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办好江苏学分银行

2017-03-09沈健

江苏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学分银行终身教育

沈健

【关键词】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学习型社会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0-0006-03

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继续教育工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省“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等都对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

2011年,江苏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2013年,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办法(试行)》。近年来,省教育厅始终把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健全学习网络、扩大优质资源、加强制度建设,初步构建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教育体系,为满足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需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学习型江苏发挥了积极作用。

如今,我省已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教育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各界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和工作协调机制;初步构建了以江苏开放大学为龙头,以社区大学、社区学院为骨干,以社区教育中心和居民学校为基础的五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全省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56%,城市和农村居民社区教育活动年参与率分别达61%和43%;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建设,目前全省共有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12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16个,总数均居全国第一;在全国率先探索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积累、转换制度,启动了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尝试搭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立交桥”。

前不久召开的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为我们勾画了“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美好蓝图。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聚力创新、聚焦富民的发展取向,对全省教育改革发展包括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谋划推进教育现代化、均衡化,其中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大力发展好继续教育。

发展继续教育,制度创新是重要“突破口”。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制度,促进不同类型学习成果互认、积累和转化,畅通终身学习通道,是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关键“枢纽”。通过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弹性学习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把个人在终身发展不同阶段的学习成果,包括在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过程中获得的学分、证书、工作和生活经验及技能等进行认定,记载在学分银行中,转化为被用人单位和社会认可的学习成果,可以极大地激励学习者终身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质,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我们要充分认识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从三个方面努力把学分银行建设好。

一、加强理论研究

学分银行是一项制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涉及教育体制和学习制度的改革,又涉及人力资源管理和评价制度的创新等。

1.要善于借鉴先进经验。

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学分银行和学习成果转换制度。如欧盟建设了欧洲国家的学分转换系统;英联邦国家建立了学历资格和职业资格相互沟通的国家资格证书体系;挪威建立了非正规、非正式学习认证制度,允许将经过认证的学分替代高中和高等学校的学分;韩国建立了“学分银行”制度,探索将正规教育之外的学习成果进行认定并授予学分;美国、加拿大建立了大学与社区学院的学分互认机制和学分转移制度等。我们要积极借鉴,从中汲取有益经验,规避可能存在的问题,结合国情省情,不断总结提炼转化,创造性地应用到我们的学分银行建设中。

2.要突出研究重点。

学分银行建设的核心是学习成果(学分)的认证、积累和转换。目前主要是聚焦在认证和积累,稳慎推进转换。要重点研究学习成果分级结构体系和分级质量标准,调研梳理非学历学习成果类型,为学分认定和获得相应资格提供基本依据。要研制江苏省学习成果认证改革方案,研究学历教育成果、非学历教育成果和其他学习成果的认证标准,研究职业培训等非学历证书转换为学历教育课程学分的转换规则,逐步建立科学、规范、可以转换的学分制度。要围绕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需求,从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密切相关的学习成果开始突破。

3.要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作用。

健全专家委员会,积极发挥学术研究、专业指导和政策咨询作用,围绕学分银行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设立一些战略性与政策性研究课题,组织力量攻坚克难,凝聚智慧共识。

二、加快实践探索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搭建了学分银行的基本框架,进行了初步探索。但总体来看,学分银行建设仍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网络服务平台尚未正式开展线上服务,学习成果认定、积累、转换机制尚未建立。

1.要通过学分银行合作联盟示范带动。

以组建合作联盟为契机,以点带面,加快探索学历、非学历之间转换规则,探索各种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机制、资源共享机制。联盟成员单位要围绕合作内容,结合本部门本单位职责,开展紧密合作,为本校学习者建立终身学习账号。要在专家委员会指导下,共同研究学习成果质量标准和学习成果名录,探索建立成员之间非学历教育课程以及学习资源的认证、推广和使用机制。

2.要联合开展学分银行发展战略研究,开展相关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培养锻炼骨干队伍。

合作联盟是一个开放的合作组织,希望管委会成员单位能够带头,积极动员所属教育机构加入合作联盟,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吸引更多的办学机构加入联盟。

3.要全面开展网络平台线上服务。

继续完善信息系统,优化完善功能,年底前正式启动上线运行。逐步扩大學分银行服务范围,分步为全省常住人口建立个人学习账号,记录个人所获得的各级各类学习成果。首先要把服务面铺开,将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学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生纳入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用户服务范围。下一步,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情况也可以记录在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中。要加快学分银行实体架构建设,依托开放大学办学系统和社会教育网络体系,在全省设区市设立学分银行管理分中心,在高校设立学分银行网点,逐步建立相对完善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服务系统。

4.要勇于打破“壁垒”。

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不断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切实加强各级各类教育的沟通衔接,构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继续教育相互开放、衔接融通的“立交桥”。各高校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推进以学分制为重点的教学管理改革,建立能够满足学习者多种需要、开放和灵活的教育体系和制度,开展学分认定和转换改革试点。

三、形成工作合力

管委会作为学分银行建设和管理的领导机构,主要承担统筹协调、顶层设计和宏观管理职责。管委会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所在部门(单位)优势,从规划、政策、经费等多方面积极支持学分银行建设运营和发展,同时协助做好本行业、本系统教育机构学习成果的认证转换工作。我们希望省政府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发改委、省编办给我们更多的政策支持;省财政厅在安排教育经费时,可以更多地利用财政激励手段,扶持学分银行建设及业务开展;省人社厅更多地支持职业资格和学历教育之间的对接,引导企事业单位将学习成果认证结果应用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考核;省委宣传部、省广电总台可以利用媒体,帮助我们宣传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让各行各业,特别是社会公众了解学分银行;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民政厅、省农委、省文化厅在出谋划策、建言献策的同时,积极组织所属教育培训机构梳理学习成果名录,纳入学分银行体系,共同开展学习成果认证和转换。各高校都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与学分银行建设。

江苏开放大学要进一步重视和扎实开展学分银行建设,主动承担起研究探索、具体承建以及日常运行等工作职责。要加强学分银行管理中心的实体机构、办公场所及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和完善学分银行各项业务的规章制度。要发挥开放大学办学系统的优势,促进高校、行业、企业、职业培训机构之间的合作,共同推进学分银行业务的广泛开展。要加大宣传力度,在教育系统和全社会广泛宣传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发展理念、制度框架和目标愿景,宣传推广学分银行的核心业务和服务范围,争取全社会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参与。<\\Ysc01\d\江苏教育\2017年\2017管理\02\KT1.TIF>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

猜你喜欢

学习型社会学分银行终身教育
关于高校教师对终身教育认可度的研究报告
我国终身教育立法的特点、偏差与改进
开放大学: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载体
双证制嵌入学分银行社会服务体系策略研究*
试析“学分银行”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运用
学分银行—信息化时代学习体系变化的要求
学习型社会视野中的媒介素养教育之思考
终身学习视野中的社区教育研究
学习型社会下对职业教育学生培养的思考
两岸终身教育法律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