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歌声唱响爱之路

2017-03-11邹彦

歌剧 2017年1期
关键词:上海音乐学院歌剧院艺术歌曲

邹彦

2016年8月上海歌剧院在伦敦大剧院(LondonColiseum,英国皇家歌剧院驻地)演出中国原创歌剧《雷雨》之后,著名的音乐评论网站Bachtrack于8月12日发布了署名大卫·卡林(David Karlin)的评论:“当晚最令人激动的,是饰演繁漪——剧中女主人和主角——的徐晓英。徐晓英具备了戏剧女高音的一切:声音温暖平顺且充满了力量,高音信手拈来且毫无尖刺之声。最重要的是,她完全展示出了歌剧文本所要求的一切……徐晓英为我们呈现了一场令人赞叹的演出。”这样不吝溢美之词的评价出自一向客观的西方乐评人之笔的确难得,这无疑也是对她演唱实力的真实评价。特别是对于徐晓英这位没有任何国外求学经历的歌唱家来说,这样的评价又具有特别的意义——既肯定了徐晓英的恩师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陈其莲教授的教学成就,同时也是肯定了上海歌剧院不遗余力地培养青年演员的思路。

大卫·卡林先生的文字自然是对徐晓英目前所取得的艺术成就的客观评价,但是笔者相信,如果他听了徐晓英2016年11月16日独唱音乐会之后,一定会发出更多的赞美言辞,因为徐晓英在音乐会上的表现真正充分地展示了她全面的歌唱才能。

笔者曾问过徐晓英:“开一场独唱音乐会难,还是演一部歌剧难?”徐晓英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音乐会难!”的确,一场完整的音乐会需要包含各种音乐风格、各种语言和不同体裁的歌曲,且需要几乎不停歇地在舞台上演唱;因此,从这些方面来看,音乐会的难度的确要高于歌剧。徐晓英的这场题为“爱之路”的音乐会,曲目安排极为厚重——上半场为中国曲目,下半场为外国曲目。具体的曲目涉及到中国古诗词歌曲、中国艺术歌曲、中国近现代创作歌曲、西方艺术歌曲和歌剧。如果将加演的最后一曲《小河淌水》算在其中的话,还包括了中国民歌(当然是美声唱法的诠释方式)。音乐会曲目涉及到的语言则有汉语、德语、法语、俄语、意大利语、英语、捷克语等七种语言。对上述这些体裁和语言游刃有余的把握,足以显示出徐晓英非同一般的演唱能力。

或许,令徐晓英认为独唱音乐会难于歌剧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徐晓英有天生的戏剧感,她对于歌剧人物有着特别敏锐的直觉和深刻的把握。这似乎已经影响到了她对于非歌剧咏叹调的诠释方式。比如,在舒伯特16岁时完成的艺术歌曲《纺车旁的格雷卿》中,她甚至已经“跃跃欲试”地诠释出了这首艺术歌曲中所具有的戏剧内涵。

音乐会最后的几首曲目是徐晓英特别擅长的歌剧咏叹调。此时的徐晓英,演出状态比之前更为轻松,她简单的几个动作就足以将观众带入一部部错综复杂的歌剧之中。在主演过约15部歌剧之后,或许徐晓英可以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威尔第的歌剧,更确切的说是投向两部女主人公都是“莱奥诺拉”的歌剧——《游吟诗人》和《命运之力》;在笔者看来,她的音色和戏剧天赋也特别适合这两个具有坚强个性的戏剧人物。而整场音乐会最后的两个曲目也正是来自上述两部歌剧。

在音乐会上,留给人以深刻印象的还有她对于音乐作品层次的把握——顯然,在如何推进作品、逐步达到音乐的高潮方面,徐晓英经过了缜密思考。此外,弗雷《月光》中的清澈、普朗克《爱之路》的温暖感恩、拉赫玛尼诺夫《春潮》的一气呵成、德沃夏克《月亮颂》的谦卑恳求、梅洛蒂《莫妮卡的华尔兹》的内心变化……无一例外地被恰如其分地演绎了出来。

正如徐晓英在音乐会的正式曲目结束之后在舞台上所说的那样,这场音乐会也凝聚了她的恩师上海音乐学院陈其莲教授的心血——陈老师几乎出席了徐晓英全部的重要演出,包括2016年8月在伦敦演出的《雷雨》。而徐晓英也不止一次向笔者表达过对陈老师的感恩之情。这种师生的情谊正是上海歌剧院和上海音乐学院薪火相传的希望,也正是一条通往艺术圣殿的“爱之路”。

要特别提出的是,音乐会的钢琴伴奏沈烨,她的钢琴伴奏有许多出彩之处,她以一架钢琴让我们聆听到了交响乐队的声音。还有前来客串的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杨小勇,他的两首歌曲以及最后与徐晓英加演的《风流寡妇》中的唱段,显示出了他炉火纯青的演唱功力。

“踏踏实实做好我所喜爱的事业,唱更多好听的歌给大家听。”这是徐晓英在音乐会上所说的话。祝愿徐晓英在艺术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猜你喜欢

上海音乐学院歌剧院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望终南山》的演唱分析
上海音乐学院来我校考察交流并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拨乱反正”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
“当代”或是期待?——2016上海音乐学院第九届“当代音乐周”回思
希望的回响——评“春天的律动Ⅲ”上海音乐学院民乐重奏合奏音乐会
《海上·音》大型原创音乐剧在上海音乐学院上演
谈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钢琴伴奏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