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艺理论课程教学中的生态和谐范式研究

2017-03-10龚丽娟

河池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文艺学文艺理论范式

龚丽娟

(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0)

文艺理论课程教学中的生态和谐范式研究

龚丽娟

(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0)

文艺理论课程内容与结构的生态化,是文艺理论课程教学实践生态和谐教育的重要基础。生态和谐范式在文艺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分形,经由有序展开的课下空间,到协同共生的课堂空间,再到和谐整生的课程系统,实现了对个体健康和谐人格生态的培育,和对有序和谐校园生态的建设,以及对多样和谐的社会生态的推动。

文艺理论;生态和谐;范式

文艺理论课程作为高校人文学科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是包含《文学概论》《美学概论》《艺术概论》等在内的人文艺术学科的高校基础理论类课程,具有提升高校人文学科大学生的文艺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审美素养及道德素养等多种功能。近年来,高校文艺理论的生态化,促使相应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方式也寻求生态化的范式与路径,以更好实现文艺理论课程在当下综合性、时代性的美育功能。笔者近10年来主要从事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及生态批评等新型交叉学科的理论研究,同时也在高校长期从事文艺理论的教学实践,因此,基于专业敏感性及教学责任感,积极践行生态理念,努力探索生态和谐教育的相关范式与路径。

一、文艺理论课程与校园生态的双重困境,亟待新的教学范式的研究与实践

文艺理论是新中国以来大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人文课程,在塑造和谐个体人格、促进和谐人际关系、重构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等方面,都承担着重要职责与功能。然而,新世纪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文艺理论教学面临新的挑战,文艺理论教育在陶塑和谐人格、建构和谐校园生态中的重要功能日益退化与弱化。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传统文艺理论普遍以主体实践论为其哲学基础,其学科构架更倾向于实践论价值观,教材内容相对固化,更新速度缓慢,与世界范围内的生态美学、生态批评及本土生长的生态文艺学等新兴学科等,未能实现理论内容的同步发展;二是延继了数十年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与学二元分离,一刀切、偏于记忆考查的考试方式,都偏离了文艺理论课程本身审美性、精神性、创造性、生态性等本质规律,未能合和时代的生态文明潮流。因此, 文艺理论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亟待革新。

20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以来,全球生态思潮风起云涌,国人生态意识日渐增强,国内与生态学相关的新兴学科发展迅速。与文艺理论相关的生态文艺学应运而生,不仅强调文艺系统的生态规律研究,还强调以生态和谐为目标的文艺新功能。“文艺本身的生态性决定了文艺功能的生态性特征。文艺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内在创生性和外在修复性,具体体现为生态审美、生态批判、生态调节等功能。目的在于追寻并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引导人类寻求诗意的存在,建设生态人文精神。”[1]生态和谐作为生态学科中最为重要的机制、规律,既符合科学规律,亦合乎审美规律,是一切生态存在的最高理性形态。因此,生态和谐也应当成为当代文艺理论教学的重要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将生态和谐的范式分形至各个环节,以实现对各个生态和谐关系维度的构建。

当下正处于整个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精神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等各种生态问题集中爆发,整个社会急需寻找一种重构生态有序与生态和谐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大学校园作为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相对特殊构成,学业、恋爱、人际关系、工作就业等各种压力向年轻大学生群体轮番袭来,导致近年来本该如象牙塔般圣洁安宁的校园生态不复和谐。大学生各方面压力与日俱增,心理问题日益增多,身心生态关系失衡,部分学生甚至出现如悲观厌世、性格古怪、行为乖张、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公共空间里人际冲突屡屡发生,传统校园里亲和友爱的同学关系日渐淡漠,如马加爵案、复旦投毒案等校园恐怖案件时有发生;师生之间由于传统授课模式的阻隔,与学生互动逐渐减少;现代传媒、电子产品的繁盛,导致学生与自然的远离与间隔,人文教育中的自然审美教育缺失明显。

审美活动使人类作为高级物种的潜能得到巨大的发挥,文学与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审美精神与审美理想的集中表征,也是人类审美活动的高端创造物,具有提升人的情感力与审美力的双重功能。而文艺理论课程正是将人类精神与灵魂内在的审美感知与审美创造规律以基础理论的形式抽象出来,应该承担起化育、浸润个体人格及心灵的责任。对于大学生来讲,文艺理论课程一方面可使其在经典的文艺文本中感知到属于人的精神世界的美好,另一方面,也可在理论性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形成具有一定理性意识的学术思维,对其整体的人格生态及校园生态建设,乃至其社会行为都会起到很好的引导促进作用。

二、文艺理论体系的生态构成与和谐规律,为此类课程的生态和谐教育奠定基础

国内高校通行的文艺理论课程主要包括《文学概论》《艺术概论》及《美学概论》,属于最早设置的传统人文课程,是各高校中文系、艺术系的必修课程,也会以相对简化的形式开设成全校性的通识选修课程,是大学生提升人文修养、获取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因为这些课程涉及文学和艺术的生成规律、生发过程、审美本质等多种理论知识,虽有感性文本的支撑,但同时也有理论性强、抽象晦涩等特点。因此,此类课程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在不断克服其过度抽象而导致的难以理解,尽量使其走向形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课堂实践性与教学生态性的多维统合。

文艺理论课程中的生态和谐教育,应该以文学和艺术本身的生态化为基础。因此,本研究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具体案例中,意在通过生态和谐理念的生态审美渗透与实践,使其不仅在文艺理论课程中发挥生态人文精神,而且使其更多辐射到人、自然、社会等多维生态系统中,为构建整个社会的诗意存在与和谐生态提供可行的教育范式。同任何生态系统的构成规律一样,文艺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作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具有活态运转、动态发展、系统多样化等生态规律。文艺理论的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呈现出相生相竞、共促共进的生态态势,系统整体也在人文学科生态化的过程中吸收新的生态视角、理论与方法,从多维度建构起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文艺理论生态系统:

第一,传统经典文艺理论结构的体系化与生态化。文艺理论是中西方传统人文课程之一,在中国高校主要由文学理论、美学理论、艺术理论三维立体构成,在历史上以诗论、词话、画论、书论、乐论、小说戏曲研究、园林研究等形式出现,并逐渐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积淀深厚、多维立体、系统生发的经典文艺理论体系。总体而言,审美性作为文学与艺术的根本属性的事实,决定了美学理论统合文学理论与艺术理论,是对各种艺术内在审美规律的高度抽象,三者相生相竞,共生为文艺理论的基础生态系统。诗论、词话、乐论、曲论、园林研究等门类艺术的早期研究,可作为课程内容结构的二级形态,作为课外拓展教学的主要内容,各种经典的艺术文本则成为课程结构的三级形态,关联起文艺理论课程的整体教授与学习。

第二,吸取当代生态人文学领域的生态理念:在传统文艺理论课程基础上,结合当代前沿的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生态批评等学科方向,对文艺理论教学进行改进。在理论依据上既立足传统学科理论精髓,又吸纳新兴学科的理论活力,“文学理论经历了由机械论范式到有机论范式的演替”[2]。传统文艺理论课程的哲学基础是实践论,强调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突出对自然的改造与实践,具有浓郁的时代色彩。而在倡导生态文明的当下,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和谐相处,实践论哲学观衍生出的课程内容显然已经不合时宜,急需进行与时代文明主潮相合和的提升与改进,将生态和谐等新理念融入文艺理论的课程改革与教学中。

第三,构建以生态和谐为核心的文艺理论新体系:和谐是中西方文艺美学史上的核心范畴之一,后来演化为文艺美学的重要审美范式,也是现当代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生态批评等学科领域与方向追求的生态审美理想。传统文艺理论与生态和谐有机结合,生发新的更符合时代文明潮流的生态文艺思想,实践生态和谐范式和理念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功能。由此一来,文艺理论在文艺对象的知识性探索基础上,将当代生态和谐理念与传统审美教育有机结合,使其在当代大学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态教育诸多层次发挥积极作用,进而促成带有时代性、前沿性的生态文艺理论的构建。

三、生态和谐范式在文艺理论课程中的生发,为新兴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000年以来,中国生态文艺学、生态批评、生态美学等新兴学科发展迅猛,理论体系逐渐成熟。生态文艺学的发展为中国传统文艺理论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其生态视角、生态思维、生态方法均成为传统文艺学发展的基础与依据。文艺理论的生态转向已然发生,但是,文艺理论教学的生态化却稍显滞后。目前,需要在文艺理论的教学实践中运用生态文艺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将文艺的生发规律,文艺活动的生态路径,文艺作品的生态内涵与美育功能等,以多样化、多层次的方式融入学生对此类课程的学习接受过程之中。在文艺理论生态化的过程中,生态和谐范式逐渐生成,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态:

第一,生态文艺学的元学科研究,促成文艺理论系统的生态化。鲁枢元教授是国内最早从事生态文艺学元学科研究的学者之一,其《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系统阐释了中国化的生态文艺学构成要素与学科体系,认为“文学艺术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开放系统”[3],《走进生态学领域的文学艺术》(《文艺研究》 2000年第5期),认为诗学回归实则是生态回归,文学艺术在生态拯救方面意义重大,文艺通过完善自身而去完善世界,《生态文艺学的原则》(《新东方》 2001年第1期),强调艺术的价值是精神的价值,艺术精神等于生态精神,以文艺的生态审美本性与生态审美内涵来拯救世界。曾永成《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以马克思的“自然向人生成论”为理论基石,把生态学研究方法引入文艺研究中,系统地阐释了马克思的文艺生态观,然后分别探讨了文艺审美活动的生态本性、文艺生态思维的观念和范畴、文艺审美活动的生态功能、文艺活动与自然生态等问题, 关注与推动人性的优化生成。

第二,生态和谐思想与理念的理论研究,加快了生态和谐理念成为当下生态美育的理想化范式。燕国材《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上海教育科研》 1998年第12期),从传统和谐思想出发,论其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并实现了与当代生态和谐理念的对接与沟通;刘浔《浅谈教育中的生态和谐理念内涵》(《视野》2008年4月),强调教育系统内部的开放互动、有机统一,构建人、教育、环境和谐共存的现代生态教育系统;周荣敏、雷延峰《生态和谐教育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转变》(《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1年第7期),认为高校教育生态和谐强调平衡、有机、统一、亲和、融洽,即追求教育内部、外部主客体间相互依赖的生态有机性,互促互利的亲和性、生长性和建构性,主客体互换的开放性、动态性和创新性,其目的是要建立一种自然、和谐、开放、创造的育人环境;盖光《人类生态系统和谐结构论》(《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年第8期),研究了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的和谐关系与和谐结构,认为“和谐论是把握生态系统结构性存在的基点”[4];余清臣、袁为民《生态系统观下的和谐教育》(《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24期)教育作为有机生态系统,通过教育系统和平行系统之间及教育系统内部来实现生态系统整体和谐;蒋国保《生态和谐与环境道德教育》(《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与王继明《生态和谐与和谐社会的系统研究》(《系统科学学报》2010年第1期),主要论述了生态和谐在当代环境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希望借此建构人与环境、社会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第三,生态文艺学的理论维度探索与生态化发展,生态和谐理念的强化,加快生态和谐范式的生成,以及在文艺理论类课程教学中的生态美育功能。刘昉昉《文艺学的绿色走向》(《琼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探讨文艺研究的生态走向与生态方法;徐敏《将生态引入文学 从回归迈向超越——“生态文艺学”研讨会综述》(《湖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集中综述了国内生态文艺学的发展状况,特别是中国传统文艺学中的生态资源;彭松乔《生态文艺学:视域、范式与文本》(《江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以文艺形式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精神关系进行生态伦理审视;谢鹏敏硕士论文《论文艺的生态功能》(中南大学,2007年),强调了文艺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为统治自然论的批判,对科技与人文、物质与精神的调和,对人的心灵的充实与净化等。

无论是生态文艺学的元学科发展,还是生态和谐理念的范式化生成,都为构建生态文艺理论提供了实践基础,也为探索新型文艺理论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参照。对文艺理论教学中的生态和谐教育探索,既要注重从理论方面对传统文艺理论进行内容更新,更要从实践层面对校园生态和谐的诸多维度进行理论确证。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推动文艺理论的生态转向,增强文艺理论教学的生态性、趣味性、审美性,有效改善目前文艺理论教学的困境,完善文艺理论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四、生态和谐范式在文艺理论课程中的分形,助其发挥生态美育功能

生态和谐范式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基本范式,具有高度普适性,同时也具备方法论的指导意义。“生态式教育思想强调以一种生态的眼光、态度、原理和方法来观照、思考、理解、解释复杂的教育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实践。”[5]生态式课堂对传统课堂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学路径都进行了开放式拓展与提升,以拓展式教学空间、开放式互动模式为主要的课题教学机制,形成以课下组织教学与课堂空间教学相结合的课堂生态结构。

(一)有序开展的课下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对文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审美感受

文学艺术是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审美表达,具有畅神、愉情、比德等重要的现实功能。在笔者所带班级的《文本解读》《美学概论》课上,曾经以课下作业和课外组织活动的方式,带领其对校园自然美生态进行发现与解读,并将互动延伸至校外湖泊、江流、新农村建设等场所,然后通过散文、诗歌创作等形式加以形象表达,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他们在对自然的观察、欣赏与感悟中,感受到“澄江静如练,余霞散成绮”的开阔深远,“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的恬淡幽静,培养了敏感的审美力与丰富的情感力,进而树立了健康端正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及审美理想。

在对经典文本解读与排演中,实行以班级为大单位,以宿舍为小单位的组织结构,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大组与大组之间,形成了良性的竞生机制。通常是他们在宿舍或校园进行剧本改编、角色分配及前期排演,进而以汇演的方式集中演出展示。同样,这样的文艺经典的演出有时候需要有相应的实景呈现。在美丽的相思湖畔,笔者曾组织学校昆曲社团的同学,给所带班级部分学生生动地展示文学经典、艺术经典《牡丹亭》中的经典唱段《游园惊梦》。演员们以婉转蕴藉的唱腔,优美典雅的身段,带领同学感受姹紫嫣红开遍的古典春意之中,体味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的无限美好,引领其进入生生死死为情多的美好情怀之中。自然之美的诗意浸润,映射出经典文本中所传达出来高度艺术化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二)协同共生的课堂空间教学,开发学生对文艺经典和谐内涵的审美理解

文艺理论课程作为一个活态发展的生态系统,课堂系统的圆活流转是其教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理论、美学理论及艺术理论,是对文艺生发规律及文艺活动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抽象与提炼,其根基在于活态发展、有序生长的文学艺术史,其生命在于生动具体的文本表现中。因此,文艺理论课堂须以文艺文本尤其是经典文本为依托。

笔者所在的工作单位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有非常成功的以“读、研、写、演”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项目。在文艺理论教学中,笔者延继了这一优良传统,区别在于,笔者努力实现课堂形式的生态化。传统的以课外活动为主的经典展演,发展为以讲授——互动——展演——讨论——讲授为逻辑环节的课堂教学路径。开放自由的课堂空间与课堂氛围,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话语权的平等分布,激发了学生更多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实现了生态式课堂的活态构成。不同文本之间,也实现了协调共进的态势。在《诗经》《古诗十九首》里感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的清新雅致,在“春江花月夜”“秋窗风雨夕”里感受古人浪漫唯美的诗意情怀,在“三顾茅庐”“三打白骨精”“宝黛初会”里体味古今多少事、世事洞明与人情练达。《美学概论》课堂上,学生们需要以门类艺术的形式,比如音乐、话剧、舞蹈、戏曲等,对经典艺术作品做独到理解、分析于表演、展示,笔者也努力寻找机会带领学生欣赏经典艺术的动态电子影像。从古希腊雕塑《维纳斯》到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圣母》,从王羲之的书法《兰亭序》到宋代米芾的“米点山水”,生生不息的艺术长诗,大美流溢倾泻而出,成为学生们对具有生态意味的和谐之美的最具象而生动的理解对象,也是其教育系统中获得审美意识与生态情感的重要来源。

在开放式的文艺理论课堂上,不仅实现了教学相长的互动机制,还验证了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相互促进,促进了教学内容中古典之美与现代之美的交融互渗,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的碰撞对话,在总体上达到了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要素之间协同共进的效果。

(三)系统整生的课程结构,帮助学生对文艺理论课程生态和谐理想的审美把握

对于文艺理论课程来讲,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实践路径等构成了其整体的课程结构与系统。笔者对文艺理论课程的生态化改革,与传统文艺理论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开放式课堂的互动交流,与课下有序组织的教学活动相结合,超越了之前相对固化、机械、单向教授的课堂模式,形成了系统整生的课程结构。这种结构打破了教师与学生主客二分对立的传统关系,也超越了单纯以教材为主的教学内容,能够从多维度、多侧面完成文艺理论课程对大学生从个体人格到群体关系,再到与自然关系的全方位整体涵养与陶塑,也有助于其树立并践行生态和谐的终极审美理想。

五、生态和谐范式的人文教育实践,促进了个体、环境及社会的和谐整生发展

生态和谐关系的建构,既是对传统文艺理论课堂生态范式超越与提升,又培育了学生整体的生态和谐意识与生态审美理念,有利于形成完整和谐的人格生态,构建多样和谐的校园生态,以进一步引导促成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态。

有学者认为:“生态式教学是将生态后现代主义引入教学所提出的一种教学策略,生态后现代主义拒斥二元对立,以一种联系、整体的观点看待人与自然、肉体与精神、自我与他人等方面关系,认为真正的时代精神应该是‘生态的’。”[6]由此可见,生态和谐范式之下的教学,应以整体视角,关注个体人格身心关系、群际关系、人与自然及社会关系等在内的多重生态关系维度,以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生态关系结构。

(一)有助于培育健康和谐发展的大学生个体人格生态

一切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塑造更为和谐完满的灵魂。世界是属于青年人的,他们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学习态度,正面向上的品格德性、人生理想,都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中的人文学科要助力于去实现的重要目标。经典文艺作品往往具有端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以艺术的优美或深刻,给欣赏者带来巨大的内心震撼,与强烈的审美感受,从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与审美修养,塑造健康、和谐、自由的个体人格。

文艺理论的教学,是充实文学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必要环节,也是提升所有大学生整体人文素养及和谐人格的重要环节。生态和谐理念在此课程中的引进、渗透与实践,能极大地激发其内心深处的生态审美力、生态同情心、生态责任感,使其能以生态眼光与审美视角关注文艺世界与现实世界,从而在学习与思考、阅读与欣赏、审美与造美活动中,塑造健康、和谐、自由的个体人格。鲁迅的《孔乙己》让人心生悲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曹禺的《雷雨》让人感受人性的复杂与深刻,《欧也妮·葛朗台》《变色龙》让人体会到人性的弱点,《警察与赞美诗》让人感叹制度对人的异化,《老人与海》让人意识到人类对大海与自然的征服与掠夺。文艺世界里理想化、艺术化的生存欲求,转化为最具吸引力与最具影响力的精神力量,深刻地引导学生构建符合他们审美理想的和谐人格生态。

(二)有利于建设多样和谐发展的大学校园生态

高等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系统中最高端的一个环节,大学校园的生态建设至关重要。世界上著名的高等学府大都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优良先进的学习生态,以及多样丰富的校园生态系统。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家康德曾说,能让他心生敬畏的,唯有“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令”。文艺理论课程中的生态和谐的教学范式与审美理想,生态公平与环境正义的生态价值观,对建设和谐发展的大学校园生态,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生态美学家曾繁仁先生认为:“人对自然的审美态度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条件”[7]。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自新世纪以来至今将近20年间,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作为“生态美学研究的重镇”,一直在教学科研中积极践行生态美学理念,在校园环境与文艺理论教学中,重构健康和谐的校园生态系统。整个学校绿荫如盖,玉带一般呈S形的相思湖穿过校园,将校园分为办公教学区和生活休闲区。学校以道路、湖畔走廊作为景观廊道,伴有四季鲜花绿植等充满生机的植物装饰,在核心景观区域建有“揽月亭”“翠影亭”等亭台楼榭,实现了校园生态的园林化与艺术化建设。全校师生对校园自然生态的保护,垃圾的分类处理,对校园卫生的打扫,对学校各项基础设施的维护,都使得校园呈显出和谐发展的趋势。近年来,校园拆除部分危旧房,将其还原为亚热带自然林保护区等绿化用地。校园生态系统的有机有序,需要学生个体、学生群体、教师、自然环境等要素立足各自生态位,发挥各自生态潜质。以生态和谐理念为核心的文艺理论教学,使校园生态系统在文艺的生态审美浸润中,形成同学之间友爱和谐、师生之间融洽和谐、各民族同学之间平等和谐、人与自然之间亲近和谐的生态整体,并以生态和谐的审美教育规范、引导校园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三)有效地推动社会生态的有序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时代呼唤与之对应的文艺思想,人文学科应凸显其重要的作用与功能。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要建设者,应当在高等教育中接受更前沿的生态思想,形成能对社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生态道德,还应当生发以和谐为目标的生态理想。文艺思想作为人类最精华的审美意识表达,文学经典作为人类审美创造的最高级形式,内含最具普适性的和谐理想与最艺术化的生态观念。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揭示了宇宙的最高规律在于自然之中,庄子推崇合乎万事万物本性的生态观念,并借此达到“蹈乎大方”“逍遥游”的大自由境界,同样,在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里,文艺以其朴素而真实的美感陶养子民,近现代的浪漫主义艺术思潮将人性从工业机器、商品经济的异化中,重新拉回到质朴自然的优美状态。这些文艺思想里的生态智慧与和谐理想,是人类自始至终努力追求的生存目标与生活愿景,也是最贴近我们这个时代需求的人文精神内涵。

时至今日,推广生态和谐的科学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举国之大业,也是世界之潮流。宋代大文学家、理学家周敦颐在《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文艺在当今时代所载之道,即是最具生态价值的和谐范式与理想。文艺理论中所包含从个体人格生态的和谐生发,到群体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生态关系的建构,都为最终实现和谐的社会生态奠定基础。因此,以生态和谐为范式与目标的大学人文教育,既要为社会培育具有生态人文素养的高素质群体,也要积极推动生态时代整个社会的有机有序、和谐融洽与动态平衡发展。

[1]谢鹏敏.论文艺的生态功能[D].长沙:中南大学,2007.

[2]余晓明.文学研究的生态学隐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盖光.人类生态系统和谐结构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8):82-84.

[5]解希静.试论实施生态式教学的必要性[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12):13.

[6]王军强.生态式教学中的生成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7(3):64-65.

[7]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M].商务印书馆,2010.

[责任编辑 罗传清]

Study on the Ecological Harmony Paradigm in the Teaching of Literary Theory

GONG Li juan

( College of Literature,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nning, Guangxi 530006,China)

The ecologicalization of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the theory of literature and art provides an essential basi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ecological and harmonious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literature and art theory, the ecological harmony paradigm has been constantly fractal, ranging from the orderly developed outsidespace, to the cooperative symbiotic in the classroom, so as to form the harmonious and integrated curriculum system, which promotes the cultivation of individual health and harmonious personality, the construction of an orderly and harmonious campus ecology, as well as the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harmonious social ecology.

literary theory; ecological harmony; paradigm

G642

A

1672-9021(2017)01-0122-07

龚丽娟(1981-),女,湖北老河口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生态美学与民族文艺学。

2014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s革工程立项项目“文艺理论课程中的生态和谐教育”(2014JGA134)。

2016-12-11

猜你喜欢

文艺学文艺理论范式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视角下《幻灭》的现实主义艺术特征探析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Can “Contemporaries” Know How to Read?
论文艺学批评的元理论思维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文艺学批评的寂寞践行者
——读郑惠生的《文艺学批评实践》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