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二语习得的探究

2017-03-10权宇

关键词:第二语言二语语言学

权宇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二语习得的探究

权宇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采用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研究方法,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二语习得的理论进行研究,提出二语习得就是运用第一语言学习能力学习第二种语言。同时认为在学习中,通常都是充分利用日常环境进行语言交际,逐渐地就具备了第二种语言的运用能力。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给二语习得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角。目前,二语习得被纳入到认知科学领域,重在提高人的语言认知能力,以提高第二语言的学习质量。

二语习得;认知语言学;认知过程

0 引言

语言与认知之间密切关联。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认知,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认知能力才能学好语言,同时认知对语言也会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对于语言的认知,从本质上讲就是人类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才能够提高语言能力。所以,在人的心智中,语言能力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需要依附于人。语言习得是人的心理过程,也是人的智力发展过程,关系到人获得知识、处理知识、对知识的保存以及运用。二语习得是除了母语之外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属于认知语言学领域中的重要内容[1]。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二语习得进行研究,对提高二语习得的语言接受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1 认知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的理论界定

1.1 认知语言学理论

认知语言学是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语言学理论进行研究,属于交叉学科,目前在学术研究领域正处于深度研究阶段。按照认知语言学思想,在学习的过程中,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对语言文化产生认知的过程,是与转换—生成语法理论(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theory)相伴而生的。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所创立的转换—生成语法主要研究人类会说话的原因以及怎么样才能够对新的句子正确理解。认知语言学是将人的语言学习纳入到认识范畴,认为人在学习语言的时候,要对语言产生认知,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认知语言学范畴中,所涵盖的理论包括原型理论、范畴化理论、隐喻理论以及意象图标理论,等等,其中的核心理论是范畴化理论。人们将所积累的经验经过总结、抽象之后形成概念,形成了人的最基本思维能力,同类的事物或者是不同的事物都根据性质纳入到相应的范畴中。人在学习语言的时候,要对语言产生认知,就要具备语言归纳能力,对语言习得的规律具有一定的认识。逐渐地,就会对语言的形成产生认知,并基于此对语言灵活运用,从而达到习得使用的目的。

1.2 二语习得理论

二语习得即是学习母语之外的第二种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要达到习得的效果是非常复杂的。二语习得的过程也就是对语言产生认知的过程。按照认知语言学理论,在二语习得的时候,不仅是对语言的学习,而且要从认知的角度对语言进行深入理解[2]。中国教育领域对第二语言的习得给予高度重视,特别对语言的基本知识予以强调。只有具备良好的语言基础,才能够将第二语言学好。

2 二语习得的认知过程

二语习得的认知过程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语言的输入与输出、习得者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中介语系统。三个方面的内容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即二语习得者接受了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语言输入之后,经过中介语系统进行语言输出。

2.1 语言的输入与输出

关于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理论的研究,Krashen的研究成果在学术领域中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他所提出的“输入假设理论”对后续的语言习得研究至关重要,包括Long所提出“互动假设理论”和Swain所提出的“输出假设理论”等都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二语习得研究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语言习得者在进行语言习得的时候,通过获得具有较高水平的语言,通过深入理解这些语言,就可以很自然地接受相关语言知识。通过这种方式习得语言的同时,也将自己的语言学习心得输出。习得者在进行语言输出的时候,起初并不会对语言习得产生促进作用,而是会引起争议。Long所提出“互动假设理论”注重在语言习得的时候,要重视调整,采用互动协商的方式促进语言交流,可以增强对语言的理解性。针对Long的理论,Swain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输出假设理论”,即关于语言的可理解输出主要发挥三个方面的功能:

其一,语言输出要发挥注意功能和触发功能。当二语习得者在使用第二语言与人交谈的时候,会出现停顿或者重复的现象,甚至在输出语言的时候还会对已经输出的语言进行修改。在这个过程中,就启动了对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进行巩固的作用,逐渐地对获得新的语言知识产生认知,随着语言的认知机制被构建起来,习得者就可以成功地获取新的知识。

其二,语言输出要发挥假设验证功能。语言的输出过程,就是对习得者语言的理解能力的一种检验,也是对所学习的语言结构的设定。语言的输出者将语言输出后,可以根据所获得的反馈信息对输出进行修改,或者重新构建语言输出模式,基于此对语言充分掌握[3]。人类是语言的创造者,能够对自己输出的语言根据需要进行修改,随着对语言形成认知,还会对语言知识予以创造性地应用。采用假设验证的方法,可以使得所输出的语言成为符合人类的创造性特点。

其三,语言输出要发挥元语言功能。在语言交流中,二语习得者之间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将语言内化为可控制的语言,并对语言知识不断内化。语言习得者从表达意图的角度将语言形式建立起来,从而完成对第二语言认知的过程。

在语言的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中,习得者要对语言规律充分认知,调整语言习惯,提高习得进程。当习得者能够熟练地使用第二语言的时候,习得者就进入了认知语言的高级阶段。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教学的时候,要对学生语言习得的规律充分了解,从学生的知识需求出发安排教学情境,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质量。

2.2 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

二语习得的构成因素可分为内部构成因素、外部构成因素。二语习得的内部构成因素包括语言学习的策略、认知的风格、习得的动机等。二语习得的外部构成因素包括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以及家庭环境等。

二语习得的认知风格被称为“二语认知方式”,是指当人在进行语言加工的时候,在接受语言信息的同时,语言存储信息,并对信息进行转化、提取和使用的时候,让认知组织和其所发挥的功能保持一贯风格。二语习得者要对认知风格高度重视,对各种认知风格都予以准确定位,诸如认知的独立性、认知的依存性、认知思维中包括冲动型和反省性思维、场与场的思维、求同与求异的思维等[4]。认知风格的最底层资源包括人格、性别、知识等,最上层资源包括认知的输入、认知的输出、外部世界等。在认知风格中,中间层次是核心,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整体—分析的认知风格和言语—表象的认知风格。

在进行二语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认知风格进行培养,让他们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并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开发认知风格,以使学生的二语学习潜力得以充分发挥。随着学生的语言学习策略被制定出来,对二语习得者具有一定影响的外部因素(校园环境、课堂环境以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等)都会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在语言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是进行语言信息交换。教师将语言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接受语言信息,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互动,对语言信息进行交换。

教师在语言教学中要考虑到人的认知系统,根据学生的语言运作规律制定认知结构,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效率。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就不再是语言信息的接受者,而是通过互动的方式建立统一的认知规律,将认知加工系统建立起来,基于此设计教学形式,确定教学内容[5]。由于不同的学生对语言的认知度不同,在进行语言认知指导的时候,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根据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环境提出不同的问题,在进行语言认知加工时,针对时间和环境的不同,做到认知加工差异化。比如,现行的语言课堂教学中,多采用多媒体辅助,以使抽象的语言知识以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随着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构建自主学习平台,让学生掌握语言学习的技能,以提高语言学习效率。但是,教师在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在设计和确定语言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对习得者的语言认知特点和认知过程进行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教学模式,以使其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6]。关于运用多媒体对习得者的语言认知能力和认知过程的影响的研究,研究专家卢植认为,多媒体的运用与语言习得者的习得规律是相符的。从习得者的认知特点出发对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就要遵循时间相邻、空间相邻、分散、冗余、感觉形态、一致的原则,以提高多媒体语言教学的效率。

2.3 中介语系统

语言习得中,二语习得与母语习得存在的不同之处在于,二语习得是建立在母语系统基础上的语言习得。从母语过渡到第二语言需要中介语发挥作用。就语言系统而言,中介语属于是双重系统,当二语习得从母语向目标语过渡的时候,要经过中介语才能够顺利地接受第二语言。关于这一点,Tarone提出,中介语系统化运行中,就会形成语体连续体,从随意语体发展到细心语体,就以中介语系统有效运行为前提。习得者的语言能力如何,通过语体连续体的特性就能够做出判断。当二语得习者在运用中介体系统的时候,会在中介语的运用中存在一些变化,诸如词汇、语句、语法等都会存在变化。此时,中介语所存在的变化必然会与连续体的某一个环节相称,这就说明中介语是异质,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由各种语体构成。二语得习者在进行语言学习的时候,要具备一定的可变语言能力,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6]。中介语的变化必然会对二语习得者的学习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对语言认知的认知方式进行研究,包括语言的转移、语言训练后转移、目标语的过渡、学习策略以及交际策略。语言认知方式不同,认知结果也会有所不同。如果语言的转移对二语习得者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就是正向的;如果二语习得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认知方式成为了干扰因素,就会产生负面影响。

在外语课堂教学的研究中,对中介语的认知进行研究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当学生在运用语言的时候,要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行评价,对语言运用中所存在的错误,要及时予以纠正,并做出正确指导。学生在二语习得的时候,中介语系统化运行,运行情况不能用“是否符合”作为衡量标准,而是要在课堂上向学生输出外语学习模式,帮助学生构建二语习得学习模式,以使学生具有“语言人”之能力,并围绕着教学内容强化练习[7]。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以机械性地操作,而是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所传递给学生的学习内容要与其认知能力相符合。在第二语言的教学方法上,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同时,应注重对学生的语言知识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使其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顺利而有效地完成第二语言的学习。

3 结语

综上所述,二语习得者对第二语言能否产生合理的认知,直接关乎到习得者的外语学习质量。二语习得者在接受指导的同时,也能够认识到语言符号不仅反映客观世界的事物关系,而且也能够对主观思想准确反映。

[1]高翔.英语词汇习得过程中的认知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31—134.

[2]袁眉.试析社会语言学与二语习得的理论相容性[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1):105—108.

[3]宋涛.网络多媒体环境下二语词汇习得认知模式[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632—635.

[4]于翠红.基于英汉平行语料的way构式汉语再词汇化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1):42—54.

[5]许莹莹,王同顺.频率、一致性及水平对二语语块加工的影响[J].现代外语,2015(3):374—385.

[6]于翠红.词汇视、听觉协同发展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听力信息加工成效的作用[J].现代外语,2013(4):387—394.

[7]于翠红,刘件福.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范式新进展[J].现代外语,2015,38(6):833—841.

责任编辑:李增华

Research on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QUAN Yu

(Shengda Trade Economics & Management College of Zhengzhou, Zhengzhou 451191, China)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 in this article is to research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e research methods are the theory research methods and practice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It was put forward that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the ability to learn a second language with the first language.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it, the daily environment of the language communication is used to practic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econd language. With the deep research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wider angle for researching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offered. Now,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accepted in the field of cognitive science. It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people’s cognitive ability for the better quality of learning the second languag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gnitive processes

10.3969/j.issn.1674-6341.2017.01.040

2016-12-08

2016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段落意识’写作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教学研究”(项目批准号:2016BYY019);第八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郑州航空港建设视阈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ZGWYJYJJ2016B88)

权宇(1984—),女,河南开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应用语言学和外语教学。

H0-06

1674-6341(2017)01-0110-03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二语语言学
中国大学EFL班级的二语自我分型特征分析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述评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
Improv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of Speaking English by the PPP Model
基于汉语方位词特点的二语教学策略——以“左”“右”为例
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30年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