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善”与“孝”

2017-03-10黄天芳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善心本性传统美德

黄天芳

(湖北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论“善”与“孝”

黄天芳

(湖北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善”与“孝”联系密切,“善”是“孝”的基础,没有善心,哪有孝行?行善与尽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善良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在当前道德观念面临严峻挑战的情況下,弘扬向仁善、尽孝心的道德风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善心;孝行;传统美德

“善”的本义是好、吉祥,亦指人心地善良,言行好,对人友善,乐于帮助人。“孝”是指对父母长辈孝顺。在古代传统文化体系中,“善”与“孝”联系紧密。古人说:“大善无如尽孝,大孝莫于行善。”儒家告诫人们:人生有两件事不能等,那就是行善与尽孝。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提出的“百善孝为先”,将“善”与“孝”联系在一起。

一、“善”是“孝”的基础

从字形上看,“善”从羊[1],是会意字,羊性情温顺和善,懂得感恩,“羊羔跪乳”就是最好的例证。善的本质是有善心,善心是一个人好的品质,人品不好,什么都谈不上。千百年来,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倡导崇德向善、孝亲敬老。孝的本质是亲情回报,一个人若心地不好,没有良心,不知感恩,哪会有孝行?

良心本指人天生的善良的心地,是人类特有的属性,讲良心是中华民族道德价值观之一。历史上的人性论,都是以“善”为人之标准的。[2]《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儒家认为人性本是善良的,每个人最初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孔子的“仁者爱人”诠释了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孟子在《孟子·尽心章句上》中把良心视为一种天赋,他在《孟子·吿子章句上》还深刻论述了人的本性问题,提出了“人性本来善良”的观点。[3]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他认为,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是一种自然之理,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但是,水如果受拍打就会飞溅起来,加压就会迫使它倒流,这不是水的本性,是外部环境造成的。人也一样,人性本来善良,但人为的外部因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另外,孟子还率先给“良心”赋予了明确的道德意涵,他在《孟子·告子章句上》中说:“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3]这句话由“常用刀斧砍伐树木不能保持森林繁茂”作类比,指出有些人之所以丧失了良心,是因为像刀斧砍伐树木一样,天天砍伐,那良心怎能保得住?由此可见,人们常说做人要讲良心,必须先守住良心,有了良心才能成为一个好人,讲良心是对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说文》解释“孝”为善事父母者,从“孝”字的构形来看,它是由“老”字省去“匕”后,下面加上“子”字而组成的一个会意字。“孝”字的构形说明,人老了之后要依靠子辈,后来逐渐演变成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人们要认识到“孝”的本质是亲情回报,一个人若没有良心他怎么可能去回报亲情呢?因此,孝行的基础和前提是人要有良心。《围炉夜话》是清代王永彬所著,全书分为221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该书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为第93则的题目。[4]“百善孝为先”把“孝”列为善行之一,但“孝”是善行之首,它建立在善良的基础之上,其作用就是完善人的向善品质,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以孝行天下。《围炉夜话》一书中讲向善的内容很多,其一有讲善是人的本性及善是需要教化的。例如:“天地生人,都有一个良心;苟丧此良心,则其去禽兽不远矣”(第144则);“圣人教人总是一条正路,若舍此正路,则常行荆棘中矣” (第144则)。其二有教人向善行善方面的。例如:“善是吉星,恶是凶星”( 第82则);“作善降祥,不善降殃”(第64则);“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第15则);“行善济人,人遂得以安全,即在我亦为快意;逞奸谋事,事难必其稳便,可惜他徒自坏心”(第51则);“人称我善良,则喜;称我凶恶,则怒;此可见凶恶非美名也,即当立志为善良”(第195则)。 其三有讲对行善态度的。例如:“存为善之心,不必邀为善之名”(第55则);“偶缘为善受累,遂无意为善,是因噎废食也”(第138则)。 其四还有讲关于行善的方法的。例如:“求孝殷殷,向善必笃”(第161则);“求个良心管我,留有余地处人”(第47则);“为善之端无尽,只讲一个让字,便人人可行;立身之道何穷,只得一个敬字,便事事皆整”(第163则)。 以此可见,我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向善教育,人有了善良的品质,才懂得孝道,因此“善”是“孝”的基础,“善”与“孝”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善”与“孝”是传统美德

“善”与“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尧舜时代,善良和孝顺就成为当时人的道德追求。如《尚书》中的《尧典》和《舜典》[5],就记载了东夷地方一位出身穷困,但既孝顺、又仁厚、还智慧的名叫舜的人的故事。传说舜在尧未禅让帝位给他时,他的异母弟弟象,为图占家业几次要谋害他,昏庸的父亲和后母也偏心,纵容象。有一次象要父亲去叫舜修补粮仓的仓顶,当舜用梯子爬到仓顶用心修补时,象却将梯子拿走了,并在粮仓四周点火,企图把舜活活烧死,幸亏舜将两个大斗笠系在两只手臂上,乘着一阵大风往下跳,才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象看到舜没有被大火烧死,便再次和母亲商量要父亲叫舜去掏井,那口井很深,他们刚用绳子把舜吊到井底后,上面的人就收了绳索,后来象又叫人往井里扔了许多大石块和泥土,打算把舜砸死并埋在井里。令象没想到的是,当他正高兴地准备分哥哥的财产时,舜灰头土脸地站在门口,象被吓得目瞪口呆,而舜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象羞愧不已,向哥哥承认错误,且有悔改之意,舜不计前嫌,原谅了象。 后来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在与人谈论这个故事时认为,舜的这种表现既不是伪善,也不是糊涂,只不过是对父母的孝顺和对弟弟的仁慈善良罢了。孟子说:“既然象已承认自己错了,又有悔改之意,舜怎能不高兴呢?这不叫伪善,叫宽宏大量啊。”[6]2-4善良和孝顺就成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又如曾参,他是孔子所教学生中最年轻的,据史料记载,他是一个极具善心又体贴入微的孝子。曾参牢记孔子对子由说过的话:让父母衣食无缺,不算是孝子,要不然,和养马养牛有什么不同?所以,他不仅在衣食生活上好好地侍奉父亲,并且在心理上、精神上常常使父亲获得满足。曾参的父亲曾晳喜欢接济穷人,行善的名声传遍周围千家万户,曾皙每听到人们称赞他“是个大好人”时,心里便感到十分高兴。平时曾参对父亲的善行都看在眼里,知道父亲以帮助他人为乐,所以每次吃完饭后,曾参就要问父亲,今天没有吃完的剩饭剩菜,您打算送给哪家?曾晳听到便由衷地高兴。有时即使没有剩饭剩菜,曾参还是向父亲请示,然后赶紧再做一份送到父亲指定的人家。[6]40-41曾参就是这样在行善中尽孝,在尽孝中行善。让老父亲得到发自内心的真正快乐。

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中记载的一个善良人悔之晚矣的孝亲故事[7]:一次,孔子偕弟子出行,见到一位身系白带手抱镰刀在道旁哭得十分悲伤的名叫丘吾子的人,孔子上前关切地问他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丘吾子说他晚年才发现自己犯了三个过失:第一是年少时为了求学,周游诸侯列国,根本没有把关照亲人放在心上;第二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工作,再加上为君主效力,没有很好地孝敬父母;第三是和朋友交情深厚,但很少陪伴年老的父母,疏远了自己的亲人。他现在回来本想好好地赡养老人,可双亲都不在了,因此他悲痛欲绝,决定投水自尽,告别人世,到阴间去陪伴亲人。孔子听后十分感动,他告诫随行的弟子们要引以为戒,吸取“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教训。后来辞别孔子回家赡养双亲的门徒就达十分之三。该故事告诫善良的人们,不要等失去了才觉得珍贵,尽孝是不能等的。

总之,“善”与“孝”是相通的,善是为人之道,也是待人之道,而孝行是人的善行的最高境界。自古以来,人们把父母抚育子女、子女孝敬父母,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孔子曰:“人之行,莫大于孝”,“夫孝,德之本也”。 父母是子女的生命之源,是人生的启蒙者,有养育之恩。孝的本质是爱心和感恩,所以人世间首先最应报答的是父母的恩情,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孝敬的人,那他怎么可能去关爱他人,更谈不上爱国。人们要认识到,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行善和尽孝应该永远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追求,因为这不仅仅是人的天性,也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责任。

三、善良是做人之本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倡导崇德向善的传统美德[8]2-257。例如,孔子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孟子曰:“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他认为“善”是“人性”,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道德经·二十七章》言:“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荀子·礼论》言:“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始终俱善,人道毕矣。”《周易》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唐代颁布的官书《尚书正义》言:“修德而为善”,即要求人们要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真心向善,并认真践行。我国古时的一些蒙学书籍也非常重视对儿童的向善教育,例如《三字经》开篇就讲“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千字文》言:“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弟子规》言:“见人善,即思齐”等等。传统文化倡导向善,教育人们要心中有爱,与人处事,讲究心存善意,并乐善好施;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宽容体谅;与己要求,讲究独善其身,善心常驻。人的一生,不一定都很成功,也不一定都很辉煌,但人生必须善良,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善”表现了一个人对他人以及对外界的一种态度,向善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让我们尽情地享受善良带给人间的快乐和幸福,并体验生命的意义和世界的美好。我们一定要明白善待别人其实也是善待自己这个道理。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位中年妇女突然见到自己家门口站着三位老人,便关切地询问老人们是否饿了,诚心请他们进屋吃点东西。老人们却说他们不能一起进屋,中年妇女很不理解,其中一位老人指着同伴说:他们一个叫成功,另一个叫财富,我叫善良,你现在进屋跟家人商量一下,看看需要我们当中哪一位。中年妇女与家人商量后,一致决定把叫善良的老人请进来。善良老人愉快地接受了邀请,但另两位老人也跟着进来了。中年妇女很奇怪,便问其缘由,另两位老人告诉她,善良是我们的兄长,兄长在,我们也必须在,因为哪里有善良,哪里就有成功和财富。[9]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成功和财富总是伴随善良而来的。在当今社会,人心、人性皆应以善为本,我们造福于他人,实际上也是造福于自己,“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善良也是一个人应具备的素养,善良品质需要后天的教育培养。《吕氏春秋》有言:“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善,教训之所然也。”其意思是说,人的品性由于经常受到教训后才能为善,善良品性是教育培养的必然结果。虽然“人之初,性本善”,但离开后天的教育,人性也会变坏。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认为,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到外物的影响,这不是本性的表现,并提出了本性也要“养”的观点。孔子在《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讲,人的本性原是相近的,后天的习染使得人们之间的品性相差甚远。[8]2-257孟子曰:“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意思是说,人性虽然本性善良,但如果不加以滋养,而是放任下去,就会像用斧头天天去砍伐树木一样,即便是再茂密的森林也会被砍得光秃秃的。人一旦良心失去,心灵失去把持,还会以为人原本就不存在善良。[3]孟子认为,人们的素质有时并不能完全符合仁义的标准,必须要加强品德修养,以此恢复丧失了的本性之善,并提出了“寡欲说”和“养气说”。[3]他还在《孟子·尽心章句下》中阐述了品德修养的几个阶段,即“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3]该论断说明人的品德有无限提高的可能性,但这种提高需要后天的教育培养。 我国著名作家杨绛在《走到人生边上》一书中说:“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善恶杂糅,这就需要修炼。俗语说‘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 十磨九难出好人’。”《礼记》曰:“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因此,一个人只有不断地修炼自己,完善自己,才能善心常驻,成为一个有良心、讲孝道的人。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人们修炼和受教育的目的是改进人性,使之朝着向善的路径发展,为此,继承崇德向善的优良传统,坚持向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当前对“善”与“孝”, 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加以引导,另一方面应从小抓起,让知善、学善、行善、扬善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

当前,由于我国经济运行模式的转型,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当代社会,因为物质利益原则、竞争法则以及人际关系的趋利化倾向和社会上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等,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致使有些人的价值取向扭曲,功利意识严重,善良本性缺失,道德观念淡薄。他们重物质利益,轻向善精神;重等价交换,轻爱心付出;重自我满足,轻关爱父母。当今道德观念受到严峻挑战,有些人忘记了做人的根本,这就需要大力倡导和弘扬向仁善、尽孝心的传统美德,通过扬“善”、“孝”来书写人间大爱。著名作家高尔基说得好:“做一个善良的人,为人类去谋幸福。”当今人们都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品德修养,坚守善心,践行善行,为国为民谋幸福,从而使自己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实现自己更高的人生价值。

[1] 许冲.说文解字表[M]//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96:320.

[2] 张宽政.论人性:善恶并存以善为主[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7:25.

[3] 孟轲.孟子[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7-255.

[4] 王永彬.围炉夜话[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3:21-260.

[5] 张馨.尚书[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3-11.

[6] 何顺.三十六孝故事[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9.

[7] 孔子家语[M].潘树仁,译注.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69-70.

[8] 梦华.国学精粹[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

[9] 杨建峰.学会宽心,懂得包容,活在当下[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13:268.

(责任编辑:祝春娥)

On “Kindness” and “Filial Piety”

Huang Tianfang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Xiaogan, Hubei 432000, China)

“Kindness” and “filial piety”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and the former is the basis of the latter. Without a kind heart, there will be no filial piety. Both kindness and filial piety are the traditional virtu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Kindness is fundamental for human behavior. At present moral concept faces severe challenge, henc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arry forward the moral trend of “kindness”and “filial piety”.

kindness; filial piety; traditional virtues

2017-04-21

黄天芳(1940- ),男,湖北孝感人,湖北工程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B82-02

A

2095-4824(2017)04-0019-04

猜你喜欢

善心本性传统美德
身边的传统美德
名家谈教育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保持本性方能异彩纷呈
做人美德
疯狂的“善心汇”
善心汇一场败局已定的“冒险”
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党的道德建设
论现象学时空的实践本性
本性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