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语言发展特点对幼教语言APP设计的启示

2017-03-09侯莉莉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幼教软件儿童

侯莉莉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天津 300222)

儿童语言发展特点对幼教语言APP设计的启示

侯莉莉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天津 300222)

随着时代的改变,人们对教育观念发生巨大的转变,与此同时不同的教育行业也随之而来,其中幼儿教育显得尤为重视;数据显示,手机软件市场幼教类APP下载量在总APP下载量中占着庞大的比例,其中幼儿语言学习的APP最受家长喜爱,但随着在各种幼儿语言学习软件激烈的竞争中,在软件的使用中也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对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针对现有软件设计的不足提出意见的建议。

儿童教育; 儿童语言发展; APP设计

智能手机的使用率飞速上升,手机软件也变成人们日常所需的必需品。根据手机软件调查,教育类APP有八万余个,下载量仅次于游戏类APP,其中幼儿教育占下载总量的30%。随着大量语言学习类APP的出现,使用者在使用中相继产生不同的问题,各个软件使用后的效果也不尽相同。语言能力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对儿童阅读、学习以及智利的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国内外专家的研究可知,儿童是具有语言天赋的,甚至揭示了幼儿比成年人学习语言的能力更强。由此可知,比起后天语言学习环境,儿童先天语言发展机制更为重要,分析儿童先天语言机制特点对幼儿语言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儿童语言发展特点入手,分析特点、尊重儿童的语言学习规律,来对语言学习APP界面设计有针对性的提出意见与建议。

一、儿童语言机制的发展

语言机制是人类与其它生物最本质的区别之一,人类语言起源于十几万年前,这漫长道路的进化道路为人类语言机制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儿童在人生的初期就能习得语言是尤为惊人的。长久以来,对于人类语言的研究大都按照经验论来进行推敲,即“人的一切认识最初都有来自于经验即来自于人的感觉,经验是一切知识的唯一根据与来源”。主张语言是后天模仿得来,即完全由成人说话方式模仿而来,但这一理论并无法回答儿童通过简单的词语记忆,将词语转化为完成句子的过程。儿童经常可以说出那些与他们接触得到的词语相似,却又从未听过的词、句子。而根据乔姆斯基的先天论理论,儿童有一种受遗传因素决定的先天语言获得机制。 并且根据乔姆斯基的实验,证明了儿童语言学习中不能用理性思维进行解释的部分能力,很有可能就是儿童的“天赋”,基因所带来的能力。这一说法也证明了儿童语言发展即与成人有着共性,也证明了儿童语言发展具有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解释了儿童为什么可以在一种语言环境中习得一种语言,并且语言习得是由天赋以及语言环境、历史文化共同决定的。此说法,之后也被皮亚杰的交互作用论所证明,即肯定语言发展来源于成熟 生理机制、认知心理、复杂多变的语言环境之间的相互作 ,尤其是认知结构的动态建构对语 发展的作 ,强调了语言的认知机制和环境影相互影响、相会作用 ,共同决定语 发展的进程。

国外的相关研究表明,人类早在出生之前就在学习语言,婴儿出生之前就通过倾听母亲说话而学习语言,从而婴儿出生之后,会对出生之前听到的音乐、故事内容等声音产生偏好。几十年来,科学家通过研究终于找到了决定人类语言习得机制的基因。该基因就像一个程序一样,在符合这个程序的适当时间和环境里该程序被激活,换句话说,要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该基因才会被激活,从而变现出最显著的效果。

二、幼教APP设计

通过对较为畅销的幼教app进行反复使用,针对每款app的用户体验做出了总结,整体来说现有app遵守以下设计规则:一是界面风格。界面风格是产品独有的特征,由app的类型来决定,总的来说就是对色彩进行合理搭配,内容布局合理,最为符合使用者的视觉感受,同时大多数软件也很严格的遵循了一致性原则。幼教app界面设计需要符合幼儿的生理特征,因此幼教的app界面风格大都是卡通、漫画风。二是图形元素。图形是组成界面构成的基本元素之一,图形在设计上结合了幼儿的生理需求特征,常选取一些幼儿经常接触得到的形状,来弥补幼儿认知、想象、分辨能力较弱的缺点。三是色彩的搭配。根据康定斯基的理论,即“色彩是直接对心灵发生影响的手段,色彩的选择会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受进而传递至人的内心,使其产生情感变化” 。人类视觉上的美感,是由多种多样的色彩搭配赋予的,同时给人加深了更深的理解和记忆。不同的色彩,给人不同的视觉冲击,从而使人们的心理发生各种类型、程度的变化。研究幼教app中色彩的不同搭配,需要从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出发。例如儿童比较容易接受色彩对比鲜明的事物、图像。设计出的产品风格统一、元素多样化,譬如近似色搭配组合,这样既不会影响整体的视觉效果,又不会在使用起来显得单一无趣。四是文字展示。文字的选用与图形元素的设计一样重要,文字内容的选取是对儿童大脑输入信息正确性的保证,而字体设计也要迎合儿童的生理特点,形象化、物体化,易于记住和识别。重点在于修饰核心词,尽量使语言精简。五是图标设计。图标设计是界面设计的重点。根据软件设计的简洁化原则可知,幼儿的辨识能力、接受能力薄弱,为了保证使用者的使用效果,软件进行设计时图标要样式简洁,布局宽阔,增加操作率。六是声音。app中的声音是最快传达给幼儿信息的元素。欢乐的旋律能使人感到愉悦,在设计软件时,要采用易于打动儿童的音乐。幼儿与成人一样,欢快的旋律使人置于自然舒适的状态,增强情感的表达。七是动画。动画几乎是幼教软件设计的一个“永驻”部分,,众所周知动画的加入使静态画面变得生动、形象,动态效果更佳的有表现力。为了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几乎所有的设计者都会选用动图代替静态。

无论是什么设计,都会存在缺陷,幼教语言类app设计也不例外,它的设计有着一定的规范,要想做出好的设计,就必须考虑他的规范和它以后的发展,许多设计在发展过程中会被社会所淘汰。一是机器语音,不少软件都采用机器发音,听起来特别刻板,没有丝毫的感情,在背景音乐的选择上,虽然音乐很富有感染力,节奏变化、音色的组合增强人的性感表达,但是有些喧宾夺主,反而弱化使用的效果;二是语音不一致,多数拼音学习软件都采用游戏通关模式,然而每个关卡的声音形式都不同,千变万化,不容易让儿童产生记忆;三是内容单一,软件设计的风格要保持一致性原则,但是这并部是说内容就要单一,例如设置模块,可以测试儿童说话的准确性;有些儿童在保证音源的正确性下,反馈出的读音不正确,因为儿童的口型不对等等。

三、儿童语言发展对幼教语言APP的启示

用户使用软件的目的在于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能力。根据前面提到过的语言机制发展特点可知儿童的智力、创造能力、主动学习能力都与之息息相关。尤其是儿童的创造能力,是从语言学习过程中不断建立起来的。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和斯金纳的理论、原则,人类的语言发展是基因决定的,换言之,这都是有规律的。语言学习类的软件显然在设计布局、故事内容、情节、游戏环节等细节上并没有注意到儿童本身的发展特点。因此,通过分析儿童先天语言发展特点并与后天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我们也由此得到几点启示:

(一)目标用户分析

使用该类软件的大多数为儿童学龄前或学龄儿童,这类儿童生理、心理都处于正在发育的阶段,迫不及待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求知欲,所以软件的设计不能只注重视觉上的设计,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都会加深儿童对世间万物的印象。儿童对视觉上的刺激认知力远不如听觉,因此要注意视觉与听觉的比例设置。其次,由于儿童没有良好的自制能力,通常使用软件是在成人的陪同下,于是要注意成人,尤其是很多成人对于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 产品构思

针对用户群体的特定需求进行设计,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定位于语言学习软件,就要有着开发儿童创造力、培养主动学习能力的特点。就像杜威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思想——从玩中学习,寓教于乐。

(三) 软件的功能设计定位

基于设计者对产品的构思,要多对现有的成品进行分析,现在市面的软件,大都千篇一律,优点相互复刻,缺点也是相互复刻。只有分析设计的内容结构与设计的流程,才能发现重点不应全放在儿童语言后天环境上的设计,而缺少了针对线条语言特点的训练。

[1] 莱昂纳度.语言障碍儿童[M].Cambridge,Mass:MIT Press,1998.

[2] 陈乐凯.交互设计在人机界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生活,2012(8):233.

[3] 李智雪.儿童学习型手机软件的探讨与设计[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0.

[4] 刘姝颖.简述乔姆斯基的先天假说[J].民营科技,2010(12):110,190.

G613;TP311

A

1671-4733(2017)06-0101-02

2017-07-17

侯莉莉(1993-),女,天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电话:15022616304。

猜你喜欢

幼教软件儿童
禅宗软件
幼教产业复苏在即,2020年CPE中国幼教展 助企业打好翻身仗
CPE中国幼教展365云展会启动,足不出户采购幼教新品
软件对对碰
幼教产业的风向标,上海幼教展的五大看点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丰富多彩的Android软件