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桐城文派研究»:桐城派研究新视域

2017-03-10路海洋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桐城派桐城古文

路海洋

«近代桐城文派研究»:桐城派研究新视域

路海洋

桐城派研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古代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1985年全国第一届桐城派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一批有分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相继涌现,其中魏际昌«桐城古文学派小史» (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吴孟复«桐城文派述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年)、周中明«桐城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王达敏«姚鼐与乾嘉学派»(学苑出版社,2007年)等,尤为学界所推崇.近年来,桐城派研究“持续升温”,俞樟华、胡吉省«桐城派编年»(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用编年的形式来反映桐城派的发展历程,记述桐城派上千弟子的事迹和成就”.萧晓阳«近代桐城文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则突破前人藩篱,对近代桐城文派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其学术价值毋庸置疑,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即扼要分析萧著的特点和学术建树,谈谈它对推进新世纪桐城派研究的贡献.

一、近代桐城文派总体风貌的全景式呈现

如果将萧著放在桐城派研究史发展历程中进行考查,不难发现,其最引人注目之处,就在于第一次对近代桐城文派进行了系统论述.近百年来,研究桐城派的成果可谓夥矣,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近代桐城文派一直被“桐城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的光焰所淹,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对此,萧著明确指出,目前学界“对于桐城派的认识尽管已经不囿于清代前期,但是学术界很少深入关注桐城派在近代的发展过程”,而实际上“自道光至于宣统,近代桐城之文先后相继,贯穿于整个近代”.基于这样的观念,萧著总体按时间先后,系统描述、探讨了近代桐城文派从兴起到衰微的整个过程.

书首两部分为前言、引言.前言为全书精义之总说,引言则是对全书研究对象的内涵、外延界定及对既有研究文献的综述,为全书之缘起.主体部分共五章,依次论析了近代桐城古文的渊源、背景、传承途径与空间分布、风貌与质性嬗变轨迹,以及近代桐城古文从新范式建立到中兴、衰微的具体历程,由此构成了近代桐城文派研究比较完整的体系.

萧著的全面性或说体系性,突出体现在对近代桐城文派“内涵”的立体探研上,即既从渊源、背景层面分析了近代桐城文派兴起、嬗变的文学与文化动因,又从理论观念、文学创作、文学影响层面论述了近代桐城文派内在递嬗的轨迹、面貌.尤其在对作家作品的观照上,范围和深度都较前人有所拓展、深化.萧著在引言部分概括“目前研究桐城派的困境”时提到,“近百年来学者所涉及的作家中,多关注文学大家的研究,对于与之有密切关联的作家尚未深入研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萧著依据地域将近代桐城文派分为七个主要支派,即岭西派、上元派、湘乡派、莲池派、新城派、武夷派和后桐城派,并对这七个支派的大部分代表作家进行了各有侧重的论述.萧著这方面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近代桐城文派作家进行了更加合理的“归类”;其二,对这些作家的作品风貌、特点作了更加细致的分析、揭示.这是对李详«论桐城派» (1909)、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撰述考» (1924)以来学界相关研究积累的接续和合理深化.

可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如萧著第四章论述以张裕钊、吴汝纶、贺涛、王树枏等为代表的北宗桐城文派,其有两点值得肯定:第一,明确拈出“北宗桐城古文”的概念,并对各代表作家的生平、创作作了比较深入、贴切的分析,同时“对于与之有密切关联的作家”李刚己、赵衡、贾恩绂、刘春霖、宫岛大八诸人作了扼要的论析、介绍;第二,在“北宗桐城古文”内部,又将张裕钊、吴汝纶为首的莲池派与贺涛、王树枏、李刚己等北宗其他古文家区分开来.对照吴孟复先生的名著«桐城文派述论»来看,吴著将萧著提到的“北宗桐城古文”归为湘乡派的支流或说延伸,并认为“有些人过高地估价了湘乡派”,但从张、吴、贺、王等人古文创作的内在特点来看,其与曾国藩之文已有了一些内在的不同,在这个意义上,将“北宗桐城古文”与湘乡派古文等分开来审视,似更合理、更细致一些.可以说,萧著中此类细致研究,是对桐城派研究的进一步拓展与推进.

二、近代桐城文派嬗变过程的俯瞰式考察

梅曾亮在«答朱丹木书»中有一段话,学者经常引用:“文章之事,莫大乎因时.”其实,“随时而变”或说因时适变,不但是梅曾亮的古文观,也是方苞、姚鼐、曾国藩等人比较一致的观点,俞樟华、胡吉省«桐城派编年»对此就有简要概述,正如周中明«桐城派研究»所论:“桐城派绵延长达二百余年,其所以有如此长的生命力,重要的内因之一,就在于它没有凝固僵化,而是不断注入活力,使之处在发展变化的动态之中.”萧著则不但将因时适变视为近代桐城文派发展演变的基本特点,而且全书的论述都紧紧围绕这个特点来展开.

为了把握桐城文脉因时适变的特征,萧著从文学史的高度对近代桐城文派的发展进行了俯瞰式的考察.如在论桐城“义法”之嬗变时,萧著首先指出,“自桐城派之初创,到桐城之文之陵替,‘义法’说的内涵在不断丰富、演变”;其次,分三个阶段依次概括了桐城“义法”的演变,即初创时期的以辨理论事为宗、定型时期的翰藻义理兼备、分化时期的涵融各体之文,这一分析是符合实际的.“义法”是桐城古文的核心概念,“义法”内涵的丰富、演变对应着创作内容、形式、风格特点的转变,萧著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因此,在«近代桐城文派研究»的主体部分,作者就以此作为内在理路,比较清晰地展示出了道光以降桐城古文流变的面貌.其中对以梅曾亮为代表的道咸上元派、岭西派古文的论析,颇具典型性.

萧著认为,梅曾亮是推动近代桐城古文实现内在转变的第一位宗师,他引骈入散、写作诗化的古文,建立了桐城古文的新范式:“近代古文新范式实始于梅曾亮化雅从俗之文.”“梅曾亮的古文继承了江南文化中的诗性感悟、宣城诗文中诗画之境.甚至弹词之情韵与明清小说中细腻的表现方式也在其古文中得到了体现,古文体式倾向骈偶化与诗境化.”而道咸之际文风之丕变,无疑与梅曾亮引骈入散、引俗入雅、以诗入文的古文范式相关涉,萧著«前言»所谓“岭西朱琦、龙启瑞、王拯、彭昱尧与龙继栋等山水之文得其(梅曾亮)诗境之美”“梅曾亮与邵位西、孙衣言等人酬答,文辞不废绮丽,许宗衡以情韵之文主盟京师文坛,与朱琦、叶润臣、冯鲁川、杨汀鹭、潘祖荫、孙衣言等人文酒宴会,切磋艺文,为上元文章嫡传.”甚至曾国藩的时务之文与梅曾亮之文也有内在的关联.由此,梅曾亮在桐城古文发展史上的地位、影响,基本得到厘清.事实上,结合萧著对道咸以降各阶段桐城古文发展的论述,我们基本能够把握近代桐城古文对清代前期桐城之文的“内涵更新”问题,这一研究比前人走得更远.

当然,萧著对近代桐城文派因时适变性质的考查,并未仅局限于桐城古文系统本身,而是有着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大的“野心”,那就是希望从古今文学演变的角度,揭示桐城古文向现代白话散文嬗变的内在可能性,这在全书的“结语”中有清楚体现:“纵观中国近现代散文之嬗变,在近百年间,散文经历了从桐城古文、逻辑文到现代美文的演进;在嬗变中伴随着语言形式由古文、俗语到白话的渐变,文章主旨由表达群体意志、叙述客观现象向抒写个人情思转变;表明散文精神经历了由道德法则、逻辑祈向到审美维度的演进,近现代散文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近代散文在向营构意境的美文嬗变过程中,注入了现代人文精神,为现代散文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空间.”客观地讲,萧著对桐城古文尤其近代桐城古文向现代散文嬗变趋势的分析,是全面、细致、公允而值得充分重视的.

三、近代桐城文派文化源流的多维度演绎

近代桐城文派的发展、演变,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多维面相的文化现象,要想深入揭示这一现象的面貌和意义,仅从文学的视角来探研显然是不够的,这是学界共识.近百年来,桐城派研究者们已经从文学及学术文化、社会政治与文学关系等角度,对桐城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魏际昌«桐城古文学派小史»对桐城派学术渊源的梳理、吴孟复«桐城文派述论»对桐城派与学术及人文地理关系的考查、周中明«桐城派研究»对桐城派与清代文化政策、学术思想及程朱理学关系的论析,都比较有代表性.

萧著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拓展了研究的视角,这首先体现在从地域和家族文化的角度,立体观照近代桐城文派.书中对江南文化包括书院传授、地域性文酒之会助益近代桐城文学发展的扼要考查,对不同地域古文圈的“归类”、分析,对梅曾亮古文创作家族文化背景和姚濬昌家族古文传承的探研,都有代表性.如在对梅曾亮古文濡染家风的研究中,萧著简要梳理了梅曾亮的“家学文章”,指出梅氏先祖梅鼎祚、曾祖榖成、祖文鼎、伯祖鉁、父冲、母侯芝、外祖侯学诗、舅侯云锦等所形成的家族门风,对梅氏古文兼擅骈俪之美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对曾亮母侯芝“骈俪生色”的弹词创作之于梅氏古文骈俪倾向影响的分析,尤有新意.应当说,萧著对梅曾亮古文家族背景的分析,超迈前人、成效显著.

萧著的研究视角除了地域、家族文化,当然也包括前人已经涉及的社会政治、学术文化、师友传承等.比前人做得更好一些,主要是通过师友传承梳理,更加清晰地呈现出了近代桐城古文文脉传衍的面貌,这在萧著主体部分有充分展现,不详述.

如果将前面讲的“多维度”从研究视角扩展到广义的研究思路、方法角度,那么我们还能看出萧著的另外一些特点.这里重点说一个方面,即历时性论述与共时性总结相结合.历时、共时考查相结合,是文学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不过要想做到得当、有效的“结合”并非易事,萧著在这一点上是做得比较好的.就框架结构而言,«近代桐城文派»大体分为两部分,前言、引言、第一章是一部分,第二到第五章是另一部分.前者厘清研究对象内涵、渊源、背景及总体风貌、特点,属共时性考查,后者具体呈现近代桐城古文嬗变历程,为历时性考查;前者既展现出后者发展、演变的“历史语境”,又总结出后者推衍的内在依据,后者则既不断回应前者,又具体印证、发挥前者的论断.如此前后结合、“双管齐下”,使读者对近代桐城文派的内、外两方面的面貌、特征有了颇为深入的了解.这样的“结合”确实得当而有效.

总的说来,萧晓阳«近代桐城文派研究»第一次对近代桐城文派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研,视角新颖、视野宏阔、方法得当,抓住了近代桐城文派嬗变的关键特征,揭示出一些在以前隐而未彰的事实,得出了一系列客观、可信的结论,解决了不少重要学术问题.在继承中有新拓展、新建树,将近百年以来的近代桐城文派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罗时进教授在«序»中有这样评述:“作为近代桐城派研究的新创获,相信在桐城派学术史上,在近代文学研究中,这本专著自会引起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已经指出了萧著在学术史上的重要意义,本文所论萧著的全景式的风貌、俯瞰式的描述、多维度的演绎正是这一评述的注释. «近代桐城文派研究»或有其不足之处,然其优点与建树人所共见:它不只是开辟了桐城派研究的崭新视阈,无疑也是二十一世纪桐城文派研究的一部力作,标志着桐城文派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作者系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猜你喜欢

桐城派桐城古文
桐城三祖传记文创作之差异探微
桐城派的山水书写与文脉传衍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融通诸体的桐城派文学理论
浅析桐城歌的艺术特征
桐城派文化的创新与现代传承研究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安徽桐城六尺巷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论《西洋杂志》的延与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