交流的不断加深,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然而随着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国家渲染“中国威胁论”,在国际社会中广泛宣传“中国威胁主义”,并且得到了不少于国家的接受和认可。在和平和发展仍为时代的主题国际环境中,中国一方面在为本国和世界的发展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一方面又因巨大的成就招致其他别有用心的国家的攻击,因此我国在国际环境中的处境依然不容乐观,具体体现在领土纠纷问题、文化冲突问题以及经济抵制问题。所以,加强国民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国民的爱国主义意识显得很有必要。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因此必须要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渗透“德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在小学思品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例如,将升国旗仪式常态化,加强升国旗过程的仪式感,增加国旗下讲话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思想品德课上讲述优秀的爱国主义人物以及其爱国故事比如爱国英雄杨靖宇、爱国学者吴玉章等,观看优秀的爱国主义历史记录片,增强爱国主义历史教育;开办爱国主义文艺表演课,将爱国主义文艺表演搬到课堂,可以通过朗诵爱国主义诗歌,表演爱国主义话剧等形式;举行祭拜先烈活动,加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2 加强责任教育,强化小学生的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指一个人主动承担由于自己的言语或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的态度。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不仅体现在公民的文明程度较高,而且还体现在公民的责任意识较强,因此创建社会主义文明社会必须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提高公民的责任担当能力。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道德规范要求中,责任意识包括承担个人行为责任、承担家庭责任、承担法律责任、履行国家要求的责任义务等,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渗透责任意识教育,就要从以上四个方面入手。教育学生勇于承担个人责任,比如做错事情要勇于承认,积极改正,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负责;教育学生积极承担家庭责任,比如为父母分担压力,帮助父母做家务,为家庭的美好生活尽应尽的义务;教育学生敢于承担法律责任,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社会制度和公约;教育学生积极承担国家责任和履行相关义务,比如适龄青年积极服兵役,维护国家形象,反对民族分裂和国家分裂等。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不仅能够提高我国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维护社会安定和谐,而且有助于树立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提高我国的国家影响力。

3.3 加强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忠孝观念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之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中国人重视忠孝思想,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在家庭生活中孝顺父母,赡养老人,俗话说:“忠厚传家,诗书继世”,说的就是中国传统忠厚精神。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忠厚思想,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感恩,知足常乐,不过分夸大自己成就,不因暂时的挫折而失去信心,感恩自己所获得的一切。加强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忠孝观念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第一,教育学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这个年纪就应该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小学思品教师可以通过树立班级“先进学习标兵”、建立班级学习帮扶制度鼓励、设立班级学习奖励机制从而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争做模范;第二,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做一个好儿女。小学思品教师可以通过举办中国传统孝文化专题课堂讲座,向学生们传授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忠孝故事和人物。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晒出我的家务成果”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分担父母的家庭压力,为父母多做些事情等等。

3.4 加强诚信教育,增强小学生的诚信观念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价值取向和道德修养之一。人无诚信则不立,自古以来,不论中西方,是否诚信都是评判一个人、一个社会乃至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准之一。根据教育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小学生正处在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前意识阶段,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主要心理表现就是主观性强,换句话说就是过于自私,不会考虑说谎的后果,诚信意识较差。诚信教育是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是在小学思品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关键要素,因此小学思品教学应加强诚信教育,增强小学生的诚信观念。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多种途径,例如:举行自我检讨自我批评活动,反思自身曾经做过的不诚信的事,以及其为自己和他人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后提出改正和弥补的措施;组织班级“诚信标兵”评选活动,在学生群体中树立诚信榜样,带动全体学生一起学诚信,爱诚信,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

3.5 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小学生的法制意识

我国一直奉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法制精神,自“十九大”以来,我国的法制精神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新的法制精神。这不仅意味着我国政府将会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和基本制度建设,逐步健全我国的法制体系,而且意味着我国政府将会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公民的违法违规后果更严重,成本更大。因此,进一步地增强公民的法制教育,提高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越显重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建立规则意识的关键阶段,如果在小学阶段没有健全的法制教育体制,学生没有得到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普及教育,那么会导致学生的法制意识淡薄,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的法制进步。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渗透法制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例如:学习我国宪法和其他基本法律的基础条文,了解我国法律的基本构成以及法律的主旨要求,明确法律的作用;观看法制宣传片比如《政法在线》《法制365》等等,通过多媒体了解我国的法制现状,清楚违法的成本和后果;组建模拟法庭比赛,将法庭搬到课堂,运用所学的法律法规知识以及搜集法制资料,通过模拟正规法庭审理案件的流程,了解法律的运用以及法制机关的运行机制等等。

“德育”教育应该贯穿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始终,将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和人格素质培养放在 “德育”教育的首要位置,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法制精神,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

4 小学思品教学“德育”渗透应注意的问题

4.1 小学思品教师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在国家教育部倡导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新形势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满足新形势下小学思品教育的要求,迎接新的课程实验标准和教学改革的挑战。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为师者以身作则,以德育人,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小学思品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言行举止受其思想支配。因此,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师首先应该转变自身观念,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品质的发展,改变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主要标准的陈旧观念;(2)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所谓术业有专攻,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师要想在思品课上渗透“德育”教育,就要多花精力和心思在如何改进思品课的教学教育方法,如何将“德育”教育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完美融合,如何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辅导等等。小学思品教师还应该具有广博的学科知识以及边缘学科知识,做到广而精;(3)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我国中小学教学设施不断改进,其信息化和技术化水平不断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在上课之余还应该多学习如何使用现代信息教学设备进行辅助教学,以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除此之外,多媒体教学工具还能提高思品课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改变小学思品课程说教死板的传统面目,提高小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上课兴趣。

4.2 激发学生的思想品德课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对思品课的学习兴趣,是有效渗透 “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1)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目标。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教育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应该细化量化,具体到每天要完成些什么事情,例如帮父母做家务、不说谎话等等;(2)教学过程中多使用有趣的教学手法。传统的小学思品课程教学模式流于说教和形式,在学生的印象中就是一门死板的课程,课堂的教学氛围是枯燥无聊的,因此要激发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就要多使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手法,例如使用多媒体播放设备播放纪录片或教育电影,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等等;(3)有效地鼓励和表扬。根据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内心的被肯定感和满足感,而被肯定感和满足感主要来源于身边的表扬鼓励和获得的成绩,因此要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教师就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

4.3 坚持以人为本,倡导“生本”教育

“以人为本”是国际通行的普适的教育理念,也是我国当代的重要教育方针之一。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在教育中要将学生作为教学和学习的主体,提倡以生为本,增强学生在学习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在我国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多上讲台,放开自我。可以通过建立小组合作学习制度,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渗透 “德育”教育,首先要明确“德育”教育对教化人性,提高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品质,促进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国家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其次,要在多方面多举措地加强小学思想品德课的 “德育”教育,从爱国主义教育、责任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以及法制教育五个方面着手,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责任意识、忠孝精神、诚信意识和法制意识。最后,小学思品教师要注意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大力激发学生对思品课的学习兴趣,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改善教学方式。

[1]汪月芳.初中思想品德德育教育的几点见解研究[J].赤子,2015(4):288.

[2]孙照兴.初中思想品德德育渗透教学策略研究[J].赤子,2015(2):256.

[3]朱晓方.改革思品教学,增强德育实效[J].陕西教育,2015(9):21.

[4]肖芳芳.开放思品课堂,彰显德育魅力[J].新校园学习,2014(5):147.

[5]魏利.重视思品教学 加强德育渗透[J].现代教育科学,2011(5):81.

猜你喜欢

思品爱国主义思想品德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品课堂有效性的构建方略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思品课堂中的运用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