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唱剧《董仲舒》的歌词创作及其价值

2017-03-09李爱云吴海涛

衡水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文化名人董子董仲舒

李爱云,吴海涛



清唱剧《董仲舒》的歌词创作及其价值

李爱云,吴海涛

(衡水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董仲舒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非常适合以清唱剧的形式来呈现。清唱剧《董仲舒》以董仲舒的一生经历为线索,选取重要的生活片段为创作基点,运用古典诗歌平仄押韵的形式,艺术地再现董仲舒的传奇人生和哲学思想。清唱剧《董仲舒》歌词创作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不仅可以开拓董子宣传的新视野,还可以提高学校传承董子文化重镇的地位,提升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

董仲舒;清唱剧;歌词创作;董子文化

西汉大儒董仲舒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非常适合以清唱剧的形式来呈现。用音乐化的叙事手段,将历史文化名人资源转化为大众易于接受的流行产品,以通俗易懂的歌词形式展现董仲舒深邃的哲学思想和传奇的人生经历,艺术地再现他的伟大形象,既是对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的一种保护与开发,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一种弘扬与传承。

一、清唱剧《董仲舒》歌词的内容

清唱剧《董仲舒》以《史记》《汉书》为蓝本,同时参考王桓、刘鸿玉主编的《董仲舒记闻》[1]一书的内容创作而成,歌词以董仲舒的一生经历为线索,选取重要的生活片段为创作基点,运用古典诗歌平仄押韵的形式,艺术地再现董仲舒的传奇人生和哲学思想。具体来说,全剧大致分为七个乐章。第一乐章“千古一圣”,以宏观的历史视角,颂扬董仲舒承接孔孟之道,敢于突破儒家自身局限,海纳百川,对先秦诸子百家学说兼收并取,创立新儒学,确立了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统治地位,深深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社会政治格局和文化心理。第二乐章“三年不窥园”,以董仲舒研究《春秋》,三年不窥园的人生经历为基点,颂扬董子专心致志的治学精神。第三乐章“武帝问策”,主要讲述董仲舒参加石渠对策的经历,颂扬董子的天人三策思想。第四乐章“规劝易王”,主要叙述董仲舒做江都相的十年经历,歌颂董子忠心爱国的情怀。第五乐章“小人恶告”和第六乐章“罢官入狱”,这两章主要写董仲舒因撰写《灾异论》而遭到主父偃陷害、被罢官入狱的经历,歌颂董仲舒正直不阿的性格。第七乐章“功达千秋”主要概述董仲舒一生的业绩和对后世的影响。歌词如下:

第一乐章 千古一圣

秦始皇,一把火,六经学说成灰烬。

文景帝,崇黄老,仲尼文章无人问。

董仲舒,立鸿志,誓把儒学来创新。

学六艺,治春秋,

三年不窥园,穷经守幽独。

破局限,纳百家,

兼收并取创新儒。

遇明君,下诏书,

论更化,明义利,

三策大廷存国史,十年贤相卧江都。

自此大汉兴礼乐,

嘉言孔彰,道传千古。

大哉,董仲舒!

东西两汉一醇儒。

壮哉,董仲舒!

华夏千古一圣人。

承前又启后,

堪称儒家中流砥柱。

第二乐章 三年不窥园

清江水悠悠,美丽宽又广。

枣强旧县地,汉时广川场。

董家花园里,人间赛天堂:

三月望莺飞,五月看草长,

八月枣儿甜如蜜,十月红枫赛朝阳。

春夏秋冬四时景,哪个儿童不玩赏?

唯有少年董仲舒,不爱花香爱墨香,

一心只做读书郎,春秋大义记心上,

穷经奏华章。

十年磨一剑,三策震汉堂。

从此百家暗,儒家万古扬。

第三乐章 武帝问策

大风起兮云飞扬,少年天子坐明堂。

雄才大略强国梦,一纸诏书求良方。

百余策士聚石渠,广川醇儒中金榜。

三对天子策,策策说到君王的心坎儿上。

一策倡德政,三纲定五常;

二策任贤良,五经太学创;

三策黜百家,儒学揽朝纲。

第四乐章 规劝易王

三策对罢赴江都,仲舒奉命相郡侯。

易王刘非素骄勇,自比勾践欲称雄。

忠心江都相,礼义劝易王。

自古仁者无私利,端正礼义位国邦。

不必建国封公侯,治国之道须明彰。

昔者柳下惠,鲁君问伐以为羞,

皆因为,自古伐国不问仁,使得忠臣忧。

现如今,郡王本是汉皇胄,

理应当,辅佐天子把边陲镇守。

怎可学春秋五霸把仁义丢!

武力征伐,称雄一时,

仁义道德,万古风流。

第五乐章 小人恶告

大火烧了高祖庙,朝野上下人心焦。

忠臣为把君恩报,日夜来把原因找。

据春秋,析灾异,仔细推敲;

论古今,劝君王,施行王道。

谁料书稿竟被来客盗,

断章取义先把恶状告,

竟说仲舒谤朝廷,言之凿凿。

皆因为,盗者妒火心中烧。

第六乐章 罢官入狱

直言不讳君王恼,众儒生纷纷列罪条。

吕步舒不知是师书,人云亦云说不好。

交予法官论刑罚,圣人蒙冤入死牢。

恪守理念不动摇,自在人间有公道。

汉武帝怜才惜才不忍杀,

董仲舒辞官回乡树文道。

仕禄生涯终有尽,儒意教化传亿兆。

心怀天下思社稷,一生舍己为正道。

第七乐章 功达千秋

《天人三策》兴汉世,

《春秋繁露》润千秋。

《春秋公羊传》,微言说大义。

援经以致用,曾为史圣师。

近君王而怀天下,居乡野而忧天子。

正其义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

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

华夏悠悠数千载,忠孝礼义仁智信,

几经离乱终一统,全凭董子续孔孟。

“王佐之才”盛世功,

“下马陵”旁存君影,

贤良街,正谊巷,千古儒坊传圣名!

二、 清唱剧《董仲舒》创作的价值

(一)开拓董子宣传的新视野

目前,人们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宣传方式主要有四种:笔墨立传、人文景观立传、光影立传、声乐立传。所谓笔墨立传,就是以文字的形式进行研究,包括理论学术研究和文学性较强的人物传记、故事趣闻;所谓人文景观立传,就是将历史文化名人无形的思想化为有形的建筑实体,看得见摸得着,让历史文化名人从书斋和研究室中走出来,走进寻常百姓、普通大众,比如说为他塑像,建他的公园、纪念馆等;所谓光影立传,就是用电影、电视讲好中国名人故事,用标准化的电影、电视叙事手段,将历史文化名人资源转化为大众易于接受的流行产品,透过人物传奇经历或坎坷命运的表象,展现主人公的精神跋涉之路和内心强烈冲突,为观众带来更多的精神享受,从而扩大历史文化名人的影响力;所谓声乐立传,就是用戏曲、音乐、演唱的形式宣传历史文化名人。就董仲舒宣传而言,前两种宣传方式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在文字方面,出版了《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董仲舒学说内在理路探析》《旷世大儒董仲舒》《哲学家董仲舒》《董子浅论》《董子记闻》《董仲舒珍闻》等多部传播董子思想的书籍;研究董子的论文达800多篇。在人文景观方面,已经为董子立像,建立了董子公园、董子祠堂、艺术碑廊等。在影视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中国教育电视台来衡水景县录制了《董子故里行》专题片,多角度、多侧面地宣传推介董子[2]。但是,在声乐宣传方面,关于董仲舒的创作仅有一部新编历史京剧《董仲舒》,是由衡水市人民政府、国家京剧院、景县人民政府联合出品的,河北省还没有运用清唱剧形式的艺术作品。清唱剧《董仲舒》歌词的创作,可以填补河北文化的空白,开拓董子宣传的新视野。

(二)提高学校传承董子文化重镇的地位

衡水学院作为董子故里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本着服务地方经济文化、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办学理念,自觉承担起传承和弘扬董子思想文化的重任,不仅组织专家、学者展开关于董仲舒的课题研究,出版著作,申报课题,发表论文,而且发起成立了河北省董仲舒研究会,开辟了《衡水学院学报》“董仲舒与儒学研究”专栏,成立了董子学院,开办了董子讲坛,组织了董学高端学术论坛,为董子文化的研究、宣传搭建起越来越多的平台。创作清唱剧《董仲舒》,不仅为传承董子文化思想增添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而且,可以作为衡水学院标志性的剧作形式,在校内外演出,一方面提高本校师生的音乐修养,另一方面,也可以透过清唱剧的形式,了解董子的生平故事和思想文化内涵,达到宣传董子的目的,客观上提高我校传承董子文化重镇的社会地位。

(三)提升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

长期以来,高校教师把“传道授业解惑”作为自己的职责,侧重于知识的传授、答疑解惑和学术理论研究,在创作实践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随着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变,学校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不仅会讲授理论,更要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清唱剧《董仲舒》的创作,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

首先,清唱剧歌词创作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研究课题,一方面需要研究者搜集、阅读与董仲舒有关的历史文献资料、闲闻趣事、故事传说、人物传记,多角度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和思想,另一方面还要有一定的诗歌写作能力,了解清唱剧的歌词创作特点,巧妙地将古代文献、历史故事转化为优美动听的歌词,不仅语言要生动准确,还要注意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和韵律节拍的吻合,讲究平仄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合辙押韵,给人一种音韵美。清唱剧歌词创作工作可以由文学与传播学院的老师负责。

其次,歌词创作为清唱剧《董仲舒》的系统创作奠定了基础,有了歌词,才能谱曲、排练、演唱。清唱剧谱曲,也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创作,为音乐学院的老师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从体裁上来说,清唱剧是介于歌剧和康塔塔之间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包括独唱、重唱及合唱,由管弦乐队伴奏。清唱剧《董仲舒》音乐方面的创作和表演可以由音乐学院的师生共同完成,组成一个创作和表演团队,年年传承下去,成为衡水学院标志性的节目。在这方面,一些高校已经有了成功的范例,例如原创清唱剧《先行者——孙中山》就是华南理工大学为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各个专业的师生联合创作的杰作,该剧歌词由新闻与传播学院谭元亨教授执笔,作曲是艺术学院何平、张晓峰、马波、刘丁、梁军几位老师的合作,声乐系师生担任演唱,器乐系师生担任伴奏,并成功地于2016年11月12日进行首演。这些成功的范例,为清唱剧《董仲舒》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综上所述,历史文化名人是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和资源,具有文化传承、教化民众甚至促进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等多重价值功能。形象诠释、广泛传播我国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对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文化自信具有深远意义[3]。毫无疑问,董仲舒是一个历史文化名人。时代在变迁,要想文化自信,必须文化创新。新的时代、新的条件下,如何运用审美化、艺术化的形式,塑造出董仲舒这个历史文化名人的鲜活立体形象,讲好中国名人故事,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1] 王桓,刘鸿玉.董仲舒记闻[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2] 曹迎春.董子文化产业开发研究[J].衡水学院学报,2014(6):36-39.

[3] 郭超.传播历史文化名人事迹 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N].光明日报,2017-01-11(1).

Lyrics Creation of the Oratorioand Its Value

LI Aiyun, WU Haitao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 Hengshui University, Hengshui, Hebei 053000, China)

Dong Zhongshu’s life, which is full of legendary color, is very suitable to be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oratorio. The oratorio, taking Dong Zhongshu’s life experience as the clue, selecting the important part of his life as the basis of creation and taking the rhyme form of the level and oblique tones in classical poetry, artistically represents his legendary life and philosophical thinking. The lyrics creation of the oratoriois of far-reaching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hich can not only open a new vision of the publicity of Dong Zi, but also enhance the status of the university as the place of strategic importance in the heritage of Dong Zi culture and improve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university teachers.

Dong Zhongshu; oratorio; lyrics creation; Dong Zi culture

(责任编校:卫立冬 英文校对:吴秀兰)

10.3969/j.issn.1673-2065.2017.05.005

李爱云(1967-),女,河北卢龙人,衡水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吴海涛(1965-),男,河北深州人,衡水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衡水学院委托课题(2016WT028)

B234.5

A

1673-2065(2017)05-0034-04

2017-03-20

猜你喜欢

文化名人董子董仲舒
春秋决狱与法律解释——以董仲舒春秋决狱案例为中心的考察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问题研究述评
《董仲舒思想通解》出版
韩国汉诗中的齐鲁文化名人形象研究
文化名人与淮扬菜
太饿的董子皓
春秋“王鲁”说刍议:以董仲舒为中心
文化名人
———刘训毅
广西历史文化名人郑小谷
山乡巨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