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导学案生成性问题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活动的实践

2017-03-11俞永见

课外语文·下 2017年1期
关键词:课堂活动导学案初中语文

俞永见

【摘要】学生在完成导学案时,会产生一些生成性的、教师事先没有预设到的问题,这些都是极其珍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应以学定教,合理地、充分地利用这些问题设计出有趣且有助于本文学习的课堂学习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本文从模糊处,资料助读;浅读处,想象深入;误读处,互助纠错;疑难处,朗读解惑;争议处,论辩明理这五个方面入手进行实践探究,让学生徜徉在符合自己需求的语文学习活动中,打开思维的通道,获得丰富多彩的语文体验。

【关键词】初中语文;导学案;生成性问题;课堂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为了帮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过程,在实施“导学案”的过程中,笔者尝试做好“激趣质疑”这一步,首先在预学案设计上做足功夫。如对文本解读的疑难处、模糊处、浅读处、误读处、争议处等,教师设计出不同的课堂学习活动,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通道,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体验。

通过多年的努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模糊处,资料助读

文本内容有显性与隐性之分,而隐性的东西,像文本的中心等“模糊处”往往不易被学生所理解,就需要教师组织适当的活动,适时点拨(提示)加以澄清。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查找文本背景或相关资料,制造感性与理性、具体与抽象的思维碰撞,在诠释文本的同时,使学生感悟更明晰。

如:在完成《雨说》预学案时,有学生提出,“在第三节中雨恳请孩子们不要在它来的时候打伞闭门,关窗放帘,披蓑戴笠,生怕满满的善意和爱无法抵达孩子的内心,这是为什么呢”?

师(组织课堂学习):这场雨将最动人的歌声献给了中国大地上的儿童,但这洋溢着希望和美好的雨,却也有它的担心和忧虑,下面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诗歌第三节,请同学们说说这是为什么呢?(请学生朗读第三节)

教师将学生分成3—5人的小组,要求他们查询问题的答案之后,全班讨论各组原始难题的答案以及他们用于发现答案的资源。各组之间可以展开对抗赛,得出答案。

各组纷纷展示自己的成果,其中一组学生采用“以诗解诗”的方式:

生:我们组找到了《雨说》同时代的一首诗《雪白的墙》,从诗中可以解释。出示诗:

妈妈/我看见了雪白的墙/这上面曾经那么肮脏/写有很多粗暴的字/妈妈,你也哭过/就为那些辱骂的缘故/爸爸不在了/永远地不在了

生:在诗中我们发现生活在那个时代的这群孩子饱受痛苦,很不幸,需要希望……

师:是啊,这群孩子从“文革”的苦难中走来,可爱的心儿被禁锢,与欢笑、自由、希望渐行渐远……正因为如此,这场雨更需要为1979年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对学生来说,“文革”离得太远,课堂上又一言难尽,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查找资料,交流感悟。这项活动,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这样的资料助读解读法可以直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主动的探究中敏锐地捕捉到许多有效的信息。学生意外学到了“以诗解诗”法,不但为课堂增添了诗意,还激发了学生对诗歌的感知敏感度。可见,这项活动的设置,无论对背景的感知、情境的创设、情感的深化,都得到有效推进。

二、浅读处,想象深入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时会一知半解,浮于表面,需要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的浅层阅读体验的同时,相机导入深层次阅读。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反复读,在关注字面义、言中意的同时,关注言下意和言外意,就会使学生的阅读不断走向深入。对学生深度明显不足的地方,教师通过临机追问或及时补充等方法,将学生的阅读和思考引向深入,收获独到、深刻之类的惊喜。如学习王维的《使至塞上》时,学生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句,学生答案笼统老套。笔者告诉学生王维是以诗为画,让学生超越时空,展開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更深更广的画境中徜徉翱翔,触摸诗人的灵魂。

通过教师情感的渲染和思路的开启,帮助学生创设了身临其境的想象空间:

春天到了,但北疆的关塞依然一片荒凉,毫无绿意。近处,干枯纤细的隔年蓬草,在南风的裹挟之下,飘扬翻飞在尘沙流动的地面和天空。抬头远望,蔚蓝的天空,一行队列整齐的大雁一边啼叫一边扇动翅膀飞向北方。而此时西边的天际,那黄河流来的地方,一轮落日正缓缓靠近地平线,不远处,在西天晚霞的笼罩映衬下,一道报警的狼烟,正直直的升腾着,像一把利剑直刺向天空。蓬草、飞雁、关塞、天空、沙漠、长河、狼烟、落日,还有想象得到的烟霭、晚霞,蓬草、沙漠的黄色,上方天空的蓝色等等,共同组合成一幅空阔、浩瀚、雄浑、奇异、壮丽、苍凉的西北边塞图。

想象画面描述结束,教师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涵咏体味和同伴交流,分享了体验,领会了诗境,较好地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获得美的享受。

三、误读处,互助纠错

学生在阅读文体时会产生各种误读。面对学生的误读,教师在保持宽容的同时,更须积极应对。通过有效的“导”,调整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拨正他们思维的方向,启发他们沿着正确的途径提升阅读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正解文本,领悟真谛。如《变色龙》预学案的质疑环节中,有很多学生出乎意料地提出:奥楚蔑洛夫这么做也有他的无奈,他也是受害者。一个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竟然成了受害者,一个可以原谅的人。这样的理解,明显是背离正确的价值观的。教师有必要组织活动来拨乱反正。

师:今天,我们班有不少同学想为奥楚蔑洛夫翻案,我们先来听听其他同学的看法。

生:虽然奥楚蔑洛夫可能有他的无奈,但这也丝毫不能否认他的可恶可憎。

(有异议的学生一片哗然)

师: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结合人物形象来谈谈你的理由。

生:奥楚蔑洛夫欺软怕硬,他没收别人东西时的得意,嘲笑赫留金时的可憎,都说明这个人本性的丑恶。

生:如果奥楚蔑洛夫媚上是为了自保,那么他完全可以不欺下啊!可以对老百姓好一点啊!

……

师:不错,他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他的身上沾染了很多邪气,但我们是否就可以据此同情他,原谅他呢?在特定的历史时代,有没有“举世皆醉我独醒”的人呢?

生:陶渊明宁可辞官,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这种精神被传为千古佳话。

生: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宁可跳进汨罗江,也不愿与浊世同流合污,为后人敬仰。

……

师:历史上也有不少识时务者,但最终却身败名裂,有这样的人吗?

生:汪精卫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候,见风使舵,投靠日本人,成立汪伪政权,遗臭万年。

生:秦桧,陷害忠良,祸国殃民,最终只能永世跪在岳飞坟前,遭人唾骂。

……

师:是啊,这些人得意一时,但却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奥楚蔑洛夫可谓得意一时,他也势必要为此付出代价:永远成为别人的笑料。

对学生的这些误读之处,笔者常把它们当作千载难逢的时机,在“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通过同伴间的引导、互动、帮助,教师的积极引领,巧妙点拨,达到拨乱反正的目的。

四、争议处,论辩明理

课本中的经典作品,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的解读也常有一些争议之处。面对这些争议,教师不能回避,而要直面它,把它作为宝贵的教学资源。笔者在活动课的设计时,巧设议题,引发学生辩论碰撞。在辩论的过程中,形成多元解读,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把握课文内容,深刻理解课文主旨。如教学《在沙漠中心》时,在预学案中显示学生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面对死亡的威胁,文中的“我”是痛苦絕望的;另一种认为“我”没有绝望的情绪。这两种观点形成了冲突。于是教师让学生关注第9、10 节和11至19节,找出文中描写“我”心情的语句,让学生讨论争辩。最后,学生统一认定,“我”没有绝望的情绪,理解了做飞行员是“我”此生无悔的选择,理解了“我”高洁的灵魂。

这一堂课的活动,学生发言精彩纷呈,围绕争议深入文章,独立思考,相互碰撞,读出了文章的真味,提高品读的质量,获得品读的乐趣,提高文本阅读的有效性。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思维。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课堂活动形式之外,笔者还尝试用课本剧、音乐欣赏会、板画诗意等活动方式,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有效学习。在活动中,也收获了不少活动反思:活动不能因过度求新,而流于形式,活动的宗旨是要促使学生更乐意去亲近文本、感悟语言。要正确处理好“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学生预学案中产生的生成性资源,要注意组织、引导、点拨的精巧,要注意活动结束后要总结、点评的有效等。在组织活动时,要注意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活动的内容构成和学生的实际,适当分工,适当轮换,从而既发挥各类学生的特长,又能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笔者根据学生在“导学案”中的生成性问题,以学定教,设计活动,通过多样化的语文活动,帮助学生手脑并用、学思合一、知行统一地自主地品味语言、感悟形象、解读文本,渐渐养成了自主学习能力,从而真正变成自我教育的主体。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刘霞.语文因活动而精彩[J].语文学习报,2009(4).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课堂活动导学案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课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研究的初探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