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人格批判思想对中国改善民生的理论启示

2017-03-11尚小华

关键词:契约人格马克思

尚小华

(五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

马克思人格批判思想对中国改善民生的理论启示

尚小华

(五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契约人格相对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身份人格而言是历史的进步。但是,契约人格本质上是服务于资本统治的资本化的人格。资本化人格的特征在于人格主体的虚幻性质、人格过程的异化、人格客体的偶然性。基于此种判断,改善民生必须做到:人格主体的人民转向、人格权利的社会共享、人格责任的自觉担当。

马克思哲学;人格;身份;契约;批判;民生;启示

引 言

马克思哲学关于人格思想的论述从理论特质上看批判性多于建构性,它是综合了哲学、经济学和历史学等不同视角的人格批判思想。这一综合视角与人格法学、人格伦理学和人格心理学方向迥异。考虑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我们认为,马克思哲学在《1857-1858经济学手稿》等文本中提出的人格批判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指导我国抵制资本人格、建构自由个性,进而全面推进和改善民生建设工程,依然具有非常强的理论启示。因此,马克思哲学的人格批判理论资源值得学界去深入挖掘和思考。

一、 “人格”释义

“人格(Personality)”从英文字面看,是一般个人的能力、属性。人格的拉丁文(Persona)含义为面具,指向的是人格的外在显现。然而这个面具不是个人可以任意选择的舞台意义上的角色扮演,而是法律赋予个人的作为人的各种身份。最早对人格的现实界定和应用起源于古罗马时代的古罗马法,其出现与财产占有、身份等因素密切相关。从法学研究看,人格是自然人或团体成为法律主体获得权利或义务的要件或主体资格。“民法上的人格权(Personality Right)就是指民事主体对其生命、健康、姓名(或名称)、肖像、名誉、隐私、信用等各种人格利益所享有的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1]在人格心理学看来,“人格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赋予个人生活以一定的倾向和模式(一致性)。像身体一样,人格包含结构和过程,并且反映着天性(基因)和教养(经验)。另外,人格包含过去的影响及对现在和未来的建构,过去的影响中包含对过去的记忆。”[2]从伦理学看,人格主义认为,人格是人的自我意识,是首要的个体存在,是个体对世界的意义展现,是具有自我创造和自我控制力量的自由意志。哲学中的人格主义者将人格视为具有最高价值、拥有支配性力量的实在之物。

一般而言,法学、伦理学和心理学上的人格理解模式的不足在于它们都普遍立足于孤立个体理解人格,排除了社会制度变迁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对人格的作用,尤其缺乏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考量人格视角。马克思的人格理论具有鲜明的历史批判性,它从资本主义有机体的角度建构了独特的社会化的人格批判理论,充分彰显了人格理论的社会批判视角,同时,又对建构新时代的人格特征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二、从身份人格到契约人格——人格发展的历史考量

(一)身份人格的历史发生——人格的最初社会样态

在前资本主义阶段,基于血缘的宗法和基于身份的等级关系成为主导社会各种关系变化的核心要素。身份人格成为前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首要人格样态。身份人格体现在古罗马社会中,便是“家父”的法律地位的确立。一个人是否被称之为“家父”,取决于罗马私法是否认定其为权力主体,而不论其是否有拥有现实的家庭及子女后代。家父和家庭一样包含着财富的意义。所谓的人格不过是财富权力的化身,目的在于建立财产归属关系上的不同的权利义务主体,实现财富的分配和界定。

因此,古罗马的人格划分的目的在于突出身份差异,进而突出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罗马法人格在人的范畴内完全没有丝毫平等的意义,它本身就是不平等,身份才是人格的真正内涵。”[3]在古罗马时代,一个有人格的市民,相比较纯粹生物属性的其他类个体(奴隶、动物等),拥有一定的社会资源,享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存在感。黑格尔认为,“所以在罗马法中,甚至人格本身跟奴隶对比起来只是一种等级、一种身份。””[4]56

可见,身份人格一开始就呈现为一定的世俗性质,其存在价值仅仅是为界别奴隶制度中的市民和外来人、从立法上管制奴隶、更好维持当时社会秩序提供了一个符号差异。身份化人格的出现,真正界定了作为社会属性的人的社会关系存在,是个人自我认知和人类文明进化的一个标志。

身份人格的存在源于落后的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自然经济条件下,“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不能想象会有自由而充分的发展”[5]。前资本主义共同体的共同点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不发达,有限的财富生产能力在于满足社会的需要,财富的分配也只能基于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获得。就人格自身的发展阶段看,身份人格呈现为一种价值群体化、功能实用化、立场等级化的早期人格样态。

(二)契约人格的彰显——人格力量的普世价值之光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彰显了理性价值、个体自由,人格也从财产符号抽象化为普世人权,从身份人格升华为契约人格。

契约精神既是市场经济关系的本质体现,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伦理基础。“从本质上说,契约是双方当事人的合意。双方当事人以发生、变更、担保或消除某种法律关系为目的的协议,就叫契约。”[6]契约关系内在地诉求个体自利、公正、自由、平等等核心理念。所谓契约关系,按照黑格尔的理解,即“使在绝对区分中的独立所有人达到意志同一”[4]81-82。也就是契约关系是一种平等地位的对立双方间基于各自自由意志的交换。康德制定了契约人格的双重理性法则——自由和义务。自由体现为仅仅服从自己为自己订立的法则,义务体现为将个体彼此视为互为目的,无条件服从实践法则。“人格性不是别的,就是一个理性存在者在道德法则之下的自由。”[7]康德的绝对律令基于“人是目的”、“人之为人”的出发点,将理性自治、人格自由、人格尊严上升为人类的绝对价值,开启了基于公民社会环境下的人格思考模式。人格自此摆脱了世俗羁绊,内涵从身份差异的符号界定转变为原子式、普适性、抽象化、自由和平等性的整体自我意识定位,成为了在天国中翱翔的人格存在样式。为了实现人格的自我实现,“人格性”被黑格尔用来表示通过对自然的不断占有来展示人格的存在。“为了取得所有权即达到人格的定在,单是某物应属于我的这种我的内部表象或意志是不够的,此外还必须取得对物的占有。”[4]67契约人格不断地处于为承认而斗争的自我实现的历程中,这种历程也是对自由的不断接近。启蒙思想家们使契约人格在形式上实现了对身份人格的否定和超越,无疑是人格历史发展的一次飞跃。

伴随着启蒙思想家关于人格独立、自由、平等、权利的理念的奠定,资本主义制度完成了“从身份到契约”[8]的转换:私法自治、意思自治、契约自由等理念和原则正是基于契约关系的普遍化,契约人格是契约关系的哲学彰显。

然而,这种契约人格在马克思哲学看来本质上属于维护私有财产的人格权利。以商品交换为例,契约人格化为了平等的商品交换关系,体现了商品主体间的意志自由的关系。“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9]104“他们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这种具有契约形式的(不管这种契约是不是用法律固定下来的)法权关系,是一种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9]204资本化的契约人格成为摆脱了各种世俗差异(种族、国家、肤色、信仰、财产、职业等差异)的人共同具有的一种交换价值属性。基于契约的人格权利属于抽象的“普遍人”而非“现实的”工人和农民等真实个体。契约人格体现了个体追求公共的善、自由和平等的政治权利,然而,一转到市民社会中,个人对他人的排他性规定就展现出了契约人格的交换价值本性。

三、马克思人格理论的三重论域

(一)以生命个人取代资本——人格的主体还原

马克思哲学要将人格主体还原为生命个人,视人格的主体为肉体需要基础上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个人。马克思的人格主体体现出自然人格和社会人格的统一。

一方面,生命个人重视每个个人的肉体需要和个人对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哲学认为,生命个人是生存于特定物质生活条件中的以肉体组织为物质基础的个别。“后一种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则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10]可见,个人对自身的意识的主体就是现实中的生命个人,而人格即个人对自身的意识,因此,人格的真实主体就是现实中的生命个人。因而,现代个人的人格不是身份人格中的权威、荣誉和等级这些符号化的存在物,也不是契约人格阶段抽掉个人的各种自然和社会差别只剩下平等、自由、爱、同一的权力义务等抽象形式规定。马克思的人格将人格从纯粹的法律形式规定转移为世俗的物质化规定。

另一方面,生命个人凸显了人格的社会历史关系纬度。“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当事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本身不过是资本和属佣劳动的体现者,人格化,是由社会生产过程加在个人身上的一定的社会性质,是这些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11]995在契约人格类型中,人格成为普世的原子化人格,人格从社会意义上来说是同质的、永恒的规定,因此是概念式的精神化规定。而马克思哲学一开始就强调个体的关系性存在,将个体本性定义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凸显了个人的社会历史性存在。根据生活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人格也伴随着个人生活周遭的社会关系变迁而随之变迁。换言之,本真人格的应然主体既不是身份,也不是契约,而是历史性变化中的生命个人。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格主体异化为资本主体,个人成为了资本或雇佣劳动的人格化表征。所谓人格主体的资本化,即资本家“作为人格化的、有意志和意识的资本执行职能”[9]178。资本家的人格表现出的不是自己作为生命个人的特质,而是体现出资本的意志、力量、需要、欲望、冲动和逐利本性。社会化的人格从生命个人的天然自我表征转变为抽象物具有的人格属性。“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11]920资本不同于拥有千差万别特质的生命个人,作为一定社会关系的资本不论载体和大小,在质上具有同一性,因此,资本家可以有无数个,资本只有一个。应然的人格差别千万种,实际的资本化人格就只有一个。千差万别的人格多样性演变成了抽象的人格单一性。“在研究进程中我们会看到,人们扮演的经济角色不过是经济关系的人格化,人们是作为这种关系的承担者而彼此对立着的。”[9]104资本的人格化既是物的人格化,同时又是生产关系的物化,这种双重性质使得资本独立于资本家并使资本家成为资本的傀儡。同理,工人成为雇佣劳动的人格化,成为可以自由出卖的活劳动,成为物质的劳动力,而不是作为生命个人而存在。

因此,资本作为异化的人格主体导致了人格的物化和物的人格化,要想走出这种历史的异化状况,还必须回到个人的现实生活中,在劳动中发现人格自我扬弃的实现途径。

(二)人格存在的异化属性——扬弃资本人格的必然性

其一,现代社会的双重生活带来了人格属性的分裂——无私和自私、特殊性和普遍性、具体性和抽象性的张力持续存在。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写到:“前一种是政治共同体中的生活,在这个共同体中,人把自己看作社会存在物;后一种是市民社会中的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人作为私人进行活动,把他人看成工具,把自己也降为工具,并成为利己力量的玩物”[12]172-173。

其二,人格呈现出可交易性。劳动使得工人越来越依附于资本和资本家。劳动创造的财富越多,积累的比例就越高,给予活劳动的财富比例就越小,工人之间的竞争就越剧烈。为了谋生,作为尊严的人格也可以被交易。“工人不但远不能购买一切东西,而且不得不出卖自己和自己的人格。”[12]230在《共产党宣言》中,田园诗般的身份人格,比如“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13]等这些身份人格时代的表征统统被利己主义的冰水淹没,贸易的自由代替了特许的自由,露骨的剥削代替了温情的剥削,交易性的契约人格代替了固定化的身份人格。

其三,人格主体转移为资本,呈现出异己性。作为积累起来的劳动——资本以及人格化的资本——资本家双方都对创造并供养着他们的工人和工人的活劳动对立。“死的资本总是迈着同样的步子,并且对现实的个人活动漠不关心。”[12]227资本的冷漠造成了作为工人和资本家的人格丧失,资本家也成为了资本的傀儡,人格化使资本呈现出资本的生命特点。“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是独立的、有人格的,而活动着的个体是不独立的、没有人格的。资产阶级却把扬弃这种关系说成是扬弃人格和自由!它说对了。的确,正是要扬弃资产者的人格、独立与自由。”[14]287-288“资本家只有作为人格化的资本,他才有历史的价值。……只有作为资本的人格化,资本家才受到尊敬。作为资本的人格化,他同货币贮藏者一样,具有绝对的致富欲。”[15]正是异化劳动导致了人格在市民社会和国家中的分裂和对立,市民生活中的人格是特殊人格,是用以谋生、利己的工具性存在,是一种必然性人格;而国家生活中的法律规定的人格是一种普遍人格,是基于被赋予的各种权利而行动的抽象人格,对工人来说只能是一种可能性和偶然性人格。平等、自由的人格权利是对谋求生存、忍受强制和依附资本的反讽和注脚。

马克思在评论黑格尔颠倒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时说:“他忘记了‘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它的胡子、它的血液、它的抽象的肉体,而是它的社会特质,而国家的职能等等只不过是人的社会特质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12]29-30造成这一分裂的原因在于私有财产制度以及异化劳动。只有扬弃这二者,政治生活的人格才具有了现实根基,而经济生活和市民生活中的人格才真正具有超越性和崇高性。“无产者,为了实现自己的个性,就应该消灭它们迄今面临的生存条件,消灭这个同时也是整个迄今为止的社会的生存条件,即消灭劳动。因此,他们也就同社会的各个人迄今借以表现为一个整体的那种形式即同国家处于直接的对立中,他们应当推翻国家,使自己的人格得以实现。”[14]121现实个体的人格需要在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劳动中,在一定的联合体构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下,随着劳动方式的转变而得到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是实现“有人格的个体”的社会环境保证。

(三)扬弃偶然性,实现自由个性——人格指向的未来建构

首先,自由个性的实现指向的是作为资本的货币的灭亡。货币对于生产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为人类带来了形式化的独立、平等和自由。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货币作为交换价值取得了国王般的代表并支配一切财富的能力,进而货币拥有了无所不能的原本属于人的个性特质。马克思在《1857-1858经济学手稿》中认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16]因此,自由个性的实现必须建立在消除资本化的货币、重新占有自己的生产能力的基础上。

其次,从生产关系角度看,自由个性在于重建个人所有制。个人所有制是基于原始个人劳动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私有制而言的,是所有制的否定之否定阶段。“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17]未来社会的个人所有制是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否定,其主要内容就是生产关系的为我化,即:祛除异化的生产劳动关系,消除基于仅仅追求物质需要的动物状态,进入能够直接占有和利用自己创造的生产关系的状态。

在“有个性”的“个人”那里,这种直接形式的自然必然性必然消失,人们生活和活动的直接目的已不是自然需要,代替它的是“一种历史形成的需要”,即“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11]927。有个性的个人追求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在生活和活动中充分展现个人生存的价值。劳动的这种历史性变化,也就是“消灭劳动”[12]78,因而,人类可以在其发展中超越仅仅追求物质需要的历史阶段,超越人类社会的动物状态,进入真正的人类状态。

最后,从社会关系和上层建筑看,自由个性表现为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地发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4]273自由个性的人是对比于“偶然的个人”而言的。“偶然的个人”是在前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无法摆脱个人所从属的群体或阶级共同体而受到社会关系束缚的个人。这种个人就无法选择自己的给定利益和观念的存在状况而言是没有个性的。从社会关系看,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于不受外界环境尤其是各种利益共同体驱使基础上的自由地联合、自由地创造和思想。

四、人格批判和改造是民生建设的应有维度

从人格思想看待民生建设,就是要重视人民作为人格主体的地位,消除异化的资本人格;就是要共享发展,实现人格的全面发展,消除形式化的抽象人格;就是要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促进和保障每个人的人格自由。

(一)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人格主体的人民转向

在列宁看来,资本主义制度就是一种变相的奴役制,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种奴隶制的社会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人、农民等人民群众不具有真实的人格主体性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论是工人还是资本家,其人格发展都局限于资本的全面统治,成为资本的奴隶和附庸,无法展现人格对于个体的意义。在马克思哲学看来,“现实的人”即劳动人民。人格主体在新的社会制度下应该从资本主体转换为人民主体。

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集体上任伊始就将人民摆在发展的中心位置,体现了确立人民作为人格的真实主体的价值取向。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讲到:“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8]“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9]213发展生产力、聚焦人民生活和公平正义的实现,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这一人格主体的弘扬和彰显。

(二)共享发展,确立实现人格权利的物质保障

人民作为人格的主体性质只有外化为特殊的人格权利并有效实现在人民的生活中,这样个体人格才具有价值和意义。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私有财产被少数人占有,人格权利只能被资本家真实享有,而作为劳动人民的人格权利则多数存在于法律条文的账面数字中,人格权利往往沦为一些形式化的抽象规定,因此,这些人格权利对于人民群众不过是一些虚幻的人格承诺。在消除了私有财产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格权不再是排他性的利己主义手段,而是基于社会公共财产权基础上的真实享有。

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在就业、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民生保障切实提供了人格权利的物质保障。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发展的要求在于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手段在于提高公共服务、加大转移支付、实施精准扶贫、健全农村弱势群体服务体系、推动教育、就业、社保、医疗、食品卫生、生育政策的民生转向;基本原则在于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期望在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最终使人民拥有获得感。这种获得感便是生存权、发展权的真实实现,这为全面的人格权利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政策支持和物质保障。

(三) 自觉担当和自我实现——民生建设的人格维度弘扬

人格力量的彰显在于自觉担当。一方面,担当彰显了人之为人的个体责任和社会使命,彰显了人性的光辉;另一方面,担当要求勇于批判现有的束缚人格发展的各种异己的社会关系,勇于创造出为我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民生型社会。“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承诺了的就一定要兑现,要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坚持社会政策要托底。”[19]214-215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民生建设的自觉担当意识,彰显出中国共产党鲜明的人格力量。

人格的全面发展的表现在于劳动人民的自我实现。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处于异化生存的状态,个人能力畸形萎缩,个人需求扭曲功利,这极大限制了个人的自我实现。中国共产党通过建构“学习型社会”来实现教育公平,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教育保证。“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19]216这说明,民生工程通过教育领域的推进为人格的自我实现奠定了条件、提供了契机。

从根本上讲,人格作为上层建筑,取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全面发展,人格既需要以民生建设为根基,又为民生建设提供了价值导向和意义填充。从过去间接的“以经济促民生”的顺带式的民生发展思路转换为当下的“以改革促民生”的聚焦式的发展思路,使得民生的人格维度重要性更加彰显。建设好一个人格自由全面的社会,是民生建设的必然诉求,也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

[1] 王利明. 人格权法的发展与完善——以人格尊严的保护为视角[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4):166-174.

[2] L·A·珀文.人格科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67.

[3] 刘宁.人格内涵的演变及其基础[J].东方法学, 2009(4):104.

[4]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1.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485.

[6] 周枏.罗马法原论:下册[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6:654.

[7] 康德. 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231.

[8] 赵万一,吴晓锋.契约自由与公序良俗[J].现代法学, 2003,25(3):52-59.

[9]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1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525.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4.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267.

[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7-108.

[1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70.

[1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G].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70.

[19]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 李夕菲]

2016-12-16

本文为广东省“十三五”学科共建项目“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的生存论阐释”(批准号:GD16XZX02)、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扶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批准号:江财教2016-56号)、广东省创新人才类项目(人文社科)“青年马克思对启蒙时代政治哲学的批判和超越”(批准号:2015WQNCX144)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尚小华(1976—),男,湖北襄阳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B0-0

A

1009-1513(2017)02-0064-06

猜你喜欢

契约人格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一纸契约保权益
马克思像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新疆发现契约文书与中古西域的契约实践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解放医生与契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